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咽部解剖生理 扁桃体炎 腺样体肥大 脓肿

咽部解剖生理 扁桃体炎 腺样体肥大 脓肿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慢性扁桃体炎
(chronic tonsillitis)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致病菌
急性扁桃体炎
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
急性扁桃体炎
病因:
病原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致病菌 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 腺病毒;厌氧菌感染;混合感染
咽部解剖生理
咽的分部
咽上起颅底,下至环状软骨下缘(第 六颈椎平面),约12cm,前后扁平, 上宽下窄,略呈漏斗形,下端相当于 环状软骨下缘与食道入口相连。
咽的分部
鼻咽(上咽)
颅底与软腭平面之间 顶:蝶骨体及枕骨底部 前:后鼻孔 后:第1、2颈椎 下:与口咽相通
鼻咽(上咽)
顶后壁:腺样体 咽鼓管咽口 圆枕和咽鼓管扁桃体 咽隐窝:鼻咽癌好发部位
纤维型:淋巴组织和滤泡变性萎缩,为广泛纤维组织所取 代,因瘢痕收缩,腺体小而硬,与周围组织粘连。
隐窝型:腺体隐窝内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白 细胞及细菌聚集形成脓栓或隐窝口粘连,内容物 不能排出形成脓栓或囊肿,成为感染灶。
慢性扁桃体炎
临床表现:
咽痛,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 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口臭 呼吸、吞咽、言语共鸣障碍
腭扁桃体
结构:扁卵圆形 (1)上下极和内外侧面 (2)扁桃体周围间隙 (3)扁桃体隐窝 (4)半月襞和三角襞
腭扁桃体
血管:血供丰富 (1)动脉有5支 (2)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神经: 咽丛、上颌神经、舌咽神经
咽的血管及神经
动脉:颈外动脉分支,咽升、甲状腺上、舌背、 腭升、腭降动脉等 静脉:咽静脉丛和翼丛 面静脉 颈内静脉 神经:舌咽、迷走、咽丛(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
特点:无粘膜下组织层,粘膜层与纤维层紧密附着
咽壁构造(肌层)
咽缩肌组:
(1)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 (2)共同收缩使咽腔缩小,依次收缩将食物压入食管
咽提肌组:
(1)茎突咽肌、咽腭肌、咽鼓管咽肌 (2)上提咽、喉,封闭喉口,开放梨状窝,协助吞咽
腭帆肌组:
(1)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舌肌、腭咽肌、悬雍垂肌 (2)开放咽鼓管咽口
慢性扁桃体炎
并发症:
•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 • 扁桃体的免疫研究。 • 扁桃体“病灶”问题。
慢性扁桃体炎
(chronic tonsillitis)
链球菌&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
慢性扁桃体炎
病因:
急→慢: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感染滋生 继发于猩红热、麻疹、白喉及鼻腔和鼻窦感染。
自பைடு நூலகம்变态反应
慢性扁桃体炎
病理:
增生型:炎症反复刺激,淋巴组织与结缔组织增生,腺体 肥大、质软,突出于腭弓之外。
急性扁桃体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本病不难诊断。 但应注意与咽白喉、樊尚咽峡炎及某些血液 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等疾病相鉴别(表3-5-1)
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抗菌消炎
一般治疗 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青霉素首选 中医中药:疏风清热,消肿解毒 局部用药:漱口液 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有并发症者在急性期消退后手术
慢性扁桃体炎
检查:
• 反复急性发作史----最主要; • 扁桃体及腭舌弓慢性充血;隐窝口见黄、白色干酪样物; • 扁桃体大小不一,表面疤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 • 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 实验室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
慢性扁桃体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史+查体
扁桃体生理性肥大 扁桃体角化症 扁桃体肿瘤
腭帆张肌---下颌神经(三叉神经第3支) 鼻咽上部粘膜----上颌神经(三叉第2支)
咽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通道、加温加湿清洁 言语形成:共鸣腔、言语形成和清晰度 吞咽功能 防御保护功能:咽反射 调节中耳气压功能:吞咽时咽鼓管咽口开放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咽部疾病
--扁桃体炎腺样体炎咽脓肿
扁桃体炎
会厌上缘平面以下 上:与口咽相通 下:环状软骨平面与 食道相通 前:通喉腔 后:咽后壁
喉咽(下咽)
会厌上缘平面以下 会厌谷:异物存留 梨状窝:喉上神经入 喉处 喉入口
咽壁构造
粘膜层:
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口咽和喉咽:复层扁平上皮,淋巴组织丰富
纤维层:腱膜层,由颅咽筋膜构成 肌层:分为三组 外膜层:筋膜层,为颊咽筋膜延续
急性扁桃体炎
检查:
病人呈急性病容。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 弓最为严重。腭扁桃体肿大,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口处 有豆渣样渗出物,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
急性扁桃体炎
并发症:
局部:扁桃体周脓肿---最常见; 急性中耳炎;急性鼻-鼻窦炎 急性淋巴结炎;咽旁脓肿。
全身:风湿热、急性关节炎、心肌炎、急性肾炎。 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
咽筋膜间隙
咽旁间隙 咽后间隙
咽淋巴环(Waldeyer 淋巴环)
内环 外环
咽部淋巴组织
鼻咽部:咽后淋巴结 颈上深淋巴结 口咽部:下颌下淋巴结 喉咽部:颈内静脉旁淋巴结(中群)
咽部淋巴组织
腺样体:咽扁桃体,6-7岁最显著,10岁逐渐萎缩 腭扁桃体:咽淋巴组织最大者 舌扁桃体:舌根部 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咽口后缘 咽侧索:咽部两侧壁淋巴组织
口咽(中咽)
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 前:咽峡 上:与鼻咽相通 下:与喉咽相通 后:咽后壁 双侧:咽侧索
口咽(中咽)
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 腭扁桃体 舌扁桃体:舌根部淋巴组织 咽侧索:淋巴组织
咽峡:上方悬雍垂、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 咽腭弓共同围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喉咽(下咽)
诱 因:受凉、潮湿、劳累、烟酒过度 传 播:飞沫或直接接触
急性扁桃体炎
病理: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后两者合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
临床表现:
卡他性扁桃体炎: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 全身症状:多见于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畏寒、
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周身不适、便秘 等。 局部症状 :咽痛为其主要症状,咽痛剧烈,吞咽 困难,常放射至耳部,伴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