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平凉
我的家乡——甘肃平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起自己的家乡,不免会 说到自己家乡的历史 ﹑ 玩﹑吃等等
我们的平地凉城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 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几何中心 “金三角”,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 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 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 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 毗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 的商品集散地,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 “西出长安第一城”,并素有"陇上旱码头"之 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 静宁6个县和崆峒区。
平凉金果
“平凉金果”系指产于甘肃 省平凉市的苹果。平凉是 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 产最佳适宜区,其纬度、 海拔、年均气温、昼夜温 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 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 宜果品生产。所产的“平 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 个大、色艳、硬度大、糖 份高、无污染、耐贮存、 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 和消费者青睐。
春、夏、秋、冬
崆峒山 的四季
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王母庙
针灸医学第一祖——皇甫谧故里
西北第一碗——平凉春华楼羊肉泡馍
平凉羊肉泡馍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凉到”。 民国20年(1931)前后,经营这 一风味小吃的有西盛楼、马家 馆子、春华楼、清和馆、聚美 村等店铺。在长期竞争中,其 选料、做法以至佐料和吃法均 日益考究,终于形成独特的平 凉风味。它的主料选肉质肥嫩 的料羊,切割后清汤下锅,煮 时不加调料。肉熟后肥白瘦红, 色泽新鲜,汤则清而不浑。吃 时多由顾客按己之所好选择肉 块,掌刀者按量切片入锅。佐 料有香料、油泼辣子、香菜、 大蒜或糖蒜等。味道清香不腻, 鲜美不膻,方便可口,是一种 极富营养的美食
饸饹面
“饸饹”是我们北方人自创的专 有名词。平凉人爱吃面,而 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面更是 首选。饸饹面有荤素之分, 素的,吃一碗清淡之香,吃 面的原味,喝汤的地道。荤 的讲究油香,挖一大匙臊子, 要的就是肉的浓郁渗进面中 却始终油而不腻。身在外地 的时候,总是恋那一碗酸溜 溜的饸饹面,吃起来哧溜哧 溜的,连舌头一不小心都要 吞下去了。
欢迎大家来平凉
玩!!!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 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 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 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 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 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 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 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 在宥》和《史 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 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 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 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 夏。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 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 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 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 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甘肃省继敦煌莫高 窟、麦积山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 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 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