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市2015年接轨上海重点工作

南通市2015年接轨上海重点工作


2
全年
市港口管理局
3 4
全年 全年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铁路办 海门市政府 市国资委 通州区政府
5
全年

6
全年
市农业委员会
7
全年
市海洋与渔业局
序号 8 三


完成时间 全年
责 任 单 位 市供销社
备注
联合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在沪举办第十二届南通农产品 进上海洽谈会。 第二产业 强化产业合作。加强与驻沪外资银行对接,推进南通产业 发展及融资需求,引导其来通发展业务;组织参加上海工 博会,开展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参加上海 食品协会承办的长三角名优食品评审活动,借助长三角食 品品牌战略平台,引导我市食品企业加快发展。借鉴学习 上海经验,实施宽带、无线、光网三网融合工程,加快我 市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参与落实长三角《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规划纲要》,推动我市信用体系建设。 推动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上海人才优势、科研实力,引 进和共建研发中心、平台5家;组织3次专题产学研对接活 动,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南通创新创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 目50项;做好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工作。
全年
海安县政府
26
全年
如皋市政府
27
பைடு நூலகம்
全年
如东县政府
序号


完成时间
责 任 单 位
备注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超 60亿元。 深化与复旦大学合作, 加快推进复旦科技创业园、 复旦复华园区二期建设。推进燕达重工、佳铝实业、金由 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直面 28 上海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不断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全 年销往上海农产品总额超35亿元。 加大引进上海高层次人 才力度,在沪组织3次人才专题对接活动,引进产学研项 目不少于5个。打造推进上海-海门2日游,全年接待上海 游客60万人次。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超 60亿元。招引电商仓配、冷链物流、保税仓储等项目不少 于5个,推动科技创业园、金凤凰、海四达创业园形成服 务外包发展网络,招引上海服务外包企业不少于10家。推 进外高桥产业园建设,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完成江海产 业园首期启动区市政配套工程和规划展示楼建设, 启动罗 斯福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加强与上海重点高校、院所的 合作,与上海合作完成重点领域课题研究不少于3项,推 动与上海区县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结成友好单位2家。开 展“ 上海高校学生处长启东行活动” ,建立 1-2家大学生 就业实践基地。启动“ 启东产品培育及提升计划” 、“ 启 东旅游设施、旅游产品酒店业完善提升规划” ,完善 沪 启“ 1日游” 、“ 2日游” 线路,全年接待上海游客不少于 80万人次。 全年 海门市政府
全年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 管理局
25
开工项目2个;常安纺织科技园新开工项目3个,新投产项 目5个。在上海举办3次产学研合作活动,新增产学研合作 项目6个,力争创建1家企业研究院,引进上海专家教授人 才10人以上。着力打造河豚品牌,加大对沪旅游推介,全 年接待上海游客18万人次以上,推进沪资 “ 水韵里下河” 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对外接待游客。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超 60亿元。推动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居、龙游湖风景区等重 点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江阴(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设,落户企业3家以上。推进与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合 作,在上海举办产学研活动2次以上,新增产学研合作项 目10个。加快长青沙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建设,全年接 待上海游客70万人次以上。 销往上海长寿食品10亿元, 花 卉苗木15亿元。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超 60亿元。推进宜兴如东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落户企业3 家以上。加强与上海相关部门工作对接,在沪筹建农产品 直营店,拓展农产品在沪销售量。加强与上海高校、科研 院所的合作,尝试以产权入股合作方式,建立企业与高校 院所合作利益共享机制, 全年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 5个。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在沪举办旅游推介会,做强“ 黄 海旅游胜地” 品牌,年接待上海游客超过20万人次。
南通市2015年接轨上海重点工作 目标任务及责任分解表
序号 一 1 内 基础设施 推动沪通铁路建设,铁路长江大桥水下基础完成30%,铁 路正线开工建设;完成南通西站站房设计审批工作,配合 做好西站区域规划研究和西站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工作。 策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实施长江南京以下 -12.5 米深水航道上延工程为契机,提高码头靠泊等级和通过能 力,做好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前期论证及报批工 作。加强与上海港航部门合作,完成《长三角港航信息和 服务指南》编报;引导沪通港航企业交流,吸引上海港航 企业投资南通港集装箱业务。 推进海启高速全面开工建设,完成路基10%。 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纪要精神,进一步做 好崇海通道前期工作,完成崇海大桥北连接线项目报批准 备,全力推进北沿江高铁、通苏嘉城际等项目。 围绕建成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辅助机场目标,抢抓兴东机场 口岸开放契机,大力拓展国际航线,加快综合候机楼及相 应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空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 航校飞中心东方基地(CFI)和公务机基地等入园项目建 设,新增亿元以上项目2个。 第一产业 深化农业接轨上海。 举办南通农产品在沪销售经纪人培训 班2次以上;加大南通农产品在沪销售力度,实现销售总 额12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南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吸引 沪资投入30亿元以上;加强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参与沪 通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信息对接互通, 努力实现农 产品互认、互监;加快载体建设,提高供沪农产品基地的 承载能力。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 学研合作,合作项目5个以上,提升现代渔业园区建设; 强化与上海海洋部门合作,协同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 工作,共同研究海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确保供沪海产品质 量安全。 全年 市铁路办 通州区政府 港闸区政府 容 完成时间 责 任 单 位 备注
29
全年
启东市政府
30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超 10亿元。加大同济大学(南通)科技园、淡马锡丰树(南 通)现代物流产业园、东区总部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强与 上海产学研互动,努力推进项目转化,产学研合作项目不 全年 少于4个。 在上海举办1次楼宇经济招商会。 学习上海经验, 加强与上海社会事业部门的合作交流,提高市区社会事业 管理水平。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4个,总投资超 20亿元。加快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公共管理和信息服 务平台建设,打造跨江合作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推进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 确保北极绒江苏区域 总部、智翔人才培训、云院年内投入使用,腾龙信息、明 波通信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南通北先进制造业集聚 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确保标准厂房 一期上半年启动,新入驻企业3家。与上海高校和科研院 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3个。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超
市城乡建设局
四 12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3
全年
市商务局
14
全年
南通工商行政 管理局
15
全年
市沿海地区发展 办公室
序号


完成时间
责 任 单 位
备注
16
加强金融业接轨上海。扩大离岸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的广 度,推进金融服务、走出去企业与自贸区金融和企业的互 联互通;进一步推进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等南通跨国公 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 服务体发展,落实海门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 策。 借鉴和推进 “ 上海自贸区海关的银行担保账户作业模式” 。
市旅游局
南通质量技术 监督局
20
全年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局
21
全年
市卫生局
22 23
全年 全年
市民政局 市文化广播电视
序号


完成时间
责 任 单 位 新闻出版局
备注
24 六
信息,加大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与上海对接、交流的宣传 报道力度,在上海主流媒体上宣传南通材料不少于70篇。 与上海合作,推进沪通文化交流。 推动物业管理学习上海。 组织开展物业服务企业赴沪学习 交流,实施“ 南通市物业服务接轨上海示范项目” 创建活 动。借鉴上海经验,实施老小区整治。 各县(市)、区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超 60亿元。 推动上柴集团圣德曼大功率柴油机部件项目投产 和上海神舟汽车、汇众汽车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合 作共建园区建设,杨浦(海安)工业园新引进项目2个, 新开工项目2个;奉贤(海安)工业园新引进项目2个,新
崇川区政府
31
全年
港闸区政府
32
全年
通州区政府
序号


完成时间
责 任 单 位
备注
33
34
60亿元。加快锡通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大力推进华诺物流深加工、振南电器、锐深环保科技 等项目建设。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就建立企业研究院合 作,力争引进上海高校院所建立2家企业研究院。开展专 题产学研洽谈会,引进科技项目10个以上。加强与华东理 工大学等上海高校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加强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上海旗智资本管理公司 的对接,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通州设立孵化基 地。组织参加2015年上海国际家纺用品博览会。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15个, 总投资超 50亿元。加强上海招商局的工作对接,通过上海招引优质 外资,承接上海国资和产业转移。学习上海自贸区体制机 制,推进相关制度在综保区先行先试。着力打造国际棉花 棉纱交易、消费品交易、石化交易、贵金属期货保税分割 交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平台,同时积极争取汽车贸易 交易业务。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的合作,积 极承接现代物流、加工贸易、分拨分销等溢出效应,大力 发展注册经济,强化载体建设。全年综保区引进项目注册 资金15亿以上。举办3次对接上海自贸区主题活动。通过 上海引进高层次人才15名以上。 引进上海及通过上海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10个, 总投资超 50亿元。加快推进宝尚新材料、海鲜一条街、南都新城等 项目建设。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学习金融和服务业开放 等创新经验,加快承接“ 溢出” 项目,吸引金融外包产业 落户通州湾;放大独特优势,强化对上海的配套服务。在 沪举办制造业、服务业项目推介活动。加强与上海高校、 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教城建设。 长三角协调会城市合作专(课)题的实施 长三角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会议确定的城市合作专(课) 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