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

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二、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

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认识局域网的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理解协议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协议的定义及OSI七层协议、TCP/IP协议难点:理解网络的定义解述三种网络拓扑结构优缺点、网络硬件的作用OSI七层协议五、教法、学法分析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职高学生基础薄弱、认知能力差的特点,本节教学我主要采用图片直观演示法、类比教学法、讲授法用浅显易懂的的语言分解教学重点、难点。

贯彻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总结、合作探究、生活体验去感知、感悟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课时:4六、教学过程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合作探究、理解新识;拓展训练、学以致用;归纳总结、知识升华四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以设问式展开,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上网干什么?网上信息通过什么介质传到你的计算机?计算机间如何连接?又如何沟通?……通过讨论以上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的想法不一,要想弄明白,我们就来学习本节内容。

由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合作探究、理解新识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难点)我从四个层面与学生共同分析“计算机网络”概念1)多台计算机连接(至少2台)2)按网络协议进行通信(网络计算机间的公约)3)目的:资源共享4)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然后请学生根据4个层面复述计算机定义。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背景与方向让学生带问题去看书:问题一:计算机网络诞生于什么时候?——20世纪60年代(ARPANET)问题二:基于什么需求(背景)?——资源共享问题三:发展方向?通过回答上面问题回应“计算机网络”定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这部分内容课本讲解清晰,采用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理解各个功能,最后请小组代表结合上网体会解述各功能。

在此,必须让学生明白:1)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是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再次与“计算机网络”定义相呼应,深入理解。

2)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

三、计算机网络分类1、局域网分类标准: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网络分类标准。

2、区分局域网与广域网(按地理范围划分)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归纳局域网的特点。

类比:网络中的计算机→一个个邮局传送数据→信2、局域网的二种结构同样采用类比法:对等网结构——学生与学生(平等)客户/服务器结构——学生与老师(服务器提供资源并进行管理)接着提问:本机房计算机网络属于哪类网?属于哪类局域网?因特网属于哪类网?为什么?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回答生活问题。

四、网络拓扑结构(难点)我采用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用一用的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看一看:让学生看书、看演示图利用图示法向学生展示局域网三种拓扑结构的简图、实物连接图及工作原理。

总线型星型环型1)可以采用类比法,将“环型→丢手绢游戏”;将“总线型→放哨出动”引导学生明确环型采用可靠的无冲突协议,而总线型采用的有冲突的CSMA/CD协议。

2)令牌环属于环型网,以太网属于总线型网议一议: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归纳三种拓扑的优缺点。

说一说:代表总结发言用一用:引导学生观察机房局域网拓扑结构(星型),同时以实物认识HUB。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用一用让学生体验生活,激发求知欲。

五、网络硬件学习拓扑结构过程中,已经涉及了网络硬件连接,很自然地过渡到硬件的学习。

1、通信介质:(网络通道)分别以实物、投影剖析图向学生展示三种不同的介质,并结合生活实例电话线、有线电视认识介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简要了解三种介质的特点,同时明确为什么要使用光纤?光纤有什么特点?与前面广域网呼应。

2、网络连接器(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我采用看一看,讲一讲,用一用,说一说的方法展开教学。

看一看:看书、看实例图讲一讲:根据网络连接设备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讲述所占角色及作用。

特点要点清路由器、网桥、网关的作用。

用一用:引导学生观察本教室网络连接,回答以下问题:1)本网中使用什么传输介质?2)本机通过什么硬件接入网络?3)网络中使用了哪些网络连接器?说一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各个网络连接设备的作用3、服务器与工作站根据前面所学结合教材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这部分内容,1)什么是工作站?什么是服务器?其作用?2)服务器与普通计算机有什么区别?3)服务器按用途分为哪几类,最重要的是?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六、网络协议(难点)学到现在,“协议”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就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循的规则。

1、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本知识点为纯知识性内容,我采用类比法和讲授法展开类比一:用人与人往→网络节点交互,提出协议要统一标准OSI人与人交往,为了确保能顺利沟通,中国统一普通话;国际语言为英语。

提出计算机间协议也应该统一标准于1981年由ISO提出了OSI七层协议。

类比二:利用邮局信件的收发流程的现实空间→网络数据通信的虚拟空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七层功能。

物理层:建立两节点间的物理通道,让数据流过。

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的二进制BIT流打包为帧,向网络层提供无差错的帧传输。

网络层:解决传输时路径选择传输层:实现端对端数据可靠传输会话层:网络交通警察,负责传输正常进行表示层:进行数据格式、编码转换应用层: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

2、TCP/IP 、IEEE802协议标准用讲授法让学生明白,TCP/IP起初是为ARPANET设计的,现在是Internet网的标准协议。

而IEEE802协议属于局域网协议,其中:IEEE802.3 以太网协议(CSMA/CD)IEEE802.5 令牌环网协议利用英文缩写引导学生理解TCP与IP的含义,并告诉学生它们分别对应于OSI七层的传输层和网络层。

注意:只有两个系统遵守相同的规则(协议),才能相互理解,完成传输任务。

七、网络操作系统采用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在回顾操作系统定义的基础上,利用知识潜移学习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简要了解它的两种模式(服务器为中心的模式和客户/服务器模式)。

环节三:拓展训练、学以致用1、利用做好的课件,采用抢法法让学生识别网络拓扑、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并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2、多媒体再次演示导入问题:1)网上信息通过什么介质传到你的计算机?2)计算机间如何连接?3)如何沟通?4)如何信息传输……让学生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归纳总结、知识升华首先请学习自己总结,本节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然后教师进行知识点提炼,融汇贯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总结的方法。

布置作业1、课本P223 一、⑴—⑹ 二、⑴—⒃ 四、⑴—⑹2、上网查阅学习本节相关知识(目的:知识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明白使用网络不是单纯的娱乐而要作为工具帮助学习、工作) 板书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网络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网关路由器网桥中继器集线器网卡网络连接器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通信介质网络硬件络网机算计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功能个功能定义层含义)()(44各位评委老师好,我的述课完毕,谢谢大家!榆次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韩淑娟计算机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