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34分)
1. (2分) (2015高一上·遵义期中) 2015年11月10号,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正在进行本学期期中考试,此时遵义市昼夜长短状况,以及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A . 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
B . 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C . 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
D . 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
2. (2分)(2016·西安模拟) 欧洲航天局彗星着陆器“菲莱”经过64 亿千米的飞行,于格林尼治时间 2014 年11 月12日16 时03 分成功登陆 67P 彗星,该彗星直径为4 千米。
“菲莱”()
A . 着陆当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前日慢
B . 着陆当日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较前日低
C . 着陆时莫斯科(37°37 ′E )时钟显示 18 时33 分
D . 着陆时莫斯科夕阳的余辉尚存
3. (2分)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 . 南北温带
B . 南北寒带
C .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 热带和南温带
4. (2分) (2013高一上·宿州期末)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软流层﹣﹣地幔﹣﹣地核
C . 地壳﹣﹣地核﹣﹣地幔
D . 地壳、地幔、地核
5. (4分) (2018高二下·中山期末) 下面左图为我国南方春季某日14时天气形势图,右图为次日14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地气压可能是()
A . 1015hPa
B . 1007hPa
C . 1002hPa
D . 997hPa
(2)在这24小时中,丙地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 风力增大,雨后降温
B .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 . 气压升高,风力减弱
D . 持续晴天,气温下降
6. (4分) (2018高三上·南通模拟) 下图为2018年1月2-5日南通天气预报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图中,符合南通1月3日海平面等压线(hpa)分布状况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月4日南通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图示的()
A . ①变大、②变小
B . ①变小、③变大
C . ②变大、③变小
D . ③变小、④变大
7. (2分)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 .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8. (2分) (2014高一下·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9. (4分) (2016高二上·徐州期末)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著名抗战歌曲《保卫黄河》中唱到:“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歌曲描述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 . 一马平川
B . 谷宽岭低
C . 起伏和缓
D . 支离破碎
(2)
“河东河北”的自然带是()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 温带荒漠带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亚寒带针叶林带
10. (4分) (2016高三上·潮州期末)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年降水量增加
B . 植被覆盖率上升
C . 河流流量增加
D . 河流含沙量增加
(2)
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1. (6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夏季径流量有增大趋势。
下图示意某年新疆境内某条河流的各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和径流变差系数(反映某地月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最大的月份是()
A . 2月
B . 5月
C . 8月
D . 11月
(2)近年来,河流夏季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因为()
A . 夏季降水变多
B . 冬季降雪量增多
C . 冰川融化量增大
D . 冬季气温升高
(3)从长期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
A . 径流量增大
B . 径流变差系数变小
C . 径流量减少
D . 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7分)
12. (7分) (2013高一上·会宁期中)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日为北半球________日(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
(2)
A、B、C三地中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自转角速度等于15°/h的是________;
(3)
此时,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____,三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是________.
13. (4分)读中国四个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B . 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 . 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
D . 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2)
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
B . 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
C . 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补给为主
D . 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
14. (9分) (2013高一上·济南月考) 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在图中各横线处加绘箭头,完成水循环示意图.其中,D、E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所示海陆间循环缺少了两个环节,其名称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就地貌来看,甲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4)
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____ (甲、乙)处.
15. (7分) (2016高一上·泰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贵州省“大窝凼”洼地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是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的一片天然洼地。
其在2016年9月建成了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就是利用了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形条件和极端安静免受电磁波干扰的环境。
材料二左图“FAST建成后的效果图”,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1)
结合材料一,右图中甲、乙、丙、丁处适合建设FAST望远镜的地点是________。
(2)
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丙处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4)
下列因素对FAST工和干扰最大的是()
A . 台风
B . 太阳辐射
C . 太阳活动
D . 火山喷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5-2、
6-1、
6-2、
7-1、
8-1、
9-1、
9-2、
10-1、
10-2、
11-1、
11-2、
11-3、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7分) 12-1、
12-2、
12-3、
13-1、
13-2、
14-1、
14-2、
14-3、
14-4、
15-1、
15-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