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2页至83页。
【简要说明】《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数学与购物》中一节综合实践课。
在设计上贯穿两条线,明线是让学生利用表面积的有关知识,探究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
暗线在于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从简单的一盒、两盒牛奶包装入手,以学生猜想、动手实践、小组交流、计算验证的自主探究方式,逐步深入到三盒、四盒的包装,从中发现“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这一规律,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策略多样化,发展数学优化思想。
【教学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猜想、动手操作、同伴交流、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案,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两个相同的牛奶盒,研究记录卡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情境引入:教师出示精美包装让学生欣赏。
提问:精美的包装纸为礼物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也给人带给美好的想像。
那么作为包装纸除了要注重精美,还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2、揭示这节课研究的主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包装中的一个学问:怎样节约包装纸?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节约包装纸。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感受包装的实际作用。
】
二、探究体验
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
提问:这个牛奶盒是长方体,要求这盒牛奶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的什么知识有关?
交流得到:包装纸是包在牛奶盒的表面,所以求包装纸就是求牛奶盒的表面积。
学生计算牛奶盒的表面积。
反馈谈话,引发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8平方厘米,包装这个牛奶盒248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就够吗?
引导说出:牛奶盒的包装纸应该比它的表面积大一些。
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这一盒牛奶需要的包装纸就等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表面积。
师生约定:今天我们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暂时不考虑接口处。
【设计意图:一盒牛奶的包装解决两个问题:1、复习回顾长方体表面积计算。
2、理解“接口处不计”的含义,区别与实际生活中的包装。
】
活动二:两盒牛奶的包装问题
1、思考:一盒牛奶的包装很简单,那如果把两盒牛奶包成一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
2、学生自主操作,看有几种包装方案。
探索后学生上台演示:有三种包装方案,第一种是2个大面重合,第二种是2个中面重合,第三种是2个小面重合。
并说出每个新长方体的长宽高。
3、猜想。
(课件出示:三种包装方案图)
猜一猜这三种包装方案中哪种最节约包装纸?
交流得到:2个大面重合更节约包装纸。
大面重合藏起来的面积更多,露出的面积就更少,就更节约包装纸。
4、计算验证。
(1)学生尝试计算。
(2)反馈计算结果
展示学生不同计算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248×2-10×6×2=376(平方厘米)
248×2-10×4×2=416(平方厘米)
248×2-6×4×2=448(平方厘米)
方法二:(10×8+10×6+8×6)×2=376(平方厘米)
(12×10+12×4+10×4)×2=416(平方厘米)
(20×6+20×4+6×4)×2=448(平方厘米)
谈话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自己的想法,但殊途同归,两种方法都验证出我们的猜想完全正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件演示)两盒牛奶的包装方案共有3种,其中大面重合最节约包装纸,小面重合最浪费包装纸。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不同的包装方案,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接着猜想“哪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再让学生通过计算进行验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感知包装的最优策略。
】
活动三:3盒牛奶的包装
1、思考: 3盒同样的牛奶包成一包,有几种包装方案?
2、学生自主操作,看有几种包装方案。
探索后学生上台演示:要求说出重合几个什么面,新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如果出现学生汇报第四种方案,引导学生体会3盒牛奶不规则的包装方案不美观,不节约,不实际,不可选。
)
同桌两人一起摆一摆,说一说。
3、猜想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知道哪种包装方案更节约包装纸吗?
交流讨论:第一种重合4个大面更节约包装纸。
因为这种重合的面积最多,露在外面的面积就更少,就需要更少的包装纸。
4、计算验证:每位同学选择一种包装方案计算出它的表面积。
全班反馈验证。
【设计意图:3盒牛奶的包装在2盒的基础上,可以观察猜想,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通过观察思考提升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重合的面的面积越大,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再一次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三、总结提高。
1、回顾总结:从刚才探究中,你有什么发现?要节约包装纸必须怎样包装?
2、引发思考:这个结论我们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猜测,动手摆,交流分析,计算验证才得到结论。
师:是呀,今天我们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是科学家做研究时常用的方法。
祝贺大家成了小小的科学家了!下面我们继续研究4盒牛奶的包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归纳出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思想;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也为后续研究四盒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拓展延伸。
活动四: 4盒牛奶的包装
1、小组探索:4盒牛奶包成一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最节约包装纸的是哪一种?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一个人边摆边说,另一个人记录,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记录在研究卡上,并交流哪种包装方案最节约包装纸。
2、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重点比较6个大面重合与4个大面4个中面重合哪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
两种包装方案中都去掉4个大面,剩下2个大面和4个中面进行比较,2个大面小于4个中面的面积,所以,这时候应该是第四种摆法最节省包装纸。
3、小结:盒数越多,包装的方案越多,包装时,既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又要考虑重合的面最多。
4、延伸:
如果盒数再多些,包装的方案会更多,更复杂,这其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应用归纳出的学习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四盒牛奶包装进行探索研究。
在小组里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不仅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学生应用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节约包装纸
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