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章 绪论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 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食品标准与法规
9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第一章 概 论
2. 标准概念的含义 我国的标准等同于 ISO的定义,是一种“规范性文
件”,它是一种约束、指导人们行为的特殊的规范性文件。 WTO/TBT将其定义为“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 强制性的、为了通用和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 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通常是自愿 性的,不是法规,但当国家法律赋予它法律效力之后,才 应视同为法规。
第一章 概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中国食品法律法规 第三章 中国食品标准 第四章 国际食品法规与国际标准 三、考核形式 1.平时成绩20%; 2.考试成绩80%;开卷考试。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板书相结合。
第一章 概论
五、主要参考书
①王晓英,邵威平.《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一章 概 论
(二)标准的基本特征
1.科学性
标准的内容并不是由制定者随心所欲决定的,而是根据 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并经过科学试验制定出来的。它反 映了某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
2.统一性 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简化和优化是
统一的过程,秩序化是统一的结果。 3.时效性 标准颁布以后,并不是永久有效的。根据我国的有关规
②张水华,余以刚.《食品标准与法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年。
③吴澎,赵丽芹.《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
④贾树队,巩立新,卢剑霞,等.《食品安全培训教材》.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
六、相关网站
食品伙伴网 -
第一章 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1.1.1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2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3标准与法规的关系 1.1.4食品法律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 1.2.1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1.2.2技术支撑体系 1.2.3监测和安全预警体系 第三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制定 1.3.1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1.3.2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程序 1.3.3食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3.4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
出规定。标准一经发布,相关部门就必须严格按照标准 的要求组织生产、检测等。我国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 规范畴。推荐性标准和其它标准只有在约定条件下,才 强制执行。
第一章 概 论
三鹿奶粉事件
第一章 概 论
大头娃娃事件
第一章 概 论
➢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 、《产品质量法》和一些相关食品标准,并明确食品原材料 、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监管。从科学管理制度和法 律制度等方面更好的解决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 题。
➢ 食品行业对技术水平、人才特点及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学习重点:
* 掌握标准与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了解标准、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食品标准与法规
8
第一章 概 论
1.1.1 标准与标第准一化节的标概准念与和法基规本概特述征 (一)标准的概念 1. 标准 (standar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 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 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5)标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标准的使用价值是标准的自然属性。就是标准的适用性,可以 作为衡量一项标准的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
标准的价值是标准的社会属性。标准的价值反映的不是一项标 准是否有用或者有用性的大小,而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 化在该标准(技术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标准必须具备“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点。 “重复使用”是指天天用,经常用,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 “共同使用”是指相关利益的各方都要用。
食品标准与法规
11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第一章 概 论
(4)标准产生的原则和过程。
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协商一致。
“协商一致”是指普遍同意,即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 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且按照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均进行 了研究,且对所有争议进行了协调,各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 意见,最有由公认机构批准。
➢ 教育部也对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加大投入,并对其具体设置 及教材目录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调整。
➢ 食品标准法规为食品的生产、市场、监控和评估四个体系安 全运作提供保障。同时为食品链全程安全监控提供可靠依据
第一章 概 论
课程介绍: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 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标准与法规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施政 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保障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维 护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定,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企业标准为3年。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第一章 概 论
4.强制性
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是一种约束、指导人们
行为的准则和依据。标准中不允许有任何含糊不清的解
释。标准不仅有“质”的规定,还要有“量”的规定,
不仅对内容要有规定,对形式和对其生效的范围也要作
本课程以食品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线,贯穿于食品生产与流通 全过程,既包括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又涵盖监督、监测和评 定认证体系;既涉及规范、协调企业和消费者双方,又涉及政府、管理机 构和监督检测、合格评定等第三方中性机构;较全面地满足学生充实食品 法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标准化意识的实际需 求,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食品标准与法规
10
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第一章 概 论
(1)标准产生的基础。 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是标准产生的基础和依据。 (2)标准制定的目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或出发点是获得最佳秩序,是通过制定和实 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以便促 进最佳的共同效益。
(3)标准化对象必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