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劝学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学习的名句。
对此,荀子《劝学》中就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们应永不停下求学的脚步。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运用角度] “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善假于物”等。
【课外运用】1.荀子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读《劝学》的次数越多,越发感觉到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其中。
荀子开篇曰“学不可以已”,全篇铺锦列绣,那些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字句却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积土成山”让我们明白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不一步一步地走,怎么能走到千里之外呢?那波涛汹涌的江海,何曾离得开点滴水的积累呢?做任何事情,重积累,重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英雄,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有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勇气罢了。
所以记住一句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它将使你我终身受益。
2.荀子说:“好一则博,用心一也。
”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用心专一。
怀揣着大学梦,“保安哥”訾立专心地做两件事: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在学校当保安。
心无杂念、勤奋的他最终以620分的高分考取了天津大学。
“苦心人,天不负”,这种专注、勤奋精神品质成就了他的大学梦想。
大学毕业后50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实验室、试验田和宿舍,他执着于“用油菜改变世界”的梦想,“专一”使他的梦想之花绽放,成就了“中国油菜之父”的美誉。
“朱颜辞镜花辞树”,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需用心专一地去做任何一件事,使自己的人生流香溢梦。
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解析:A项,“有”通“又”;B项,“生”通“性”;C项,“知”通“智”。
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吾尝跂而.望矣③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⑤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水为之,而.寒于水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⑩蟹六跪而.二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解析:①②连词,表修饰;③④⑤⑥连词,表转折;⑦连词,表递进;⑧⑩连词,表并列;⑨连词,表承接。
答案:B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有槁暴.(晒干) ②以为轮(使……弯曲)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而致.千里(送别) ⑤君子生.非异也(禀赋,资质) ⑥非能.水也(善,会) ⑦筋骨之强.(强壮) ⑧而绝.江河(横断) ⑨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彰.(清楚)A.①②⑤⑥⑦⑨B.①②③④⑦⑨C.①③⑤⑦⑨⑩D.①⑤⑦⑧⑨⑩解析:③跂,提起脚后跟;④致,达到;⑧绝,横渡。
答案:A4.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①从,②比;而③表递进,④表转折。
答案:C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用心一也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解析:A项,“日”名词作状语;B项,“上”“下”名词作状语;C项,“一”数词用作形容词。
答案:D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微斯人,吾谁与归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甚矣,汝之不惠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主谓倒装句。
答案:D7.翻译下列句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而且行动没有过错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4)《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坚持不懈,用心专一;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答案:(1)而致千里假舟楫者(2)而闻者彰(3)骐骥一跃驽马十驾(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积善成德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
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
尝出游,逢一老人,鬓眉皓白,谓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
卿必为台牧..,努力勉之。
”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指而已。
或讥其不精,答曰:“贤岂能领徒授业?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于心。
”问者惭服。
十四遭父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魏永安中,万俟丑奴据岐、泾等州反,孝庄遣尔朱天光击破之。
天光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簿。
累迁高平令。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周文命兄子导追之,以贤为先锋,至牵屯山及之。
以功授假节、抚军将军、大都督。
魏孝武西迁,周文令贤率骑迎卫,封上邽县公。
俄授左大都督,还镇原州。
大统二年,州人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
贤率敢死士一战败之,狼斩关遁走,贤追斩之。
八年,授原州刺史。
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贤第......后帝复至原州,...,.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
令贤乘路车,备仪服,以诸侯会遇礼相见。
然后幸贤第,欢宴终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
恭帝元年,进爵西河郡公。
后以弟子植被诛,贤坐除名。
保定二年,诏复贤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武帝及齐王宪之在襁褓,不利居宫中,周文令于贤家处之,六载乃还宫。
因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赐与甚厚。
四年,王师东讨,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河州总管。
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
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
五年,宕昌寇边,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
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
属羌寇侵扰,贤频破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武帝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
于京师薨.,帝亲临,哀动左右。
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选自《北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B.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C.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D.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解析:可先通读语句,疏通其大致意思,然后再断句。
通读时,力求综合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顾及前后文,把握片段的主要“信息”。
语段中的人名较多,断句时要注意人名的完整性,如侯莫陈悦、侯莫陈崇。
主谓句也较多,可根据“××做了××事”的句式来断句,另外,还要抓住语段中的一些关键句式和词语,如“为……所”“以”“及”等。
答案: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牧,在文中是大官的意思。
牧,古代由“放牧的人”引申为“最高统治者或地方州官”。
B.忧,古代有“父母的丧事”之意。
C.文中周文帝对自己能进入李贤的府第感到很荣幸,所以说是“幸贤第”。
D.古人对“死”有多种避讳的说法,天子用“崩”,诸侯用“薨”,大夫用“卒”,士用“不禄”,庶人则用“死”。
解析:C项,封建时代皇帝亲临某处称为幸某处。
所以“周文帝”“感到很荣幸”的说法错误。
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贤年少有志,曾被一位白发老者褒奖。
李贤后来果真立了功而做官,这恰好应验了老者的预言。
B.李贤屡立战功,先是独立平了万俟丑奴、豆卢狼的反叛,后又打败了羌寇的侵扰,扫除了边患。
C.李贤深受宠爱,周文帝曾两次到他家喝酒,他去世时武帝亲自前去吊唁,哀伤之情感动了身边的人。
D.李贤仕途较顺,除了因弟弟的儿子李植被诛杀受牵连获罪除名免官一次外,他的官位多是升迁。
解析:B项,“先是独立平了万俟丑奴、豆卢狼的反叛”错,平万俟丑奴反叛时,都督长孙邪利代理原州刺史,李贤只是任主簿,所以并不是他独立平定的。
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