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呢 ?”
-------- 周 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与会国 产生矛盾和分歧
“求同存异”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1、会议出现什么危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
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异”指的 是什么?
第23课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温故知新: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新中国初期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背景。 1、背景:
国际: 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最突出特点) ⑵美国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 ⑶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国内: 历史原因: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外交关系。 现实原因:百废待兴、基础薄弱,国力不强。
二、新中 国初期的 外交成就
新中国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时间
外交成就
意义
建国第 一年
1953年
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提出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打破帝国主 义的封锁
标志着中国外 交政策的成熟
以世界五大国的 身份参加 ▪提出“求同 ▪存异”方针
美国
资本 主义
苏联
社会 主义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方针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另起炉灶”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 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
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
屋子再请客”
势力和一切特权,再 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1955
当堂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奉行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4、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 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6、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这里的“同”包括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 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 会议
出席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周恩来率团 出席万隆亚非会议, 受到热烈关注。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
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
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
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
是来立异的。在亚 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
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
万隆精神: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
二战
后社 会主 义阵
独
立
国
自 主
外
另起炉灶
营与 际 的 交 打扫干净
资本 主义 阵营 形成 并走
和
环 境
平 外 交
方 针
政
策
屋子再请 客
一边倒
向对
峙
同苏联等 国建交
成 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就
参加日内瓦会 议1954
参加万隆会议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③
D、 ② ③ ④
同:共同的遭遇 (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异 :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宗教性样等不同。
3、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万隆精神是 什么?
作用: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 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 “一边倒” 会主义阵营一边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
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处于孤立 地位
独立自
一边倒?
假如你主是?一名新中国的外交官,正好出席
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新中国为什
么必须“一边倒”?既要“独立自主”又“一
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可以壮大社会 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 锁,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以“独立自主” 为前提,绝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3、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 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 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 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材料一:(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主 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 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 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 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
1949年12月,毛泽东等访问苏联。 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有利于国内经济恢复与军事安全。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部档案馆保 存的周恩来总理 亲笔书写的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被列入《中国档 案文献遗产名 录》。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