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新冬52号
作者:罗勇,洪雪梅,李金霞
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期
摘要:通过对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新冬52号的特征特性、品质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为其良种繁育和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冬52号
新冬5 2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粮油所2000年以新疆农垦科学院选育的新疆北部主栽品种新冬1 7号为母本,以自育品系95 -7- 13 -2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系谱法系统选育的高产、大穗、多抗冬小麦新品种,2 01 5年1 1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审麦2 01 5年0 8号)。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264 d,比新冬1 8号早熟3d。
幼苗半匍匐,苗期越冬性好,长势好叶色浓绿,茎秆、穗部蜡质厚。
春季返青较早,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株高80.17 cm,
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旗叶宽长平展,穗层整齐。
穗长方形,白壳、长芒,小穗排列较紧密。
穗长9,2 cm,穗粒数49,32个,穗粒重3.04 g。
籽粒长圆形、白色、角质、饱满度好,无黑胚,落粒性中偏紧,千粒重50.54 g,容重809.85 g/L。
高抗白粉病,中抗锈病,抗寒性好,抗倒性一般;稳产性和丰产性很好,适应性强。
2 品质表现
2 01 3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测试:粗蛋白质(干基)13,31%,湿面筋28.6%,降落数值470 s,面团稳定时间5.8 min,面团最大拉伸阻力370 EU.面团拉伸面积106 cm2.面团延伸性209 mm,新冬5 2号属中筋小麦品种。
3 产量表现
在奇台、塔城、石河子、安宁渠、第四师5个参试点进行生产试验.2 01 2年新冬5 2号
的平均产量6 869,6 kg/hm2,较对照新冬1 8号增产4,7%,增产显著,居参试材料第1位;5点次表现比对照增产;2 01 3年平均产量7 509,9 kg/hm2,较对照新冬1 8号增产6.9%,居
参试材料第3位,增产显著,其中4点次表现比对照增产,1点表现比对照减产;2012-2 0 1
3年2年1 0点次试验中,有9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0%,2年区试平均单产7 191.2 kg/hm2,较对照新冬1 8号增产5.82%.居参试材料第2位,显著高于新冬1 8号:2014年.5点次表
现均比对照新冬1 8号增产,平均产量为6 6 08.2 k g/hm2,比对照新冬1 8号增产16.95%,与对照产量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4 栽培技术要点
新冬5 2号属大穗大粒型品种,可在塔城、伊犁、奇台、乌伊公路沿线北疆冬麦区高水肥
条件下种植。
4,1 播前深施基肥
按尿素150 kg/hm2和三料磷酸225 kg/hm2(或磷酸二铵225 kg/hm2)随耕地深施,耕深25 cm,耕后适时耙地,平整好地块。
4.2 播前种子处理
采用禾腾(戊唑·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播前拌种,药、助剂、水比例为1:1:5;混合药
液与种子比例为1:75;或者采用多菌灵和五氯硝基苯药剂播前拌种,防治黑穗病。
4.3 播种期
于9月15~30日适时播种,该小麦品种属大穗大粒型品种,分蘖能力强,在高密度种植下
会发生倒伏现象,应合理密植,适宜播种量为270~330 kg/hm2,适宜基本苗4 2 0万~ 450万
株/hm2。
4.4 合理化控
在起身初期使用40%矮壮素500~550 g/hm 2结合化学除草混合喷雾,控制小麦旺长促根
系生长,防倒伏,增分蘖,增粒重。
4.5 水肥管理
拔节初期灌第1水,同时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氢钾45 kg/hm2。
一水10~15 d后灌第
2水,随水施尿素150 kg /hm2+磷酸二氢钾45 kg/hm2。
灌浆时避免灌水后大风天气造成倒伏。
参考文献
[1]陈永兴,吴秋红,袁成国,等.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一农大1 1 0 8[J]麦类作物学报,2014(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