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_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_2016_2020年_发布_

天津_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_2016_2020年_发布_

- 10 -
天津: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浙江:今年将研制100项“浙江制造”标准
5月18日,根据国家标准委等十五个单位编制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天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天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天津市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天津市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由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5部分组成。

目前,天津市发布实施了冷链物流储运销系列地方标准,包括《冷链物流 冷库技术规范》《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冷链物流 保温容器技术要求》《冷链物流 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和《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共9项。

已批准立项30项商贸物流地方标准,涵盖物流标准化基础、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服务建设管理和物流专业标准等诸多方面。

随着改革全面深化、经济转型持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物流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对物流标准需求日益增加等变化,物流业新发展对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津市物流标准化工作仍面临新的形势。

《规划》制定了“创新机制”“协同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天津市实现“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机制更加完善”“物流标准水平明显提高”“物流标准实施效果增强”。

《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为“提高物流标准制修订水平”“加大物流标准实施监督力度”“深化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强化物流标准基础研究”。

2016—2020年期间,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工程为“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推广应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开展多式联运标准建设及示范工程”“标准支撑物流信用体系建设”。

《规划》还明确了实现2020年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具体为“强化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摘编自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5月3日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网站消息,为将“浙江制造”打造成“浙江经济”的金字招牌和“中国制造”的标杆,持续有效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今年浙江省将围绕七大万亿级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研制不少于100项“浙江制造”标准。

其中,第一批“浙江制造”重点培育产品目录及首批“浙江制造”标准编制计划,已于4月30日正式发布。

首批“浙江制造”标准编制计划所选择的产业重点聚焦在节能环保、交通设备、智能制造装备、
通用装备及零部件、特色装备及零部件、新材料、消费品及时尚产品、传统文化产品、医药化工等9大领域,涉及53个产品。

其中,既包括机器人与数字化装备、光电摄像模组等智能制造装备,又涵盖了汽车滤清器、环保制冷器等浙江省优势传统产业。

2016年首批“浙江制造”标准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宁波市标准化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