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原理第1章课件

船舶原理第1章课件


A

3L 8

y1

3 y2

3 y3

y4

y1
y2
y3
y4
辛氏乘数:1、3、3、1
0
x
L
L
L
辛氏第二法则§1-Fra bibliotek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通式:
A=3/8×L/n(y1+3y2+3y3+2y4+······+3yn+ yn+1)
辛氏乘数:1,3,3,2,3,······,2,3, 3,1
适用范围:n等分为3的倍数。
主尺度
5、干舷(F)——是船体型深中未浸入水中的那部
分高度,即船体中部从设计水线到上甲板上表面的 垂直距离。
F=D–d+t ;
t(甲板边板厚)
船型系数
船型系数——是表示水线下船体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
数的总称。它能表征水线下船体的体积和面积沿着各 个方面分布的情况。
船型系数
面积系数 水线面系数
中 站 面 YOZ 平 面 — — 在 船 长 中 点 处垂直于中线面和基平面的横 向平面,是量度船舶首尾方向 尺度的基准面。
主尺度
船舶主尺度——指型长、型宽、型深、型吃水
和干舷等,它们是船舶大小的直线量度。
船舶主尺度的用途:计算船舶各项性能的参数,
衡量船舶大小,收取各种费用,检查船舶能否通 过船闸、运河等限制航道的依据。
主尺度比
长宽比L/B:其大小与快速性的好坏有关。该比值越
大则船体形状越瘦长,阻力就越小,其快速性和航向 稳性越好;但操纵不灵活。
宽吃水比B/d:与稳性、耐波性、快速性和操纵性有 关。该比值大,船体宽度大,稳性好;但横摇周期
小,耐波性变差,航行阻力增大.
深吃水比D/d:与抗沉性、稳性和船体强度有 关。该比值大,干舷高,甲板上浪的可能性小,储备
A==166.0575×2=332.12
辛氏法解答:
0 3.3 5.3 5.9 5. 9 5. 9 5. 9 5.85 5.22 3.66 1.03
1 4 1+1 4 1+1 4 1+1 4 1+1 4 1
L
A (y 4y 2y 4y 2y 4y 2y 4y 2y 4y y )
5、垂向棱形系数——表征排水体积沿船舶垂向的分布
情况。其数值大即水线面面积小,则表示其排水体积沿吃
水方向分布均匀。
对于同一船舶的船体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数值最 大,棱形系数数值较小,方形系数数值最小。
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为独立无 因次系数,而棱形系数和垂向棱形系数可以从前 三者导出。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半A=3.5/3×(0+4×3.3+2×5.3+12×5.9+5.85×4+
5.22×2+3.66×4+1.03)=168.1283
A=168.1283×2=336.26
CW

AW LB
中横剖面系数
CM

AM Bd
式中:AW——水线面面积;AM——中横
剖面浸水面积;V——排水体积。
船型系数
体积系数 方形系数 纵向棱形系数 垂向棱形系数
船型系数
物理意义:
1.水线面系数——表征船体水平剖面(水线面形状)的肥瘦
程度。其大小对快速性、稳性和甲板面积等都有影响。
船体横剖面的真实形状;而纵剖线和水线则是直线。
(2)纵剖线图:图中的纵剖线是曲线,表示的是各纵剖面
处船体真实形状;而横剖线和水线则是直线。
(3)半宽水线图:图中的水线是曲线,表示的是各水线剖
面的船体真实形状。而横剖线和纵剖线则是直线。
(4)型值表:船体型表面的准确尺寸,都是从型线图上量
取的,由型表面上量取的尺寸称为型值。由型值编成
中纵剖面——是中线面与船体相截所得的船体剖面。其形状反映 出甲板、船底、首尾端的侧视轮廓。
中横剖面——是中站面与船体相截所得的船体剖面。其形状反映 出中横剖面系数、舭部升高和舭部半径的大小。
设计水线面——是设计夏季载重吃水处的水平面与船体相截所得
的船体剖面。
三种主要型线:纵剖线、横剖线、水线
型线图的组成(三个视图和一张表): (1)横剖线图:图中的横剖线是曲线,表示的是各分站处
通式:
A=1/3×L/n(y1+4y2+2y3+4y4+······+4yn +yn+1) 辛氏乘数:1,4,2,4,······,2,4,1 适用范围:n等分为偶数。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2、辛氏第二法则
y
原理:用三次抛物线代替曲线。 公式
y ax3 bx2 cx d
公式:
适用范围:间距等分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y
三、辛氏法则(抛物线法)
1、辛氏第一法则
y ax2 bx c
原理:二次抛物线代替曲线。
公式
y1
y2
y3
A

1 3
L

y1

4 y2

y3

x
L
L
辛氏第一法则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主尺度
2、型宽
型宽(B)——一般指设计水线面的最大宽度。或指在 船体最宽处,由一舷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肋骨外缘 的水平距离。
3、型深
型深(D):指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龙骨上 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主尺度
4、型吃水(d)——是船舶浸沉深度的一个度量。
为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平均吃水dm;首吃水df;尾吃水da;吃水差t 。 平均吃水 dm=df+da∕2 吃水差 t = df- da
船体型线图上还绘有上甲板边线(上甲板和船体 型表面的交线)。
纵剖线、横剖线和水线虽然是分别画在三个投影 面上,但它们的位置却都是相互对应的,即在任 何投影面上的任何一点,都应能在另两个投影面 上找到它的相对应点。
完整的型线图还包括主尺度及主要参数和型值表。
§1-2 船舶型线图
三个主要剖面:中纵剖面,中横剖面,设计水线面
的表称“型值表” 。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船体计算的坐标系
船中坐标系(一般) 船尾坐标系(个别)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一、近似计算的任务
航海性能要大量计算船舶的重量、重心、面积、 体积、面心、体心、面矩、体矩以及惯性矩等。
涉及到:积分和累加等运算。 船体外形是一个具有双重曲率的复杂表面,难于
主尺度
dA 尾 垂 线
总长LOA 船甲板
D dm
垂线间长LPP 设计水线长LwL
水线
df
首 垂 线
主尺度 1、型长(L)
总长LOA:自船首最前端到船尾最后端的水平距离。 垂线间长Lpp: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距离。 设计水线长LwL: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
之间的水平距离。 通常所称的船长是指垂线间长
若计算曲线是二次或三次抛物线时,则用辛氏第一 法则或辛氏第二法则求出的面积,即为精确值。
辛氏法则在运算时,虽然需要乘以辛氏乘数,但可 采用较少数目的横向坐标来达到较高的精确度。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例题:
已知某船吃水为4.2米的水线分为10个等分,其横 向坐标间距L=3.5,自首向尾的横向坐标值分别 为0,3.3,5.3,5.9,5.9,5.9,5.9,5.85, 5.22,3.66,1.03。分别用梯形法和辛氏法求其 水线面积?
浮力大,抗沉性好;且船舱容积增大,重心升高。
宽深比B/D:与船体强度(主要是横向强度) 和稳性有关。该 比值大,则船舶的中横剖面愈扁,
对船体纵横向强度愈不利。船舶建造规范中规定:一 般干货船的B/D ≤2.5。
长深比L/D:与船体纵向强度和稳性有关。该比值越大,船
舶的形状越扁而长,它的抗挠强度将较弱,对船体纵向强度 不利。规范规定:一般干货船的 L/D≤17。
梯形法解答:
0 3.3 5.3 5.9 5. 9 5. 9 5. 9 5.85 5.22 3.66 1.03
解:L=3.5,n=10
A
L

n
i0
yi

y0
2
yn

即:半A=3.5(0+3.3+5.3+5.9×4+5.85+5.22+3.66+
1.03)-(0+1.03)/2 ==166.0575
彼此等距离的纵向平面、横向平面和水线面,这 些平面与船体型表面相交的曲线相应称为纵剖线、
横剖线和水线。这三组曲线分别投影到中纵剖面、 中横剖面和设计水线面上,就相应得到纵剖线图、 横剖线图和半宽水线图。
§1-2 船舶型线图
船舶型线图是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上,以船 体型表面的截交线、投影线和轮廓线表示船体 (主船体)外形的图样。
抗沉性
操纵性(航向稳定性、回转性 )
第一章 船舶形状及近似计算
§1-1 主尺度、船型系数、尺度比 §1-2 船舶型线图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三个基准面
中 线 面 XOZ 平 面 — — 它 将 船 体 分 为左右舷两个对称部分的纵向 垂直平面,是量度船体横向尺 度的基准面。
基 平 面 XOY 平 面 — — 过 龙 骨 线 与 中站面的交点O,并平行于设计 水线面的平面, 是量度船体垂直 方向尺度的基准面。
2.中横剖面系数——表征船舶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其大小对
快速性和耐波性等有影响。
3.方形系数——表征水下船体的肥瘦程度。是表示船体形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