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催眠和暗示疗法课件

催眠和暗示疗法课件


3、退行:年龄缩小退回到儿童,甚至幼Hale Waihona Puke 时期4、梦游式的言行 特点
完全催眠后健忘、在催眠状态下睁眼、异常的催眠后暗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的易催眠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对低能儿和疯子无能为力 • 健康而诚实的人感受性强,7、8 岁的孩童最容易被施术 • 幼儿由于智力的关系,对催眠语言不能理解,不能催眠 • 女性比男性更易被催眠 • 高智力者比低智力者更易施加暗示 • 被动性的人比持批判态度的人更易施加催眠术 • 受术者对催眠术感兴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催眠术的产生
• 原始氏族时期:祭祀活动 • 《黄帝内经》中的“祝由”:原始时期不知道药物和针灸,就
请巫师把病症告之于神,并就痊愈了 • 我国边远山区:“跳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催眠状态
• 更接近与精神恍惚状态,虽然意识存在,但自发的意志活 动几乎全无,处于万念俱空的心境中。对任何暗示会不加 批判地去接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催眠深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催眠术的本质是暗示,是暗示发挥着其本身具有的作用。 要将他人催眠,从开始到结尾都要使用暗示法
•催眠术与暗示的关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么是暗示呢?
•Example:
为了确定病人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力,暗示说:“你每次发病时手脚麻不麻?” ——“什么感觉也没有。”病人肯定的回答 ——“今天仔细体会一下。”这样施加暗示 第二天上午病人说:“我下午四点开始手脚无力,双手麻木,心都要跳出来了,大 概每分钟120次。” ——“双下肢凉不凉?”进一步诱导 ——“发热,一点也不凉。” ——“今天再体会一下,脚心凉不凉。” 结果,第二天他说:“真的双脚发凉,我妻子说我手脚是冰凉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催眠术
• 催眠术是一门技术,催眠家所使 用的语言并不是神秘的念咒之类, 而是用最通俗的语言完成催眠暗 示过程。而且现代催眠家的语言 多采用亲切、温和、又富有魅力 的语调,催眠家的行为也要求自 然和稳重、情绪稳定等。
• 使用这一技术的目的是对患者进 行催眠后治疗。包含分析病情— —催眠——治疗——觉醒——显 效

•视觉过敏(从扑克牌的反面看出是红桃还是方块)
异 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其他两个特征
•引起错觉和幻觉(催眠状态下,能使视听味嗅等感觉产生错 觉和幻觉) •个性的变化(与个性的组成根深蒂固的是不能改变的,我们 能改变的只是与他患病症关系的一两个组成部分) eg.对食物的好恶、烟瘾、酒瘾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期催眠状态
•如前所述的催眠状态进一步发展一下,就会进入深度的催眠 状态。
•特点:
1、暗示“广范围的无感觉”,即除听觉可接受我方的语言暗示外,其他感觉几乎全 部丧失。
2、记忆在暗示下发生变化(回忆往事的能力提高、催眠中发生的是多半会忘却)
• 开导法——避开正面冲突,用其它的实事来加以诱导。 • 挫折法——事先对反抗情绪加以制止或回避,甚至是当头
一棒。针对那些做惯了铁交椅,高高在上的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施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信任是暗示成功的最重要环节 • 坚定的信念 • 利用个人的威望、权威提高暗示性 • 引人入胜:受术者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 • 整洁的服装、从容不迫的态度 • 独创性见解
暗示在生活中的应用
1、暗示性广告:安眠药枕、近视治疗眼睛、降压磁疗仪 2、新上任的校长制定各种条款和处罚制度,先杀鸡给猴看, 处理几个头痛的学生,此后校内纪律就好了一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暗示的本质是自我暗示
• 人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即使在他人给予刺激的场合下, 自己也不一定接受这种刺激;因此任何一个来自他方的暗 示,只有形成受术者本身的观念以后,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期催眠状态
•一种最浅深度催眠状态 •观念运动(由于观念引起运动,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一观念,即成为自我暗示,
运动加强观念,精神统一便形成,观念运动就会得到加强)
•被暗示性的亢进现象(观念运动通过暗示加以诱导,加强的同时,也越
来越容易施加暗示,出现被暗示性亢进现象,提高到某种程度加以一般化,会出 现一般性的被暗示性亢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暗示的一般技巧
• 放任法——碰到强烈抵抗心理时,自己主动转移对方注意 力,暂时回避风头,不要拘泥于对方的反对意见。“你是对 的”“大概是这样”
• 利用法——主要针对爱抱怨和自负的人。以赞成对方的意 见为前提,对于对方的观点表示确信。
最佳的催眠状态由此形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期催眠状态
•第一期催眠状态完成以后,如果进一步引向深入,一旦出现 了特定的生理反常现象,那么已进入第二期催眠状态。
•触觉过敏(用手触摸图片中的字,可以读出来) 知
•听觉过敏(被催眠后可听到2米远的手表声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由此,我们知道
• 暗示是一种操控他人心 里的手段,通过控制其心 理活动而最终支配他人的 行为和感受 • 掌握暗示规律,有意识 地对他人施加暗示,以实 现自己的主观愿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