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段阅读题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完成下列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在唐诗中指骚扰内地的敌首。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节令特征。
通过对严寒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B.“笛中闻折柳”一句通过笛声,表达了戍边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古人送别常折柳相赠,以表示留念之情。
C.“晓战随金鼓”是说清晨战士们随着战鼓冲锋陷阵。
D.“宵眠抱玉鞍”是说战士们即使是晚上睡眠,也紧抱着马鞍,随时准备出征。
反映了戍边战士们时刻处于戒备状态。
2.关于这首诗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春色未曾看”是说五月的天山还没有春天的气息,既照应了一、二句的“雪”、“寒”二字,又照应了第三句的“折柳”,说明战士未见春景,也有思乡之情。
B.“晓战随金鼓”两句运用侧面描写,反映了楼兰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和战士们的杀敌气概。
C.这首诗不露痕迹地化用典故,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抒发了诗人自己的真情实感。
D.这首诗的主题是积极的:戍边战士尽管在艰苦的环境中也思念故乡和亲人,但却能深明大义,为国效命,表现了一种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
参考答案:
1. C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