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1.(2012浙江宁波)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B.笔在水中偏折C.用放大镜看字D.鸽子的影2.(2012重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2012•龙岩)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水面倒影B.灯下影子C.墙上手影 DA ..水面“折”枝4.(2009·咸宁中考)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如图所示)。
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5.(2011·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6.(2011·ft东菏泽)2.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7.(2011·广东)4.如图2 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8.(2012 江苏无锡,第5 题)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 向后转动板AB.沿ON 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 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 的夹角9.(2012•福州)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0.(2012•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11.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因为()A.书自身发出的光B.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C.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12.(2006•泰州)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 处应是紫光B.只有AB 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 范围B 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 范围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13.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14.(2007•荆州)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15.(2009·威海中考)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2 分)16.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17.有一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入射,经一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此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能为.18.(2010•金华)你在湖边漫步,你同时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鱼,前者是由于光的形成.(填“反射”或“折射”)19.(2008•大庆)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是太阳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形成的像.发生“日食”的时候,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三者中在中间的是.20.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则实际的时间应是.银行的验钞机产生的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21.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作图题(每题3 分,共18 分)22.如图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 MM'的O 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
2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24.如图甲所示,S 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 发出的一束光。
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5.(2011•河南)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 点的光路图.26.(2012 ft东菏泽)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7.(2009•荆州)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四.实验题(28 题3 分,29 题6 分,30 题6 分,31 题10 分,共25 分)28.(2012 ft东济宁,卷II 第9 题)小明同学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1.2.(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29.(2011•南宁)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试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30°30°2 40°40°3 50°50°(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0 点,若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 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 沿F0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像.29 题30 题31 题3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 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 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1)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填序号).(2)如图所示,点燃A 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或“不能”)接收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3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 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5)如果使蜡烛A 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放置向蜡烛A 方向倾斜了,那么实验成功?(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B5.A6.B7.B8.B9.C 10.B 11.B 12.D 13.C 14.C 15.B 二.填空题16.漫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17.18.反射19.折射虚月球20. 15:20;紫外线21. 折;大于.三.作图22.23.24.25 .26.27.四.实验题28.【答案】(1)光线与法线在同一○1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平面内(2)光屏与镜面垂直29.(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答案为:等于.(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 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答案为:同一平面;不能.(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当光贴着纸板B 沿F0 射到O 点,光将沿OE 方向射出.故答案为:OE.(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答案为:等大;虚30.解:(1)采用很薄的玻璃板,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几乎重合,使实验简单化.(2)蜡烛B 和A 的像重合,说明蜡烛B 和A 的像等大,AB 是相同的蜡烛,所以A 蜡烛和A 的像相同.所以当B 蜡烛与A 蜡烛的像重合时,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由于成的是虚像,人眼应在A 蜡烛一侧观察,即眼睛应位于透明玻璃的前面.(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是虚像.故答案为:(1)①;(2)重合;A;(3)不能;虚.31. 31.解答:解:(1)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会使像更清晰,便于观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观察到蜡烛A 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5)如果使蜡烛A 离玻璃板远一些,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6)如果把平面镜放置向蜡烛A 方向倾斜了,像的位置会上升,使蜡烛A 的像和蜡烛B 不能完全重合,实验不能成功.故答案为:(1)较黑暗;蜡烛B;(2)大小;(3)到平面镜距离的;(4)不能;虚;(5)不变;(6)蜡烛A 的像在桌面的上方,蜡烛A 的像和蜡烛B 不能完全重合.“”“”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