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
指压内环试验 疝块不再出现
疝块仍可突出
外环指诊 感
术中所见
22嵌顿机会
外环扩大,咳嗽时有冲击感 外环大小正常,无咳嗽冲击
精索在疝囊后方,疝囊颈在 腹壁下动脉外侧 较多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在 腹壁下动脉内侧 极少
1、股疝 定义: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股环、股
管,自卵圆窝向体表突出者。较少见, 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女性。 最易嵌顿和绞窄的腹外疝,宜及早手 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棉带压迫治疗的护理 检查松紧度 束带被污染要立即更换 防止移位
2.疝带压迫治疗的护理
正确佩戴,防止错位 取得病人理解配合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2)饮食护理
2.病情观察
3.治疗配合
(1)控制诱因 (2)严格备皮 (3)灌肠和排尿 (4)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的准备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透光试验)
阳性(鞘膜积液)
阴性(疝块)
非手术治疗
– 一岁以下婴幼儿暂不手术 – 老弱者使用疝带
• 手术治疗
疝带
手术治疗
(1)传统的疝修补术 1. 疝囊高位结扎术:显露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切去疝
囊。 2.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前壁的方法 (Ferguson法):在精
听诊有肠鸣音疝内容物为 肠管
回纳后:可触及缺损处 咳嗽时:可触及冲击感
2.难复性疝
疝块不能自行回纳
症状:坠胀,隐 痛,
消化不良或便秘
3.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
疝块突然增大 剧烈疼痛 肿块不能回纳 紧张发硬 肠梗阻的表现
发缺血坏死
腹股沟直疝
-----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经腹股沟三角区突出的 腹股沟疝。
(一)健康史 了解无腹部外伤史或手术史 是否年老体弱、过度肥胖、 询问有无导致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
腹股沟斜疝
---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 向前下斜行进入腹股沟管,穿过外环,可进入阴囊。
最常见的腹股沟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这个必须记!
1.易复性疝 表现:局部包块,无触痛 症状:无或仅有坠胀感
(三)手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动 (2)饮食
2.病情观察
(1)预防阴囊血肿 (2)预防感染 (3)预防复发 (4)其他观察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1.出院后3月内避免提重物 2.生活规律,定时排便 3.预防和治疗各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
疾病
1.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切口疝 D.股疝 E.脐疝
4.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是 A.易复性疝 B.滑动性疝 C.难复性疝 D.绞窄性疝 E.嵌顿性疝
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切口疝 D.股疝 E.脐疝
6.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最主要的不同点 是
A.有无腹痛 B.腹痛程度 C.疝块大小 D.疝内容物是否能回纳 E.有无疝内容物血运障碍
2.区分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 B.嵌顿机会的多少 C.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 D.疝块外形 E.外环是否扩大
3.关于腹股沟直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 B.疝块经海氏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C.压住内环不能阻止疝块的突出 D.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E.少发生嵌顿
6
脐疝 脐旁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股疝
(一) 病 因
1.腹壁强度降低: 先天性因素:精索、子宫圆韧带、股动静脉 后天性因素: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外伤、 感染、年老体弱、肥胖
8
2.腹内压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 排尿困难、腹水、 多次妊娠、婴儿经常啼哭
疝囊
疝环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可复性疝 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
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 。
3.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 Bassini法:提起精索,在其后方将腹内斜肌
下缘和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置精索于腹 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临床应用最广泛。
手术治疗
(2)无张力疝修补术 1.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 3.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
外科护理学
第十五章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发病机制及分类 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掌握:各类型腹外疝的表现
重点:腹外疝护理评估及护理措 施
难点: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腹外疝的护理措施。
第一节 腹外疝患者的护理
腹外疝:腹内脏器或组织,经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腹
壁薄弱区或孔隙区向外突出,局部形成囊性包块的总称。
多见于老年男性常为双侧。
这个也得记!!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侧缘; 底 边:腹股沟韧带。
20
斜疝入口
直疝入口
21
发病年龄
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直疝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重点
2、脐疝
重点
定义: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脐环突 出者。以婴幼儿多见。
婴幼儿—脐部球形肿块,易还纳,很 少嵌顿。
成人—疝内容物和疝囊容易发生粘连, 不易完全还纳。
3、切口疝
重点
定义:指腹腔内脏器自腹壁手术切口 瘢痕处突出者。以腹直肌切口最多见。
疝内容物以小肠、大网膜多见,疝块 较大者有腹胀、消化不良、牵拉等症 状。因为疝环较大,很少发生嵌顿。
手术治疗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1. 经腹膜前法(TAPP) 2. 完全经腹膜外法(TEA) 3. 经腹腔内法(IPOM) 4. 单纯疝环缝合法
3.嵌顿和绞窄性疝的处理
– 嵌顿时间3~4h内,无腹膜刺激;年老 不伴绞窄,可试行手法复位
– 原则上,紧急手术,解除梗阻
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
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腹外疝复发的有关知识 急性疼痛 与疝块嵌顿或绞窄及手术创伤有关 体液不足 与疝块嵌顿或绞窄引起肠梗阻有关 潜在并发症 阴囊水肿 切口感染
7.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小肠 B.盲肠 C.乙状结肠 D.膀胱 E.大网膜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