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畜牧业分析报
告
2014年3月
目录
一、上市公司概况 (3)
二、肉类消费占比 (5)
三、成本价格比较 (7)
四、生猪年初数量与年产量 (11)
五、务农人口的变迁 (13)
六、主营业务销售占比 (15)
一、上市公司概况
Wind数据提供的申万和中信畜牧业行业子类中可以归为禽类、猪和牛养殖的A股上市公司大约13家,这些公司的名称和一些近期相关的估值数据如表1所示。
牧原股份属于刚上市的企业,其资产收益率数据与其他公司的可比性可能稍差一些(其2013年3季度及以前3年的资产收益率数据远高于其他公司)。
去年以禽类养殖销售为主营的公司普遍亏损。
从wind收集的业绩快报来看圣农发展去年仅三季度盈利,全年亏损2.14亿,以鸡类业务为主的民和股份去年全年亏损2.45亿,益生股份亏损2.93亿,以鸭类为主营的华英农业全年亏损1.27亿元。
今年年初网络上关于禽类养殖户的报道大多是负面新闻,市场上哀鸿遍野。
禽类流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长期间断性存在的,有研究认为近代史上最严重的1918年的
“西班牙大流感”与禽流感紧密相关(WIKI),致病病毒H1N1。
从去年2013年初国内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以来,禽类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今年年初人感染禽流感重现之后对家禽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据温氏集团网站记录的媒体报道,去年禽流感发生后,家禽业每天的损失在10亿元左右。
禽流感的致命性和突发性进一步加剧了禽类养殖行业的洗牌,我们认为大型的企业如广东的温氏集团和前面提到的上市公司等等,有比较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在禽类养殖上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和抵御突发性的风险,可以在市场上长期生存,而中小型禽类养殖户很有可能在过去一年中因亏损严重而选择退出,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的增加;另一方面,禽流感的阴影存在会提高禽类价格的风险溢价,有一定的可能导致禽类养殖企业的转型,加大冰鲜鸡的市场分量以防御突发性事件,当然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国内民众有亲自宰杀食用活禽的传统,不过在工业化发达的美国,很难看到民众自己屠杀禽类并食用的情景,活禽市场上的集中交易是否在未来会被间断性停止是难以预料的;还有一些公司如温氏集团则加大了在肉猪养殖上的投入,也可以预见会有公司在肉牛的养殖上加大投资,毕竟鸡肉是可以被其他肉类替代的。
相比较而言,主营业务不是禽类养殖的企业的盈利状况要好许多,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并不好看,远低于上证综指900多家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今年以来市盈率低于10,市净率低于1.34),但都还是正盈利的。
依据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我们对股价的感到悲观,但是
畜牧业作为一个行业长期存在的价值是不会被否定的。
3月13日,Yahoo财经统计的10家国外从事肉类生产加工的公司的平均数据是:ROE为9.1%,对应的市盈率22.4和市净率2.8。
农业盈利的提高依赖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规模化,作为分支的畜牧业也不例外,对于一个做企业的人来说,中国的农业是有长期投资价值的。
二、肉类消费占比
美国USDA的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猪肉产量5380万吨,净进口约50万吨,全球产量共1.075亿吨;2013年我国牛肉产量563.7万吨,进口40万吨,2012年进口不足10万吨,全球产量5848.5万吨;2013年我国鸡肉产量1350万吨,仅次于美国的1695.8万吨,净出口15万吨左右,全球产量8464万吨。
就人均肉类消费量来看,美国是国内的2倍左右,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可以预见国内的肉类消费量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人种体质上的差异和素食更加健康的理念会在涨幅上打一个折扣。
事实上,日本这三种肉类的人均总消费量不如中国,不过日本鱼类的消费量比较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收集的2009年的资料显示,当年中国鱼类的供应量为4236.5万吨(国家统计局的产量数据则为2990.72万吨,以13.5亿人口计算,大概人均22.2-31.4千克),日本鱼类供应量为716.4万吨(以1.28亿人口计算,大概人均56千克),所以总体来看,日本的人均肉类消费是高于国内的。
当然,日本是无法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国家,在肉类养殖上没有竞争优势,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三种肉类的总进口量占比达到消费量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