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制订人:戴宗群教研室主任:戴宗群主任日期:2006年6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编号:062005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4】先修课程:《进出口实务(一)》
【5】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二)》
【6】总学时:42学时
【7】总学分:3学分
第二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国际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日益迅猛,国际货运代理在国际物流的运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相关业务以及理论的学习研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物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通过科学、合理的货运代理业务,使物的流通在跨越国界的过程中,做到流通方向最合理、流通的时空最恰当、流通的成本最经济、流通的效率最高、流通创造的效益最大,并且由此可以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国际、地区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使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良性发展。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在介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的运作,阐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商检、报关、国际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运作等,介绍了国际贸易口岸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的分布状况,详细说明了国际物流的货物运输方式、货运代理的租船业务、国际物流仓储包装等业务过程;
同时通过网络环境的上机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出口单证的种类及制作。

本课程注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知识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2】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为考查课,共42学时,3学分,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狭义理解
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贷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
第三节国际物流的特点
一、物流成本较高
二、物流环境存在差异,环境适应性要求高,风险也大
三、物流系统范围更广,需要国际服务业的支持
四、必须有国际信息系统的支持
五、需要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
六、国际物流标准化的要求较高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
(2)一般掌握:国际物流的狭义理解
(3)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
第二章国际物流的发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二战以前
二、二站以后
三、60年代
四、70年代
五、80年代
六、90年代
第二节国际物流发展趋势
一、高质量
二、高效率
三、高水平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的各个内容理解
(3)了解:近年来国际物流的发展
第三章国际物流管理在各国的发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日本
一、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
二、日本物流管理的特点
三、日本物流管理达到的五种效果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的发展现状
二、美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市场化运作
第三节英国
一、在许多行业与客户进行全球合作,提供全委托式物流服务
二、利用客户建造的物流设施,输出管理技术和人员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及其特点
(2)一般掌握:日本物流的效果及其美国物流的发展
(3)了解:英国物流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国外物流基本经验给上海带来有益的启示
1. 教学内容:
一、市政府重视现代物流产业的统筹规划
二、上海物流产业发展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三、启动上海物流产业以第三方物流为切入点
四、要大力提高上海物流产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
五、大力开拓为客户提供日益便捷的物流增值服务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前三点启示
(2)一般掌握:第四点启示
(3)了解:第五点启示
第五章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商务
第二节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
一、国际商务产生的同时,国际物流也产生了
二、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促进国际商务的迅速增长
第三节国际商务环境的变化对物流业的促进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物流全球化(量、域)
二、信息技术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需要物流支撑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间的合作
五、理论工作者及国际相关组织的推动作用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2)一般掌握:国际商务的理解
(3)了解:国际商务对国际物流的影响
第六章国际物流运输管理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运输概念
一、概念
二、基本功能
第二节国际物流运输的特点
一、政策性强
二、路线长,环节多
三、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
四、时间性强
五、风险大
第三节物流运输的方式分类
一、水上运输
二、陆上运输
三、铁路运输
四、航空运输
五、管道运输
六、邮政运输
第四节国际物流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
一、运输成本
二、运行速度
三、物流的特点与性质
四、货物数量
五、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五节国际物流运输的管理
一、预计设备能力
二、决定收费标准
三、跟踪货物流向
四、熟悉规章制度
五、安排索赔处理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运输的概念及其特点(2)一般掌握:国际物流运输分类及其分类的原则(3)了解:国际物流运输的管理
第七章国际物流保管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保管职能
一、编制储存计划
二、签定保管合同
三、安排物品入库
四、做好保管工作
五、完成出库作业
六、处理保管事故
第二节国际保管的仓库分类
一、按仓库的职能分
二、按仓库的存储商品的性能和技术设备分
三、按仓库的管理体制分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保管的职能
(2)一般掌握:各种职能的理解
(3)了解:国际保管的仓库分类
第八章非贸易物品的国际物流
1. 教学内容:
一、军火
二、展览
三、邮政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军火的内容
(2)一般掌握:展览的内容
(3)了解:邮政的内容
第九章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1.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条码技术
二、自动分拣系统
三、自动存取系统
四、自动收费系统
第二节信息与通讯技术结合
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二、Internet
第三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一、数据仓库
二、自动配货系统
三、城市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2)一般掌握:信息与通讯技术结合
(3)了解:职能化技术的应用
第十章国际物流研究的新动向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
第二节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第三节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
(2)一般掌握: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3)了解: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选用
[1]《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张清杜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国际物流学》唐渊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
[2]《国际贸易案例精选》邹丽华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3]《国际贸易实务》余世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