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企业国际化过程

第4章 企业国际化过程


试验性卷入阶段
出口业务断断续续小规模地发展,停留在 国内业务的附属地位 出口国别也较少 出口往往借助中间商间接进行 对有关出口活动的投资规模不大
积极出口阶段
进入新的更多的不熟悉市场 营销渠道拓宽 出口额大幅上升 管理人员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与战略
国际战略阶段
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 场→全球市场
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 多工厂国内经营
出口 (和进口)
对外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发放许可证和 缔结技术协议
多工厂国内经营
国内经营活动的扩展领先于国际经营活 动的扩展。 国内经营活动的扩展的收获:提高了企 业对地区市场和部门的渗透能力,提供 了控制几个工厂的经验,这是以后各阶 段所需要的。 限制因素:市场规模和竞争水平
出口经营成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有机 组成部分 在国外设置自己独立的销售分部及生产 机构 企业本身向跨国公司演化
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划分
为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设立 销售网点 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设立生产网点 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设立销售网络 在发达国家市场设立生产网点
Forsgren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挑战
第一,企业在外国市场的投资是以递增的速度 进行的。 第二,企业有时在没有自己经验知识的情况下 也进行海外投资。 第三,如果企业看到海外投资的风险比不投资 的风险低时,企业即使在不具备经验知识的情 况下也进行投资。 第四,市场知识的逐渐积累并不妨碍企业海外 投资的激进战略。
结论: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 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
日本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实证分析
第一阶段:1951年~1964年,以东南亚、中南美的小规模投资和为 保证海外资源的投资为主。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中心,广泛开展商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集中于销售、物资流通、金融等领域。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将成熟产业正式投向发展中国家; 同时,纤维、电机、化学、汽车等行业也开始对外投资。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对发达国家 的大型投资。 第五阶段:1985年9月到1987年6月,将向美元圈出口的产品改为在 当地生产。在美国和欧洲,为了新建或收买当地的生产设施而进行 大规模的海外投资。 第六阶段:1987年下半年以后,为了增强在日本国内的价格优势, 在全世界选择生产地点,同时人员的当地化程度较高,进入全球经 营阶段。
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划分
日本学者小林规威教授在《日本的多国籍企业》 一书中,将多国籍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 第二阶段:重视“东道国”(有可能进行投资的、 潜在的国家)市场的国际经营。 第三阶段:“东道国”市场和第三方市场结合, 对东道国开始进行直接投资,开始国际性分工。 第四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 第五阶段:全球战略经营的深化。
约翰森和瓦伦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四阶段论
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 出口开始。 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 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 而稳定下来。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 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 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 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
分值 1 财务管理体制 按项目管理海外业 务 资金筹措 海外资金筹措率 * 在5% 以下,并无原则规定, 根金筹措率在11% -20%,海外投资由总 公司按项目负责筹措 海外资金筹措率在21% -50%,海外投资以海 外事业整体的形式,进 行一元化筹措 全部投资在国内外市场 实行一元化筹措 资金运作体制 资金运用无原则性 规定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运用网络理论分析了产 业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所谓“商业网络”(Business Network)是指 企业与它的商业伙伴如客户、经销商、供应商、 竞争对手、政府之间的关系。 网络模型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 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 化程度决定了其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 地位。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生产网络,意味着拥 有众多在国际分工下的企业间的紧密联系。
Johanson和Mattsson国际化企业的分类 国际化企业
早行动企业 孤独的国际化企业
晚行动企业 全球企业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 司属于“后来者”,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它们是快速的跟随者,并具有明确的追 赶目标; 第二,它们是技术的模仿者,并充分利用各种 资源实现新的组合优势; 第三,它们有较强的学习吸收消化能力,并结 合当地的市场条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社会联系阶段和文化联系阶段
社会联系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 在发展。 主要方式:合资和合作 主要组织形式:集中型的合资企业增多,独资 企业相对减少 文化联系阶段:大致在2000年后。 上述两个阶段一般可归结为企业走向全球化的 阶段。
企业国际化过程
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国际化过 程划分 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划分 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划 分
证券投资
目的 直接投资的前奏; 长期计划的组成部分; 扩大公司在其他国家利益的一种方法。 优点:有助于加强技术许可证和销售协议实施
缺点
无法充分发挥本公司的技术或其他的优势 妨碍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的有效结合和使用
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最大特点:转移企业的一揽子资源 而不是单项资源。 对企业的管理能力、管理思想、技 术、劳动者素质等要求都较高。
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带动力理论
订单带动论 客户带动论 竞争带动论 关键企业带动论
4.4 企业国际化程度测量方法
苏利文测量方法
苏 利 文 的 国 际 化 模 型 是 : 国 际 化 程 度 ( DOI ) =FSTS+FATA+OSTS+TMIE+PDIO 其中: FSTS代表外国销售占总销售的比重; FATA代 表外国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OSTS代表海外子公司占 全部子公司的比例;TMIE代表高级管理人员的国际经 验;PDIO代表海外经营的心理距离 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的六要素模型 该模型从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海外生产经营 方法、目标市场的选择、组织结构、融资方法和人员 素质六个方面考察了企业的跨国经营。
鲁桐的国际化蛛网模型
跨国经营方式
A
财务管理
B F C D E
市场营销
人事管理 跨国化指数
组织结构
表1
分 值
1 2 3
从跨国经营方式看企业国际化程度
经营方式
出口代理 出口子公司 许可证、特许经营、管 理合同
经营对象
产品 服务 技术
4
5
合资
独资
部分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
表2 从财务管理看企业国际化程度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 创新方面的不同特性 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 研究与开发投入,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 域,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 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 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 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发 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学习能力 (Organization Learning)”。 组织学习:为企业或生产单位掌握知识从而提 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过程。具体而言,这 种学习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活动:(1)知识的 掌握;(2)信息的传播或分享;(3)信息的 分析;(4)知识的应用。 组织学习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 来源。
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的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 文化联系阶段
组织联系阶段
社会联系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至今仍在继续。 主要方式:商品进出口贸易、对销贸易等为主 主要组织形式:外贸公司。 组织联系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现在 仍在发展中。 主要方式:国外投资,建立生产型企业,形成了本 国母公司和国外诸多子公司之间的网络。 主要组织形式:多国公司。 上述两个阶段一般可归结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阶段。
4.3 企业国际化过程成因
企业自身决定因素
满足于本阶段的经营业绩,不敢尝试或冒险 管理者的眼界、经验迫使其需不断学习
客观决定因素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水平 国与国之间的协作关系 双边保护外国投资条约和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 发展的影响 市场条件
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
国际化过程划分 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 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 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企业国际化过程
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
经营方式渐进性
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 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 国生产
海外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的渐进性
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 企业国际化过程
国 内 营 销 阶 段 试 验 性 卷 入 阶 段 国 际 战 略 阶 段
前 出 口 阶 段
积 极 出 口 阶 段
国内营销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忙于国内产销,对国际市 场视而不见。
企业整体对出口持消极态度
前出口阶段
内外跨国经营的信息刺激使企业开始有意 识地收集有关信息,研究跨国经营的可 行性。 有偶尔的、不规则的、被动的出口业务。 管理人员对于跨国经营所需的基本知识 和市场信息了解、掌握甚少,容易受到 外来因素的影响。
卡佛斯格尔的企业经营国际化五阶段论
国内营销阶段:国内生产和销售。 前出口阶段: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 收集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出现不规则的 出口活动。 试验性卷入阶段: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 营销活动; 积极投入阶段:直接出口; 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 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