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环境问题(不列举海洋水)西南大学2011级李杰222011320280060中国水环境问题主要可以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去分析,地表水,地下水两个着手点。
水量减少:根据水利部发布的历年水资源公报,将相关的资料整理如下: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6835.432726.27204265622593327243262512312626982地表水6942.3894008387850283908697829974368091地下水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24358242422637723125.229797.622213.6地表水764376178122726784715842.2地下水注:表格中水量单位为:亿*m³;表格中地表水,地下水量数据中存在一定的重复,列表制图过程并没有将之减除。
由于水量的减少,在中国继而发生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例子,以下列举少数:黄河断流:据黄河1919年以来水文观测资料统计,黄河下游在1972年以前,除1938年在花园口扒口改道和1960年6月由于花园口枢纽大坝截流及1960年12月由于三门峡枢纽关闸蓄水造成黄河下游断流外,没有出现过断流现象。
然而,黄河下游山东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
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
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
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
1997年,断流达226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
其中最后一次断流在1998年。
黄河是中国西北、华北唯一纵贯东西的大河。
它的断流引发了河道萎缩、水生物减少、湿地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还直接导致黄河造陆功能衰退,海岸线蚀退加快。
据统计,1976年至2000年,整个黄河三角洲蚀退面积近284平方公里。
其中太阳活动,大气层变化有一定影响,同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污染,管理不协调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鄱阳湖干涸: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范围224平方公里,是“世界重要湿地”。
2011年的5月,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有八个干涸。
5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
鄱阳湖干旱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
2001年7月至10月鄱阳湖流域各江河湖水位偏低,尤其是鄱阳湖水位7 8月份较正常年份偏低 2米以上,9至10月份较正常年份偏低1至1.5米,给抗旱减灾带来巨大的困难。
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全省各地降雨量普遍减少,鄱阳湖星子湖区于2004年2月出现最低水位。
2003年以后,鄱阳湖水位和特枯水位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过去星子站出现低于10.9米水位时间出现在12月上中旬,2009年以后提前到9月底或10月底,一般枯水期也提前了1个多月。
2006年8月起,长江九江段和鄱阳湖段一直处于异常低水位状态,以鄱阳湖星子站为例,2006年出现低于吴淞高程一下10米以下枯水位持续了3个月之久,低于9.8米的时间比1963年还长,水位从最丰盛的22.59米2007年2月13号的7.48米。
曾经拥有4000多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枯缩到50多平方公里。
2008年低于星子站10米的时间长达104天,2007年也达60天。
星子站低于8米的特枯水位,2007年持续27天,2008年持续44天,而最枯的1963年也没有出现过,次枯的1987年也只持续11天。
2009年10月12日11点,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9.81米,比2008年低3.86米,比历年同期水位低了5.00米。
而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鄱阳湖水位水量正在减少,生态功能,调蓄,供水功能受到破坏,工农渔林业受到破坏,动植物栖息地也被破坏。
而这既有自然因素例如降雨量减少,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上游水库修建蓄滞水,森林破坏,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等。
(另外的正在遭受干涸的湖泊有青海湖,洞庭湖,巢湖,月牙泉等,形势异常严峻。
)另外,地下水量减少造成的地面塌陷也不容乐观。
上海:1996年到2011年的45年间,上海累计地面沉降量累计为0.29米,2005年以来年沉降量从8.4降为6.0毫米,但是仍有局部的不均匀的沉降存在。
华北平原: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1974至2000年间,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以将近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的京津唐及沧州、衡水一带就持续发生过大片的地面沉降,局部累计最大沉降量3.18米,最大年沉降量高达100毫米以上,受影响面积7万余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一半以上,其中以北京、天津、塘沽和沧州等地最为严重。
汾渭地区:如西安地面沉降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自1959年水准测量以来,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为150平方公里。
也是由于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
水质变化:数据来源于中国水利部水资源公报1997年~2010年中国各类水质河长比例年份1997 199819992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总监测河长(公里)654051097001136001140001210001230001346001300001400001400001400001500001610001760001类水质32.8% 5.4%5.5%4.9%5.0%5.6%5.7%6.3%5.1%3.5%4.1%3.5%4.6%4.8%2类水质24.4% 24.5%24.0%27.6%33.1%30.7%27.2%28.7%27.3%28.2%31.8%31.1%30.0%3类水质23.6% 33.0%32.4%29.8%28.8%26.0%26.2%25.9%27.1%27.5%27.2%25.9%23.2%26.6%4类水质27.7% 13.7%12.6%16.1%14.2%12.2%10.9%12.8%11.8%13.4%13.5%11.4%14.4%13.1%5类水质 6.6% 7.8%8.1%7.8%5.6%5.8%6.0%6.0%6.5%5.3%6.8%7.4%7.8%劣5类水质15.9% 16.9%17.2%17.1%16.6%17.5%20.7%21.8%21.3%21.8%21.7%20.6%19.3%17.7%1,2,3类56.4% 62.8%62.4%58.7%61.4%64.7%62.6%59.4%60.9%58.3%59.5%61.2%58.9%61.4%4,5,劣5类43.6% 37.2%37.6%41.3%38.6%35.3%37.4%40.6%39.1%41.7%40.5%38.8%41.1%38.6%合计100.0% 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从上图可以看出,每年河流水质良好的河流河长比例呈下降趋势,在监测河流每年平均有50至100公里的水质遭到污染。
以下为近几年影响较大的水体污染事件。
太湖07年蓝藻事件:市民2007年5、6月间,中国江苏的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
百万居民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市民们大量购买纯净水、饮料和面包,几家超市的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纯净水每桶上涨到50元无锡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同时,蓝藻爆发造成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湖水发臭,太湖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相似的还有高原明珠滇池的蓝藻水葫芦污染,巢湖蓝事件)松花江05年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
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
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修”。
此后市民怀疑停水与地震有关出现抢购。
南盘江2002年镉污染事件:2002年10月,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发生严重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
由于南盘江河段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因而,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社会影响恶劣。
病原体微生物污染: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24个省、市、自治区的164个县的1534个监测点作长期调查,结果发现30%的水样有机污染物超标,46.3~66.2%的水样大肠杆菌超标。
(另外,1994年淮河水污染事件2004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件2004年濮阳水污染事件2005年北江镉污染事件2005年綦江水污染事件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2006年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年湖南岳阳砷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2007年江苏沐阳水污染也是影响甚广)地下水污染:地下水面临危机严重,然而重视程度和研究却起步较晚。
其质量标准竟然为1993年出台至今未作改善。
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
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
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而2013年形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地下一半的水受到较重污染,污染物包括无机物,有机难降解物和金属元素。
山东潍坊地下水污染事件如下:2013年2月,网友爆料潍坊大量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将污水通过高压井加压的方式排入地下水中,乡镇工业区周边的农民水井出现漂浮物,水体变色发臭等现象。
该事件使得2014年两会地下水问题得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