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病人的心理评估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组成部分,是护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部分,或称为临床操作部分。

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技能和方法,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

是介于心理学与护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心理护理一词最早是由护理科学的先驱南丁格尔提出。

南丁格尔认为:“消极的环境可以影响病人的情绪状态,护理的重点应放在为病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

”把护理目标定位于“使千差万别的人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

提出“护理是一项精细的艺术。

”改变了“单一照料患者病残肢体”的传统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相应地得到重视。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能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较好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疗法。

广义地说,心理治疗就是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周围人(尤其是医生)的语言作用,特殊布置,以及医生所实施的专门心理治疗技术等的治疗。

狭义的心理治疗是指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协助: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

咨询师启发求助者自己摆出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能性,最后通过协商,帮助求助者自己决策选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矫治: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

治你没商量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区别理论学说心理动力学说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

心理生理学说“应激” 学说学习理论学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不同的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动力学派社会心理学派心理学理论、技术、方法——现代护理模式的核心基础学科: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概念转变:1984年who提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符合现代医学模式?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促进护理体制的优化?体现学科发展特色?强化护士职业心态?完善护士个体人格心理护理的主要功用:?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个体化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启迪性原则?治疗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重视病人亲属影响的原则心理护理的原则:有意识心理护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共性心理护理与个性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形式是指护士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耐心的倾泄、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有益的暗示、确切的保证等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条件:相应的学科理论体系规范化操作模式实施者应接受专业化培训有意识心理护理是指客观存在于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中,随时可能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一切护理行为。

眼神、微笑、护患关系无意识心理护理个性心理护理:目标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用以解决患者特异性、个性化心理问题共性心理护理:是一种目标不太明确,针对性不强,仅从满足患者需要的一般规律出发,用以解决患者中同类化性质或共性化心理问题了解病人的需要→分析病人的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收集分析决策↑↓ 遗留问题← 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实施问题解决行动心理护理的实施步骤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通过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来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是确立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的依据。

是从心理学的观点和视角出发,了解其日常健康行为习惯,了解在患病时以及疾病发展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活动,以及对不同应激刺激的反应、应对策略,其心理、社会因素在患病及疾病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婚姻二、生理方面:t、p、r、bp、意识等;三、心理方面:客观资料:1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2人格个性:需要、动机、兴趣主观资料:1对疾病的认识、理解、态度及应对能力2社会支持系统3寻求帮助心理评估内容:观察法交谈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测验法scl-90、sds、epq、sas、16pf 评估方法:倾听技术:身体的专注、积极关注询问技术:封闭性询问开放性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具体化和澄清反应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解释技术:面质技术:即刻性技术:指导技术: 1.身体姿式包含:?面对求助者?身体放松开放?身体稍微前倾?目光良好接触2.不仅听,还要有参与,有反应。

反应:言语性;非言语性。

3.用耳朵、用心,设身处地去理解、感受。

鼓励其宣泄,帮助其澄清自己的想法。

4.理解求助者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

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行为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初学者往往不重视倾听,不愿意倾听,容易犯以下的错误:l.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问题。

3. 干扰、转移求助者话题。

4.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求助者的叙述中包含了许多信息:如,自己的钱包丢了,有几种表达方式,如:1.我的钱包丢了;2.我的钱包被偷了;3.我的钱包被该死的小偷偷了;4.真晦气,钱包丢了。

5. 真是倒霉透了,连钱包都会被偷走。

6. 钱包丢了,破财消灾,也好。

询问技术包括:封闭性询问开放性询问一封闭性询间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

功能:1.收集资料并条理化 2.澄清事实,获取重点3.偏题时,用来终止其叙述。

可能出现的问题1.过多使用,病人或家属处被动回答中,压制其自我表达愿望,有被讯问的感觉 2.化费时间而且不得要领 3.想当然地猜测,又总不到位,会导致病人和家属的不信任甚至反感 4.对暗示性较高、对自己问题把握不准的病人,会产生误导作用。

二开放性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病人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说明。

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病人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带来较多信息。

询问与导向不同的用词可导致不同的询问结果: 1.“什么”:事实、资料 2.“如何”:过程、次序或情绪性的事物3.“为什么”:原因 4.“愿不愿”、“能不能”:作自我剖析注意事项1.注意询问方式,语气要平和、礼貌、真诚,避免产生被审问或被剖析的感觉;2.询问目的是为了了解情况,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窥视欲。

3.询问的问题应与病人的问题和心理护理目标有关。

4.护士应清楚自己要问的问题是什么,免得不着边际,甚至引到无关的话题上。

5.同样一句话,不同的神态、语气、语调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重复技术也称为复述技术、鼓励技术,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某些话,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重复技术也称为复述技术、鼓励技术,即直接地重复病人的某些话,来强化病人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注意事项1,重复的部分,必须是关键性、值得探讨的部分。

2,是病人说的话,而不是用护士自己的语言来重复。

3,是病人此时此刻的感受与想法,而不是过去的经验。

4,是病人的感受与想法,而不是别人的。

5,一般情况下,最后面的信息,常常比其它部分更重要。

可选择此作重复。

反应技能反应技术有时也称为反映技术包括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

一内容反应内容反应又称为释义、简述语意。

把病人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病人。

事例病人:“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

我很苦恼,不知怎么办好?” 内容反应:“你认为你和女朋友彼此相爱,可父母认为大学谈恋爱不好,反对你们,是这样吗?”注意事项1,这一技术可以使用在任何阶段。

2,内容反应不能超过或减少病人叙述的内容。

3,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4,语言简洁明了,口语化。

功能1,传达一种信息:我在认真地倾听你的叙述,并了解了你的意思;2,让病人有机会再回顾自己的叙述;3,可对病人的叙述归类、整理,找出重要内容;4,护士可了解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5,把话题引向重要的方向。

举例二情感反应指护士把病人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中包含的情感整理后,反应给病人。

事例求助者:“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情投意合。

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

我很苦恼,不知怎么办好?”情感反应:“你父母不同意你大学谈恋爱,你很痛苦,也很茫然,是这样吗?”功能1,协助病人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2,促使病人重新拥有自己的感觉3,使护士进一步正确地了解病人,或使病人更了解自己4,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 1.这一技术可以使用在任何阶段。

2.所做的情感反应,要准确反应病人的感受,不能超过或减少病人表达的。

3.不仅要反应病人言语所表达的情感,更要反应非言语传达的情感。

4.所用言语,尽量不要重复病人的用词。

5.焦点放在此时此刻的情感上。

6.反应病人的多种情感。

小结1.反应技术所反应的是病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

2.两者往往结合起来使用。

3.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反应技术。

4.点头、微笑或专注地倾听、简洁的词语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反应。

妥善处理沉默局面1.原因来自自己的感觉;2.来自病人,包括几种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等。

3.沉默时,护士先要保持镇静。

4.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危机,也可能是契机。

积极调整多话状态1,来源于护士本身的感觉;2,由病人引起的。

类型包括宣泄型、倾吐型、表演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等。

3.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策略,引导表达。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全方位采集心理信息评估↓ 客观量化心理评定↓ 确定心理问题诊断↓ 确定新的方案析出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 ↓ 观察评估效果← 落实干预← 选择适宜对策评价实施计划心理评定量表的特点:1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4数量化和可比性5全面性6经济方便间接性:主要通过人们的外显行为来推论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具间接性。

相对性:无绝对标准,只是与多数人的表现常模进行比较,具相对性。

客观性:通过标准化程序控制干扰的变量而达到其测量的客观性。

数量化和可比性:通过对心理活动予以量化,所获的资料可进行比较和交流,进行分类研究,统计处理。

全面性:评定量表的内容全面而系统,等级清楚,其功能相当于一份详尽的观察和晤谈大纲,不易遗漏重要内容。

经济方便:操作简便、易学,只需10~30分钟,省时、省力、省钱,评定者和受评者较乐于接受。

心理测量工具量表的种类1、按量表项目编排方式分1数字评定量表2描述评定量表3标准评定量表4检选量表5强迫选择评定量表2、按评定者性质分1自评量表2他评量表3、按量表内容分1人格量表2智力量表3生活经历量表4精神症状分级量表5社会功能缺损量表6心理健康量表标准化评定量表的几个概念取样常模信度效度内容的可接受性1、取样:代表性足够的样本量方法:随机取样整群取样分层比例取样2、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的测试结果计算而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