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时 质数和合数(1)(导学案).pptx

第1课时 质数和合数(1)(导学案).pptx


20 以内的质数。
1.完成教材第 16 页第 1 题。
四、巩固
要求学生判断时要说明理
练习,应 由或举出反例。 用知识解
1. 先分析题意,再根据题意作出正 确判断,小组交流判断的理由。
决问题。 (8 分钟)
2.完成教材第 16 页第 3 题。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作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出正确选择。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20 以内自然数因数统计表 100 以内自然数表学具准备:20 以内自然数因数统计表
1 课时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 导入,引
1.什么是因数? 2. 了解自然数的分类,以及 分类的依据。
1.回顾因数的含义。 2. 思考后汇报:自然数可以分为奇 数和偶数。分类的依据是:看一个数是
内找出各自然数的因数,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按因数的个数给各数分类,最终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目标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知道 100 以内的质数,熟悉 20 以内的质数。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4.培养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 质数
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3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是:4、6、 是( ),最小的偶数是( ),
8、9、10、12、14、15、16、18、20 最小的合数是( )。
3.明确概念。
2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的最小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 自然数是( ),既是偶 数又是
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既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 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自 然
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数是( )。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按照因数 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 数和 1。
答案:(1)0 1 2 0 4 (2)3 4 9 3.把下面各数写成几个质 数相加的形式。
1.填空。 (1)最小的奇数是( ), 最小的偶数是( )。
入新课。
3.引入新课。
(4 分钟)
通1))
二、自主 探究,了 解质数和 合数的概 念 。(12
1.引导学生按顺序正确地找 出 1~20 各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2. 引导学生按照数的因数的 个数进行分类。
七、教学 识的重要性,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反思
教师点评和总结:
答案:(1)10(2)1,2, 3,4,6,121,5,25
(3)1515
学无止 境
分钟)
3.师生共同总结概念。 4. 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
1 只有一个因数的是:1 2 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 是:
2.填空。 1 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
问题: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 2、3、5、7、11、13、17、19
学无止 境
第 质数和合数(1)
课题
质数和合数(1)
课型
新授课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针对学生的这
些特点,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首先我
让学生快速找出 1~20 各自然数的因数,然后引导他们从因数的个数上去观察这些数。刚开始的时候,学
生 可能将它们分为两类:有一个或两个因数的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的。我给予
肯定并告诉学生在数学上“1”这个数比较特殊,我们把它单独分为一类,有两个因数的归为一类,并
将这样的数称为质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数因数个数的特点给“质数”下定义,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 设计说明 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就是“1”和它“本身”,自然而然地就得出了质数的意义,在理解了质数的意义
不是 2 的倍数,是 2 的倍数就是偶数, 不是 2 的倍数就是奇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找出 1~20 各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2. 根据自己找出的 1~20 各自然数的 因数进行分类,完成教材中的表格,观 察后说出分类的依据。
(2)12 的因数有( ); 25 的因数有( )。
(3)15 的最小倍数是 ( ),最大因数是( )。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 100 以内
(1)10=( )+( )
三、动手 实践,制 作 100 以 内的质数 表 。( 12 分钟)
的所有质数,全班交流并回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 14 页例 1。
方法一首先排除 1,因为 1 既不是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
质数,也不是合数。再排除 2,3,5,7
出 100 以内的质数。 2. 总结:质数只有 1 和它本 身两个因数,质数的倍数(质数
后,合数的意义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
2. 在探究质数、合数判定方法的过程中, 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给学生留足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后
进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
的主动性。
3. 在教学找 100 以内各自然数的因数时,我注重探究,体现自主,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课堂 总结。(4 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学无止 境
六、教学 板书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 1~20 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 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大家通过判断因数个数的多 少,得出了“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同学们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中,逐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知
的倍数(2,3,5,7 除外)。这样剩下 的数就是 100 以内的质数。
本身除外)都是合数。
方法二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2. 汇报自己的想法,倾听老师的总
3.出示 100 以内的质数,加 结。
强学生对 100 以内质数的认识。
3.自己默读 100 以内的质数,熟记
(2)16=( )+( ) (3)21=( )+( )+ ( )+( ) 答案:(1)3 7(2)3 13 (或 5 11)(3)2 3 5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