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目录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工程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地质情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施工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312341212、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安全教育和培训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精心整理4、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路线位于成都平原南部,在*****境内,穿越龙泉山(隧道处叫****)。
******隧道线路走向为自西向东,隧道起始桩号K27+705,终止桩号K30+025,长约2325米,设计速度80km/h,为单向双车道隧道,主线隧道建筑限界10.5m。
长隧道采用人字坡,坡率分别为1.0%和2.2%。
在拟建隧道线位北侧为现状****,新建隧道与粉砂质泥岩,夹薄层青灰色砂岩。
进洞口端无断裂构造,未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稳定性较好,适宜进洞,但K27+705处洞口略有偏移现象。
隧道出口段隧道轴线由国道底部正交穿过,桩号YK29+827~YK30+030,长度203m,洞顶埋深0~35m,地形坡度15°,表层有厚约5.2m的粉质粘土层,围岩以泥岩为主,强风化带厚度约3m,夹砂岩和砾岩夹层,岩质属软岩,裂隙发育,且有石膏芒硝等矿物附着,岩体完整性较好,自然边坡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
地下水呈水滴状渗出,层面倾角较缓,泥岩层间结合力强度低,易产生洞顶的拱顶剥离式坍塌。
3、隧道洞口平面图***隧道进口端洞口平面图***隧道出口端洞口平面图二、编制依据1、《**************************隧道(K27+705~K30+030)两阶段施工图设三、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1.1、编制隧道边仰坡开挖及防护的技术交底并下发到施工队。
1.2、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加密及复测,并通过总监办审核批复。
依照施工图精确放出洞门及边仰坡位置,并完成开挖轮廓线放样。
1.3、试验准备:混凝土配合比及进场原材料的试验工作。
钢筋、砂石料、水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6)所需材料已基本到达现场,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7)空压机、风水管等全部安装完毕,可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8)施工场外协调: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已与当地村委、乡政府等单位做好施工协调关系,对交通、环卫市容、弃渣场、扰民及民扰等问题做了预处理准备工作。
3、人员配置计划****隧道进场人员一览表*****隧道洞口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5、材料配置计划四、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1、施工工艺流程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施工原则,边开挖边防护,由开口线向下开挖、刷坡、打锚杆、挂网、喷砼,完成这一循环施工再按上述原则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2、截水沟施工检查坡度、坡面稳定性,用全站仪测量定出边仰坡边桩,连接桩位用石灰粉划线,此线即为边仰坡的开挖轮廓线。
开挖前洞口边仰坡边缘线以外5-10米设置洞顶截水沟。
洞顶截水沟位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布设,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砌筑,自低处向高处分段开挖和砌筑,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沉降缝,沉降缝设置距离为15m~20m。
并必须在边、仰坡施工前完成,确保坡面稳定。
2.1、天沟开挖开挖时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开挖,先用机械简单在截水沟测定中线开槽,再用人工整平截水沟并夯实,基槽底面应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对于基槽底面土质不符要求的,应及时开挖换填土,进行加固,沟底与沟壁坚实平顺,不欠挖。
卸碴。
3.2、边坡开挖坡度按设计图放坡,当开挖到暗洞超前支护相应标高时,立即进行超前支护施工。
结合边坡地形稳定程度,坡面用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作为临时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
3.3、边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高度2~3m,随开挖及时进行锚杆网喷支护。
做好坡面喷混凝土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
隧道洞口开挖,避免在雨天进行。
4、边仰坡防护4.1、砂浆锚杆施工4.1.1机械钻孔锚杆施工在边坡开挖成形后进行施做,锚杆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清孔完成后,应将孔口暂时封堵,避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
4.1.3安装锚杆Φ22砂浆锚杆长3m,注浆安装前须先做好材料、机具、脚手平台和场地准备工作,注浆材料使用普通水泥砂浆,标号M30。
砂浆锚杆作业程序是:先注浆,后放锚杆,具体操作是:先将水注入牛角泵内,并倒入少量砂浆,初压水和稀浆湿润管路,然后再将已调好的砂浆倒入泵内。
将注浆管插至锚杆眼底,将泵盖压紧密封,一切就绪后,慢慢打开阀门开始注浆。
在气压推动下,将砂浆不断压入眼底,注浆管跟着缓缓退出眼孔,并始终保持注浆管口埋在砂浆内,以免浆中出现空洞,将注浆管全部抽出后,立即把锚杆插入眼孔,然后用止浆塞堵塞眼口,防止砂浆流失。
最后,安装垫板,紧固螺母。
4.2.3焊联挂好网片后,将网片之间的接头以及网片钢筋和锚杆头焊接牢固,避免网片超出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喷砼时网片晃动。
4.3、喷射砼施工喷射混凝土生产在隧道进口端喷砼拌和站内完成,根据设计配合比,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并达到设计要求指标。
喷射用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工作面。
施工时加强工作面和拌合站之间的联络,确定相邻罐车到达工作面的时间差,确保喷射工作施工不因运输不到位而停顿,又保证运输到工作面的混凝土等待时间不能过长。
喷射作业应根据边仰坡开挖情况分段、分片顺序进行。
严格执行喷射机操作规程:连续向喷射机供料;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五、工程工期保证措施1、工期保证实施原则1)坚持“优质、按期、安全、高效”的施工管理方针。
2)在管理工作上,做到领导班子到位,管理人员到位,管理制度到位,现场服务到位,奖惩措施到位。
3)在施工计划上,首先要确定项目总进度计划和分进度计划,即建立单位工2、工期保证实施措施1)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固定日召开工程例会,研究工程日进度完成情况及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如拆迁影响、交通影响、雨季影响等;充分考虑设计变更因素,出现设计变更后,根据情况,及时对进度调整,总进度保持不变。
2)加大人力和设备投入,尽量采用平行作业施工方法,减少施工周期。
在控制工程施工的同时抓好非控制工程的施工。
3)作好施工工序的转换和紧密衔接,避免施工中断。
在本工序施工的同时,作好下一工序施工的准备。
4)明确施工责任,做到施工秩序井然,控制工程采用三班制24小时作业。
5)充分利用有利季节进行施工生产,减少工程施工受雨季的影响。
雨季施工六、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的QC领导小组,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的指导。
建立质量检查小组,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测的试验工作制度。
质量工程师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3、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3.1、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
3.2、严格测量放线工作,测量要求准确,放线及时,做到正确指导施工。
3.3、钻孔时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以保证钻孔的方向正确,钻孔中应经常采用测斜仪测量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
3.4、钻孔进程中,做好围岩取样和地质变化状况登记记录,以便为后续施工方法判定依据。
七、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小组,针对工序特点,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经理部与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安全教育和培训4.2现场施工配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4.3对各种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所有施工机械由专人负责,其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4.4在设备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