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1)心理应激

第六章(1)心理应激


周围血管
血管收缩
血压上升
(2)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通过下 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
应激 腺垂体 糖皮质激素
大脑
CRH 促肾 上腺皮质 下丘脑 激素释放 因子
ACTH
血内 ACTH, 皮质醇,尿中 17OHCS
血糖
抑制炎症 蛋白分解 血小板
在应激反应中,甲状腺,胰腺也有一定作用。 应激状态下如分解代谢类激素皮质激素、髓质 激素、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增加,合成代谢类 激素如胰岛素、睾丸素等分泌减少。在恢复阶 段正相反。
3、定义: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 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 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4、理解:是连续的动态过程,包括刺激物,应 激反应,互动过程。 (1)刺激物:凡是能引起个体产生紧张感的各 种事件叫应激物。 (2)一种反应: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心理 反应和行为变化。
1)事先应对 包括 a.获的信息 b.建立计划并行动 c.自我监控 2)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有三种主要形式 a.给予信息及指导 b.给予关怀与支持 c.提供鼓励与保证
(五)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defense mechanism) 是避 免攻击性驱力引起的焦虑及其它负性情绪的 一种方法,不是有意识地选择某种防御机制 ,而是在应激情景下不允许应用直接应对方 法,潜意识的应用防御机制。
(3) 、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心理应激 对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 1、短不太强烈的应激会稍增强免疫功能 。 2、长期较强烈的应激会损害下丘脑 糖皮 质激素过多 胸腺、淋巴腺退化, 抗体反应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降,噬酸 性粒细白减少,阻止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移 动,造成免疫功能下降。
对心理应激过程的分子机制的解释是:心理应激脑神经原释放递质和内分泌腺分泌应激激素(第一 信使)-靶细胞 内第二信使激活。CAMP、二酰甘油、Ca (第二信使 -作用于靶细胞核内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 译、此时 转录生成的mRNA逸出细胞核到胞质翻译成fos , jun等含磷酸蛋白质,表达出应激功能。
(3)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 无助与自恋 物质滥用
(四)应对 一、应对概念 1 、应对( copying)指个体对付难题,使 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景的过程。
2、应对方式的分类 (1)拉泽鲁斯对应对提出了三种基本类型: 1)积极的认知应对 2)积极的行为应对 3)回避应对 (2)Folkman 和拉泽鲁斯题出应对类型可分为问题指 向性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绪指向性应 对(emotion-focused Coping)情绪指向性应对则是指 通过改变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即改变或减轻不良情绪 的应对方式,包括宣泄、放松、信教等方式。 问题指向性应对是指直接指向应激源的应对方式,包括 事先应对 和寻求社会支持。
心理应激与心理障碍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一、应激概念及其演化 1、起源:物理学中应激(stress), 原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 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
第 五章
2、生理应激(selye,1936),一般适应综 合征(GAS)
警戒期( alarm)应对有害刺激唤起体内整体 防御能力。
阻抗期 (resistance) 提高体内的结构和 机能水平,抵抗应激源。 衰竭期(exhausion)有害刺激过强,丧失 抵抗能力衰竭而亡。
(三)应激的反应 1、应激的心理反应 (1)认识反应 (2)情绪反应 1、焦虑 预期危险及不良后果 2、恐惧 (fear) 3、抑郁 (depression ) 需要不满足。有 外源性抑郁及内源性抑郁。 4、愤怒(anger)遭受挫折和威胁有关的 情绪状态。
2、应激的生理反应 一般是将其理解为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3、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1)、认知评价 (2)、人格因素 (3)、 社会支持 (4)、应对能力
(二) 中介机制 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传入信息转变 为输出信息的内在加工过程。是应激的中 间环节。包括心理中介机制和生理中介机 制。 1、心理中介机制
(1)分类 1)初级评价: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 ,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 己有利害关系。
2)次级评价:一旦得到有关系的判断,个体会 立即対事件是否可以改变而对个人的能力做出 评估。如果事件的性质可以改变转为问题关注 应对。评价事件不可以改变,转为情绪关注应 对。
2、生理中介机制 (1)应激中介机制涉及的神经功能区 Chrousos和Gold提 出“应激系统”的概念。 “应激系统”是指协调一般性应激的中枢结 构及外周 效应器和有关的神经分支。它以促皮质激素 释放激素(CRH PVN)及蓝斑-去甲肾上腺素 (LC-NE)自主神经系统以及它们的外周效应 器(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自主神经支配的 组织)为主。
1、否认(denial)鸵鸟政策 2 、退行(regression)放弃习惯化的成熟的 应对策略,运用早期不成熟的方式应对环境 变化或满足欲望。 3、幻想(fancy) 脱离实际的空想。 4 、转移( displacement)由于受理智或社 会的制约,将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或态 度,在潜意识中转移到另一个可替代的对象 身上。
其基本的结论是1)PVN-CRH系统与LC-NE两部 分相互作用,两者间有募集性正反馈环路,一个 部分被激活就激活了另一个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内由于神经调制器对这两个 部分有相似的影响 ,如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对两者有兴奋作用, γ-氨基丁酸能和阿片能神经递质及糖皮质类固 醇对其有抑制作用。 (3) PVN-CRH系统与LC-NE/交感系统两者各自 通过CRH及α2肾上腺能的抑制来自我调节。 (4)上述两部分还可通过心皮质边缘系统中的 多巴胺系统、杏仁/海马复合体系统,弓状核 内前阿黑皮素神经原起作用。
三、现代 应激概念 (一)应激原(输入部分) 定义:凡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 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叫应激源(stressor)。
1、躯体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性应激源 4、文化性应激源
按事件的现象学分类: 1、工作问题 2、恋爱、 婚姻、家庭问题 3 、人际关系问题 4 、经济 问题 5 、个人健康问题 6 、自我实现与自尊 方面 7、喜庆事件
2、应激的生理反应(生理中介机制) (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主要是通过交神经 -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
应激源 髓质
大脑 儿茶酚胺
交感神经系 统 下丘脑
肾上腺
肾上腺素 (支气管扩张,心肌收缩,P 、 BP ,扩瞳, 出汗,代谢耗氮,糖原分解。
去甲肾上腺素 皮肤
苍白
发冷
肾脏 肾素分 泌 血管紧 张素
按事件対个体的影响分:1、正性生活时间 (positive events) 2、负性生活事件(negative events)
生活事件研究 1967年,Holmes,Rache, 编制了SRRS(社会再 适应评定量表) 一年内 LCU>300 第二年86%患病 一年内 150< LCU<300 第二年50%患病 一年内LCU<150 第二年健康
(3)应激原与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包括个 体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 历、个性特征。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 刺激或特定的反应,是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 有威胁的情景之时。
(二)应激的过程 应激原 中介机制 反应 结果
生活事 件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个性
生理 心理 行为
健 康 疾 病
心理应激研究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应激理论能为心理病因学研究提供一种框架 思路,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心里干预的 策略,这种干预策略是从应激作用过程中各 种有关因素或环节入手的。
5、合理化:文饰作用,指一个人遭受挫折或自己 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找理由为自 己辩解,原谅自己。酸葡萄机制,甜柠檬机制。 6、反向(reaction) 7、升华(sublimation) 8、幽默(humor) 9、潜抑(repression)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 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冲动、 欲望、情感体验等压抑到潜意识领域,以保持心 境的安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