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第五章

经济法-第五章

登记手续
中国甲公司拟与美国乙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丙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丙企业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其中甲公司 出资600万美元,乙公司出资400万美元。合营合同约定 中外投资各方分两期缴付出资。2011年1月14日,丙企
业 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于2011年1月10日签发的营业执
照。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乙公司第 一期缴付出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公司应于2011年4月10日前至少缴付60万美元 B.乙公司应于2011年4月14日前至少缴付60万美元 C.乙公司应于2011年7月10日前至少缴付120万美元 D.乙公司应于2011年7月14日前至少缴付120万美元
董事会 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经营管理机构 负责合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董事会组成
由董事长、副董事长和董事组成 不得少于3人
董事会职权
董事会会议
经营管理机构组成 总经理一人、副总经理若干人
总经理职责
生产经营管理 财务会计管理 劳动用工管理
中外合营企业的期限 中外合营企业的终止 中外合营企业的清算 中外合营企业争议的解决
外国合营者出资比例不得少于25% 在合营期限内不得减少注册资本 在合营期限内增加资本须经审批机关批准
出资方式 现金、厂房、土地(中方)
出资期限 一次缴清、分期缴清
投资总额=基本建设资金+生产流动资金 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借款额 投资总额大于注册资本
保持正确、合理的比例关系 见表5-4
1.维护国家主权原则 2.平等互利原则 3.参照国际管理原则
思考:
1.什么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你见过哪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含义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外国的公司、企业、其 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 他经济组织,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机关 批准,设在中国境内的,由双方共同出资、共 同经营,按照投资比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的 企业。
1.由中外合作者协商确定,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订 明
2.协商同意要求延长期限的,应在期限届满的180 天前向审查批准机关申请
3.外国合作者投资已经回收完毕的,合作期限届满 后不再延长,增加投资可协商
1.合作期限届满 2.合作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无力经营 3.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经营 4.合同中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出现 5.合作企业违反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
中国甲公司拟与法国乙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丙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
合营各方缴付出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如果合营合同中约定中外投资各方一次缴付出资, 投资各方应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B.如果合营合同中约定中外投资各方一次缴付出资, 投资各方应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
1.经营期限届满 2.经营不善严重亏损 3.因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经营 4.破产 5.违反法律法规被依法解散 6.章程中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外资企业宣告终止时,应当进行清算 清算结束利润部分应依法缴税 向工商行政机关办理注销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外国投资者 设立外资企业,应当通过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 的( )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A.县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或者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国务院
外商投资企业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 过程中发生的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1.外国投资者与中国投资者之间企业内部关系
出资比例、期限、利润及产品分配等
2.外商及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
管辖和保护外商投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在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拟订的设立中外 合资经营企业的协议草案中,下列有关出资 方式的约定,符合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规 定的有( )。 A.甲公司以机器设备作为出资 B.甲公司以场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C.乙公司以甲公司的厂房为其出资作担保 D.乙公司以其所有的工业产权作为出资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注册资 本与投资总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投资主体 地点 “人物” 规范依据 审查登记 国籍
1.生产经营计划权 2.资金筹措使用权 3.物资采购权 4.产品销售权 5.外汇收入使用权 6.劳动用工管理权 7.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权
1.遵纪守法 2.履行合同 3.缴纳税款 4.及时报备 5.承担法律义务
什么是外商投资企业法?
1.企业性质和法律地位不同 2.投资方式不同 3.资本回收方式不同 4.管理方式不同 5.利润分配不同 6.企业结束时对企业剩余财产处理不同
设立合作企业的条件
1.产品出口的生产型合作企业 2.技术先进的生产型合作企业
设立合作企业的基本程序
1.由中国合作者向审查核准机关报送有关文件 2.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3.批准设立的合作企业依法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1.合营企业由中外合营者共同举办 2.合营企业遵守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律保护 3.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是股权式企业 4.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审批机关 法律程序 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ຫໍສະໝຸດ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批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委托下属行政机 关审批,报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备案
系为合伙关系 D.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
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中 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区别的表述 中,正确的有( )。 A.合营方式不同 B.组织形式不同 C.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D.利润分配方式不同
外资企业含义
外资企业也称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国的公司、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的法律 和行政法规,经中国政府批准,设在中国境内的, 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1.合营期限届满 2.严重亏损,无力经营 3.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 4.因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 5.未达到经营目的,无发展前途 6.合同、章程规定的其他终止原因出现 7.无力偿还债务,法院宣布破产
1.首先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 2.根据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依法向法院起诉
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350万美元,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中外 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 )万美元。 A.160 B.200 C.210 D.245
合作企业的权力机构 董事会或联合管理机构
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 设置总经理
委托管理制 委托第三方管理
合作企业的收益分配
分配利润、分配收益、其他方式
合作企业外国合作者的投资回收
1.扩大外国合作者的收益分配比例 2.外国合作者在合作企业缴纳所得税前回收投资 3.其他回收投资方式
1.合作期限满时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 2.税前回收投资的必须向财政税务机关申请 3.根据约定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具体说明先行回收投资的总额、期限和方式 5.在企业亏损弥补之后才能先行回收投资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0: 56:230 0:56:23 00:56T uesday , November 24,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420. 11.2400 :56:23 00:56:2 3November 24, 2020
要根据情况而定
1.呈报项目建议书 2.经审批机关批准,各方设立企业合同、章程 3.呈报设立企业的有关文件 4.1个月内登记营业
1.申请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 4.合营企业董事人选名单 5.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 合营企业的出资方式与出资期限 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 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中 外合资经营企业董事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必须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B.中外合营者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的,由他方担
任副董事长 C.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 D.董事会会议应有2/3以上董事出席才能召开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合营各方的下列出资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外国投资者以外币缴付出资 B.中方投资者以其机器设备出资 C.外国投资者以合营企业名义租赁的设备出资 D.中方投资者以场地使用权出资
C.如果合营合同中约定中外投资分期缴付出资,合营 各方第一期出资额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 并且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D.如果合营合同中约定中外投资分期缴付出资,合营 各方第一期出资额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 并且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含义
但是不包括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 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1.外资企业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2.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入 3.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不属于外资企业 4.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5.具有更大的独立自主权和灵活性
设立外资企业的条件 1.利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 2.鼓励举办产品出口的外资企业
外商企业投资法概述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外资企业法
主要内容:
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 外商投资企业的特征 外商投资企业的权力与义务 外商投资企业法(概念、立法、基本原则)
什么是外商? 外商指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公司、企业 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
什么是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中国境内依据中国法律设立 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或完全的由外 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关键字:中国境内、外国投资者(必备)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 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 织,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设在中国 境内,由双方通过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约定各自权 利义务的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