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摘要:句子是各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而不同语言之言句法现象的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现象差异充分地了解。
本文从语序,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等方面对英汉句法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
关键词:句子对比翻译一引言英译汉或汉译英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
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英汉句法的对比,从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在翻译是就可以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还可以使我们重视一切难译之处。
英语和汉语在句法方面差异很大。
所有的英语句法规则,并不适合于汉语。
同样,所有的汉语句法规则也不都适合于英语。
本文从语序、意合与形合、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句法对比,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语序英语中由于有动词的形态变化,加上各种关联词语,分句的安排比较自由,多数可前可后;而汉语分句的位置则不然,尽管有关联词语标示分句间的关系,但位置仍然比较固定,仍然要遵循时序先后,逻辑事理的规律安排顺序。
对比英汉语的语序实际上就是比较英汉语复合句中按时间和逻辑关系的顺序。
(一)英汉语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1、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叙述顺序很灵活;汉语则通常先发生的事先叙述,后发生的事后叙述。
例:1)After I had my dinner , I went out for a walk. (前置)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
(前置) 2)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后置)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
(前置)3)Jake apparently was hit by the first of what witness believed were three shots.原译:杰克先生明显地是被目击者相信开了三枪中的第一枪击中的。
改译:据目击者说,凶手共开了三枪,杰克显然是被第一枪击中的。
2、当句子里既有叙事部分,又有表态部分,英语通常是表态在前,叙事在后,表态部分较短,叙事部分一般比较长。
例:I am worried that I will be looked down upon by taking a job serving others. 我担心这份工作是伺候人的,要被人瞧不起。
(二)英汉语复合句中的逻辑顺序1、在表示因果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因果顺序比较灵活,表示原因的从句的位置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汉语中多数情况为先从句后主句,先因后果。
例1)She did not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because she was ill .(后置)因为她生病了,所以她昨天没去学校。
(前置)2)As the weather was fian ,we decided to go out. (前置)因为天气很好,我们决定出去。
(前置)2、在表示目的与行动关系时,英语和汉语的句子中,通常都是行动在前,目的在后。
但是在汉语句子中,有事为了强调目的,也可以把目的放在行动之前。
例:1)I will run slowly so that you can catch up with me. (后置)为了能让你赶上我,我会慢慢跑。
(前置) 2)I open the window in order tthat fresh air might come in .(后置) 我把窗户打开以便新鲜空气可以进来(后置)3、英语在表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中,条件与结果的顺序不固定,条件从句的位置可以在表示结果的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汉语中多数情况则是条件在前,结果在后。
例:1)I will buy a computer if I am able to save up enough money.(后置)如果我能存下足够的钱,我就去买一台电脑。
(前置)2)Once you get in to a bad habit,you will find it hard to get out of it .(前置) 一旦染上坏习惯,想改掉就难了。
(前置)4、英语习惯于“先前景,后背景”,而汉语则为“先背景,后前景”。
背景通常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的伴随状况等次要信息和细节。
前景则指重要的信息,英美人习惯于把重要的食物放在句首。
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则相反。
例: The news briefing was held in Room 301 at about nine o’clock yesterday morning .新闻发布会昨天上午9点左右在301会议室召开。
三、形合与意合英语与汉语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英语句子中各个分句之间的联系通过关联词显示出来,表达语法语义和逻辑关系。
因此,英语被认为是典型的形合法。
而汉语各句子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逻辑纽带隐性表现出来。
因此,汉语则认为是典型的意合法。
1关系词和关联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who,whose,that,which,what,where,why等。
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or,but,yet,so,howere,either,以及when,while,as,since,until 等;汉语则没有或不用这些词类。
现举例说明:例1):These two cultures,which were created in different areaas,developed in parallel and without inter-influence.这两种文明产生于不同的地区,它们的发展并行不悖,互补影响。
2)Mr.Smith was arrested when he himself was not aware what crime he had committed.史密斯先生自己还不知道犯了说明罪,人家就把他逮捕了。
2、介词介词在英语中数量较多,用法灵活,是连接词语的重要手段。
由介词构成的短语不仅能连接词组间的关系,而且能作为连接成分,标示句际关系,如in sum,in short 标示总结;as a result,in conclusion 引出结果,on the contrary连接对比关系等等。
例:They refused to pay the higher rent when an increase was announced. As a result,they were evicted from there apartment.(结果)房租上涨后,他们拒付,结果他们被人家从公寓里赶了出来。
3、形容词和比较级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概念,用以表达事物之间的异同和高下的比较关系。
同样是比较关系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有些情况下,汉语可以使等级比较意义隐含在一定的语境中,使之成为一种暗比;而英语的比较等级形式是显性的,是明比。
这也是英语的形合手段。
例1) 还是用电子邮件联系快。
It is much faster to communicate by email.2)英语难学?还是法语难学?Which is more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or Frenc 。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句子中形容词在一定的语境中无须通过对比结构或添加任何程度的修饰词语,就能表达等级比较意义,而英语则与其不同,只要进行等级比较,形容词或副词就得体现出比较级的形态,并使用比较格式。
例如:“这两个皮包我都喜欢,你喜欢哪一个?.”两者之间做比较,英语必须用形合手段将两者连接起来,译成:“I like both these bags.Which do you like better?”这也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一种体现。
因此:1)英译汉应省略不必要的关联词。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我们看见了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要到了。
2)相反,汉译英时则需要补上必要的关联词。
例:没有信心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Unless a person have confidence ,he will never success.四、主动和被动英语和汉语都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但从使用频率和表达方式来看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英语中多用被动语态主要在于:强调被动动作或是用于语意连贯的需要。
从表达方式来看,英语的被动语态通过英语词形变化,由“Be+及物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汉语被动语态可以表达为“被······,叫·····,是······’的,因此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有时可以直接翻译成被动语态,有时需要把被动句转换成把字句、主动句、祈使句或无主句。
1,、将英语被动句直接翻译成汉语被动语态:The student ,being late for two hours,was severely criticized by his teacher.那个学生迟到了两个小时,被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2、将被动句转化为把字句:The 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back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a generator.利用发电机可以把机械能再转变成电能。
3将被动句转化为主动句:Although 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it came into practical use long after.虽然电是在两千年前发现的,但过了很久才得到实际应用。
4、许多英语的被动句没有清楚清楚表述施动者,或者只是强调了行动本身。
我们在翻译成汉语句子有的可以不带主语,因此,当无须说出行动的主体时,都可以将英语的被动句译成请注意使用前清洗水果。
(该例句是以it 为主的形式主语,是常见的英语被动语态,所以在翻译时死板的认为It is 的句式就是要加入主语,应该看具体情况而言。
)5、还有一些英语的主动句时再翻译是常常需要加入一些不确定的主语,如“我们,大家,人们,有人等等”或者进行指称的转化,比如:So many times I’ve been told something can’t be done.很多时候,有人会告诉你,你不可能完成某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