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设计2-试验因素及水平讲解
实验设计2-试验因素及水平讲解
低温
部品尺寸
4、分布和均值都未变
原材料型号
部品尺寸 从上图可看出,不同的因素对输出变量的作用结果和 影响程度不同,对本例而言: 1、周期时间长短(不同水平)影响部品尺寸的分布,对 均值无影响。 2、保差时间对部品尺寸的均值影响较大,对尺寸分布无 影响。 3、模腔压力对部品尺寸的均值和分布均有较明显影响。 4、原材料型号对输出变量“部品尺寸”无明显影响。
易度 验中
水平?
订单接收方式
Y 人工 自动
输入数据人
文员和接 固定为 Y 收人都参 一人输
与输入 入
签收方式
N
用现存方法
接收订单时间
Y 设置为(AM8:0011:00VSPM1:004:00)
符号含义: 有重大影响,容易改变
中等影响,改变相对比较容易 影响很小,难于改变
从此矩阵中我们可知,噪声因素为接收订单的时间, 因为客户发订单时时间是随机的。其它3个因素均为可 控因素。
输出变量的类别
根据我们的研究/试验对象不同,输出变量可分为以下 3种类别:
1、目标值是最优值,又称望目值 以小的变异 取得目标值
目标
·部品尺寸 ·电源电压 ·焊接温度
2、最小值是最优值,又称望小值
使目标逼 近“0”
·周期时间 ·不良率 ·成本
0
3、最大值是最优值,又称望大值
使目标持 续提高
·产量 ·利润 ·强度
因子
水平
-
+
A:模具温度 500℃ 600℃
B:金属类别 My/on.Acet
“+”或“+1”表示因子的较低水 平
“-”或“-1”表示因子的较高水 平
因子
水平
12 3 A:UV胶牌号 555 360x Tu90
B:粘接温度 200℃ 250℃ 270℃
“1”表示最低水平 “2”代表中间水 平
“3”代表高水平
上例的试验设计可用框图表示如下:
输入(因素)
胶水牌号 粘接温度 粘接时间
555 360x
Tu 90
200℃ 250℃ 270℃
5S 8S 10S
过程
激光头LD 与SLB粘接
输出指标 粘接强度
试验因子
试验输出
试验目标:取得达到规格要求且稳定的LD与SLB的粘接力
试验设计的重要元素总结如下表:
NO
DOE要素
试验设计表
试验设计表试验设计的基本工具,现有试验设计表是许 多专家运用组合数学经试验分析所创制的一套标准化的 表格。
正交试验表
正交试验表为试验设计表的一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现说明如下:
正交试验表的符号表示为:
L n(j i) 其中:L---- 正交试验表的代号
n---- 正交表的试验次数 j---- 正交试验的水平数 i---- 正交试验的因素数 N=j i--- 全因子试验次数(即全部的因素和水平的
但对AB、AC、BC任意2个因素而言均为全面试验。因
此此4点有很强的代表性。假定所要找的最优搭配不在
正交试验的4个点中,如111,如会通过与该点相邻的
较优搭配表现出来,而此三点都是试验中的点,(112,
221,121),通过这3个点可很容易就找到最优点。
正交试验表所以具有很高的效率,(通过部分试验代
选择合适的输出变量
为从DOE试验获得最有用的信息来进行过程改善,选 择输出变量时一般应考虑: 运用计算型数据或测量与过程功能目标相关的量 运用计量型数据: 计数值数据对试验设计而言是一种较低效率的数据, 因为 1、在评估因素的影响时它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 2、常常得出无法再现的结论 3、需要的数据量很大
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是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和保 持其在一个希望的水平上的因子,它应具有以下特征:
1、改善团队可以确信(根据经验和以往数据)其对指标 Y有重要影响。
2、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人为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可控因子对Y的影响愈大,则潜在的 改善机会愈大。
例如:我们在激光头粘接试验中发现8S粘接时间比5S 和10S更有利于粘接强度,则可将粘接时间调整在8S。
组合)
正交试验表的结构
要进行试验设计,必须了解试验表的结构,下面以 L8(27)为例介绍试验表的结构
L8(27)正交表
因素
试验 A B C D E F G
1
1
1
1
2
2
1
2
2
2
1
2
2
1
1
1
3
1
2
2
2
2
2
1
4
2
2
1
2
1
2
2
5
1
1
2
1
1
2
2
6
2
1
1
1
2
2
1
7Hale Waihona Puke 1211
1
1
1
8
2
2
2
1
2
1
2
该表为7因素,2水平,运行8次的正交试验表,具有以 下特点:
有时很难界定过程功能的测量,必须把测量缺陷作为 DOE试验的输出,这时可通过变量仍旧使用计量值数据 进行测量。
例如:PCBA组装工厂去废边工序,存在的问题是有 时取废边时将好边夹出裂纹,这时的测量确定什么呢?
裂纹数量 (计数值数据)
裂纹长度 (计数值数据)
较差的测量方法
较好的测量方法
很明显,测量裂纹长度比测量裂纹数量更能说明问题 ,
2、通过重复精确试验来确定可控因素的最佳水平,当可 控因素的水平足够好时,即可得到可靠的设计(对噪 声因素不敏感)。
区分噪声因素和可控因素例
例:某公司目前产品的平均制样周期需要9天,一个6 西格玛项目组受命进行改善,目标为将制样周期从9天 缩短到3天。 这里的制样周期指从公司确认收到客户传真至确认收 到无错误的供应商采购订单回传为止。
替全部试验),主要因为其具有的整齐可比性和均衡 分散性。
输出变量
输出变量是试验设计的输出结果,也是试验设计的优 化/改善目标。
因素对输出变量的各种影响,以下例说明:
例:某公司是专门生产塑胶模具产品的,为保证某种
部品的关键尺寸达到目标值并偏差最小,成立了6西格
玛小组进行改善。在试验设计阶段,小组找出了影响
水平:水平是试验中各因素的不同取值,如本例中,因 素A、B、C均有3个水平,以因素A(粘接时间)为例, 其取值分别为:A1=10S,A2=8S,A3=5S。 在实际绝大多数试验设计的因素水平均取2或3水平。
通用符号:在试验表中,一般用“+”,“-”号或“1”, “2”,“3”…来表示因素的不同水平。当因素只有高 低两个水平时,用“+”号代表高,“-”号代表水平 (数值较低“,当因素有3个以上水平时,有“1”、 “2”、“3”来依次表示从低到高的水平,值得一提的 是,在同一试验表中,只能出现同类符号,比如“+”, “-”或“1”,“2”,“3”,而不可混用,通过符号的用
但即使测量裂纹长度仍存在a. 许多部品上无裂纹,长 度为0,b. 因输出变量(裂纹长度)中0太多,故无法 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这时可利用裂纹发生的趋势与裂 纹长度来综合评定。(裂纹发生前PCB在受力后会发 白,将发白分为0.1---1.0共10级,评价时以此和裂纹长 度两指标综合评定,即可增加试验设计的作用。
本例中项目组经过确认分析,在改善阶段确定的因素为:
1、采购订单接收方式。 2、输入数据的人。 3、传真签收方法。 4、接收客户订单的时间。
经过小组分析,得出以下矩阵中的信息。
可控因素
因素
对指 试验 要否 如是试验因子 如非试验因子
标的 时改 包含
如何固定其为
影响 变难 在试目前水平目标水平 常量,在何种
121 221
122
222
111
211
112
212
3因素,2水平的问题若要进行全面试验,须23=8次,
利用正交表则只需4次,即L4(23),正交表如下:
水平
因素
试验号
1
2
3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与上图相比较来说明此问题:
该例的3个因素如一个正方体的三向座标,每一因素 的2个水平就是每个方向上线段的两端,该立方体共8 个角,代表全部8次试验如下表:
例子
1
输出变量(指标)
粘接强度
2
试验因素
A:粘接时间 B:粘接温 度 C:UV胶牌号
3
水平
交互作用:因子间相
因子
水平
A:粘接时间 5S 8S 10S
如:粘接温度×时间:粘接时
4 互影响的程度,有些 间的最佳值依赖于粘接温度的
试验中需要评估
设置。
试验次数(RunS) 5
RunS A B C D Y
1 -1 -1 -1 -1
噪声因素:噪声因素是试验过程中可使试验结果发生偏 差,且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控制的因子,或要控制它需 付出交易的代价,它具有以下特征:
1、使试验结果偏离目标。
2、无法或很难人为控制。
当试验中存在噪声因素时,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改善。
1、首先确认此因素对指标Y的影响程度,如影响大,则 须对其进行中和(即直接控制或降低其对Y的影响)。
结果无价值
结果有价值
测量与过程功能目标相关的量
通常来说,通过对过程功能达成状况的测量,强于对 问题状况的测量,因此可将所有问题发生的机会最小化。
以上面塑胶模具品为例,此过程的功能是建立特定尺 寸部品的,通过对部品尺寸变化最小值的取得,我们发 现了将胶粒和压力均匀分布在部品上的方法,于是使气 孔,水纹及其它问题的发生降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