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修改后)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修改后)
2005年--新的修订指南出炉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 救治指南
病 因 与 发 病 机 理
病因
(一)心脏本身病变直接引起:即为心源 性,在所有自然发生的猝死中,心源性猝 死占88%。 冠心病:80%,尤其以不稳定性心绞痛 (UP)、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为多见, 二者又合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其它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疾病以及恶 性心律失常等,占20%
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
旁软组织深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
妨碍头部供血。
检查时间不能超过10s。
非专业人员无需掌握。
呼 救
单人急救应采用的院前程序
确定成人患者无反应,应该首先打电话, 目的是急救人员带来AED。
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CPR,
右手掌与左手背重叠交叉
停放在肋骨与胸骨连接处
手掌根与胸骨长轴一致
按压定位
(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
按压定位
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 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
按压定位
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 掌根紧贴胸骨
按压定位
两乳头间
本病在心脏停跳时当属中医学“卒死”范 畴,复苏后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大致属 中医学的厥证、脱证、昏迷等。
卒死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之脏真脏器受 损,阴阳之气突然离决,气机不能复返, 表现为突然的神志散失,寸口、人迎、 阴股脉搏动消失,气不往来,瞳神散大, 四肢厥冷等。
《灵枢· 五色篇》:“人不病而卒死,何 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藏府者,不 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 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 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 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主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肺组织:较长。 肝细胞:1-2h。 心脏、肾小管:30min。 脑、神经系统:脊髓45min ,延髓 20- 30min,小脑 10-15min,大脑 4-6min.
脑代谢的变化
心跳骤停后,细胞损伤的进程如何,主要取决于 最低氧供的供给程度。脑循环中断: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6小时----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 末--80年代初) 80年代认识到所谓心三 联针是错误的。并强调CPR 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 复心跳和呼吸,而必须达 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 后者更为重要,将CPR的全 过程称为CPCR,即心肺脑 复苏。
美国心脏病协会后将CPR的标准改为指南,不断修 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起并 组织在Dallas举行数次国际会议,将指南修订成 心 脏 病 紧 急 救 治 和 CPR 国 际 指 南 ( 《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2000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 上,对规范和统一CPR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心 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1.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应 立即施救。操作者(医生)判断四周环境安 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 。
2、 判断意识
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 就地抢救,位于右侧 双膝跪地,双膝与肩同 宽,尽量靠近患者身体。 轻拍或摇动双肩 靠近耳旁呼叫:“喂, 你怎么了!” 5~10秒钟内完成
心肺复苏的发展简史
《金匮要略》 (公元2世纪): 对自缢者的抢救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
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 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 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 活也。” 张仲景所采用的这种“以手按胸上,数动之” 的急救法,就是今天所说的胸外心脏按摩术的最 早记载。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一、基本生命支持 (BLS)–ABCD (现场心肺复苏术,公众普及)
开放气道(A) 人工通气(B) 胸外按压(C) 除颤(D)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中最关注的重点。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 (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 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 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高级生命支持:主要为在BLS基础上应用特 殊设备、特殊技术及药物等来更有效地保 持自主呼吸和心跳。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长程生命 支持:在前两阶段基础上,重点是脑保护、 脑复苏及其它复苏后并发症的防治。
心电-机械分离
心电图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但心脏无有效收缩
心室停顿
注意事项
在诊断和抢救心脏骤停时,如突然出现意识 丧失、昏迷、颈动脉搏动消失,就应立即 进行CPR。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等到测量血压以及静听心音有无才开 始抢救。 不要等到以上判断心脏骤停的各项指标都 具备才开始抢救。 不要等到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
胸泵机制
按压使胸内压上升 主动瓣开放排血 静脉壁压陷、静脉瓣关闭
放松时、胸内压降为零
主动脉瓣关闭
静脉血回流心脏
胸泵机制(压力单位mmHg)
Hale Waihona Puke 按压时放松时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
按压部位
按压深度
按压频率 按压姿势
按压方式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右手沿肋弓向中线滑动
左手掌根紧靠手指贴胸骨下半部
最为重要。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CPR
(二)
心电图:将骤停分为三种: A、室颤:占80-90%; B、心电机械分离: C、心室停顿:心电图呈一直线,或仅有P波 而无QRS波群;
三种类型的共同结果: 心脏丧失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使血 液循环停止而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
室颤的心电图
窦性-室早-室速-室扑-室颤
摆放体位
摆放为仰卧位
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
摆放仰卧体位
整体翻转
3.启动EMSS
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 高声呼救“来人呐!准备抢救啊!!” 吩咐助手(护士)“准备除颤监护仪、简 易呼吸器和氧气面罩。”
4. 判断呼吸 、脉搏
判断呼吸、脉搏应同时进行,在5-10 秒钟完成。数数“1001~1010‖计时。
判断呼吸
观察患者有无鼻翼煽动、胸廓起伏等呼吸 运动。
判断脉搏
医生快速判断病人有无脉搏,方法是正确 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10秒内完成)。 操作者口述汇报“患者无呼吸、脉搏”。
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
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
约5个循环后或2min CPR后再求救。
5.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 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胸外心脏按压
心泵 人工循环机理 胸泵 并存
心泵机制
按压时压迫心脏排血
主动脉瓣开放
二、三尖瓣关闭
放松时心腔舒张复原 主动脉瓣关闭 二、三尖瓣开放 静脉血被动吸回心脏
心肺复苏的时间与成功率的关系
在常温情况下,心搏停 止3s患者感头晕,
时间
成功率
10-20s即可发生昏厥
或抽搐,60s后瞳孔 4-6min内 10% 散大,呼吸可同时停止, 6-10min内 4% 亦可在30-60s后停 <2% >10min 止; 后大 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 每多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 逆损害。 要下降7~10%
治疗
治疗原则:立即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 能,防治并发症和原发病。要争分夺秒进 行复苏,不要等待,谁见谁上。
治疗:心肺复苏术
抢救的具体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Basic Life Support ( BLS ) 基 本 生 命 支持
Advanced Cardiac (ACLS)高级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患者,女,60岁,突然晕倒在地, 呼之不应,家人即呼“120”出诊, 车到现场检查发现患者俯卧在地,意 识丧失。 无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 请问: 你该如何处理?
概述
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称为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 最初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又称为 心肺脑复苏(CPCR)。如果复苏未能成活 则称为猝死(sudden death) 心脏骤停;猝死;心肺复苏 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
心肺复苏的发展简史
荷兰18世纪抢救方法 (1774) 加温 清除吞入或吸入的水 刺激法 风箱吹气法
1856年英国急救法 小心搬运病人 保暖 清理口腔和鼻腔 加温 易挥发物刺激法 1856年以后,辅助呼吸方 法的研究
心肺复苏的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