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概述与药物治疗
冲动传导异常
• 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
激动在传导过程中遇到不能兴奋的组织而不能继续 前传,可能因组织病理改变或不应期改变所致。
• 折返 reentry
激动在传导过程中改变方向,折回原来已除极过的 部位。
折返形成条件
• 传导环路:首尾相连的两条传导途径组成; • 单向阻滞:激动在一条传导途径中前向阻滞,
心律失常概述和药物 治疗
内容
• 概述:机制、病因、分类、诊断
及治疗
• 快速心律失常 • 缓慢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rhythm)或/和 频率(rate) 异常,由冲动形成或/ 和传导异常所致。
心脏传导系统
• 窦房结 • 结间束 • 房室结 • 希氏束 • 左右束支
• Phase 3: 0mV ~ -90mV ,快速复极化末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的外
向电流IK ;
• Phase 4: -90mV,完全复极期,INa-Ca 、 INa –K pump
触发活动-早期后除极
2相或3相早期,内向电流ICa.L、延迟INa参与
触发活动-延迟后除极
4相膜振荡电位,可能与细胞内Ca 2+超负荷有关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心电模式图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Mechanism of arrhythmias
冲动形成异常
Problems of impulse formation (automaticity).
传导异常
Problems of impulse conduction
• 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 • 折返 reentry
食道心房调搏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TEAP
将电极放置于食道内左心房水平,记录心电图并行心 脏起搏。记录食道内心电图,并行心脏起搏。
Esophageal electrocardiography
心内电生理检查
SVC
HBE
HRA
CS
IVC
RVA
I导 aVF V1 高位右房 希氏束近端 希氏束远端 冠状窦近端 冠状窦中端 冠状窦远断 右室流出道
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 兴奋性和传导性)密切相关
冲动形成异常
• 自律性升高 enhanced automaticity
• 触发活动 trigged activity
自律性升高
▪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而成为心脏的正常起 搏点,是主导节律,产生窦性心律,频率 为60-100次/分;
▪ 房室交界区:心脏的第二起搏点,为交界 区自主心律 (结性心律) 40-60次/分;
▪ 心室内起搏点:位于希氏束以下,为缓慢 的心室自主激动,称第三起搏点-室性自 主心律,20-40次/分。
自律性升高
• 多种病理条件下,非自律性细胞(心房和心室的 工作细胞)或潜在的自律性细胞可产生多种异常 的自律性活动,enhanced automaticity的频 率超过窦性频率,则可取而代之成为主导节律 而构成快速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正常情况下,由窦房结发放激动控制心脏收缩,心
脏跳动的节律规整匀齐,频率60~100次/分。
❖P波形态:窦性P波 ( PaVR倒置、 PI、 II、 avF及PV 4-6 直立)
❖ P-R间期≥0.12s ❖ P波规律出现,成人频率为60-100次/分 ❖ P-P间隔之差<0.12s
可以逆向传导;
• 缓慢传导:激动在传导环路中某部分缓慢传导,
使其到达环路已经激动过的部位时,该部位已经 脱离不应期。
绝大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是折返机理所致
折返形成的三个条件
病因 Cause of arrhythmias
• 独立疾病:房室结/房室折返性室上速 • 器质性心脏病 • 神经体液因素:交感/迷走风暴 • 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钾、高钙 • 药物:抗心律失常药
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arrhythmias
机 理:冲动形成异常、传导异常 部 位:窦性、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心 率: 快速:早搏、心动过速、颤动、扑动
室传导阻滞
缓慢:窦房结功能低下、 房
诊断 Diagnosis of Cardiac Arrhythmias
• 病史和体检 症状:晕厥、头晕、心悸、气短、乏力 体征: 脉搏 :快慢、规整性 心音:快慢、规整性 脉搏与心音的一致性 甲状腺大小、贫血等
有更多的机会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目前 通常记录24小时 • 运动试验 (exercise test)
与交感神经兴奋或心肌缺血相关的心律失常 • 倾斜试验(The tilt-table test)
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事件记录仪(loop recorder)
体积小,61mm×19mm× 8mm 可植入体内,体外信号接收和回顾 可连续监测14个月以上 可储存21分钟(不压缩)和42分钟(压缩)心电图 用于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
• Phase 0:-90mV~+30mV,以快速内向INa为主,快速去极化,去极化速
率达 200v/s;
• Phase 1:+30mV~0mV,瞬时外向Ito,是钾离子外流,快速复极化; • Phase 2(plateau) 0mV左右
参与的离子流最多,主要是
钙离子内流的内向ICa.L 钾离子外流的外向电流IK
• 心电图 体表、动态、运动、监测心 电图
• 电生理检查(EPS) 食道调搏 rdiogram, ECG) 是明确诊断的最简单、直观的方法,任何心
律失常都需心电图的证实 • 动态心电图(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 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变化,升高、降低或其激 动不能传出。
触发活动 (triggered activity)
• 心肌除极后的电位震荡引起再次除极,称后除 极,这次除极由原除极活动所触发,又称触发 活动 。 触发活动产生快速异位心律 早期后除极 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延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