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化学课件:第六章:离子聚合-1_5

高分子化学课件:第六章:离子聚合-1_5

A类<B类<C类<D类
Q-e概念中e值来判断聚合活性,+e值越大,阴离子聚合 活性越大;+e值不大,但Q值较大也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
2018/1/6
《高分子化学》
11
表6.2.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活性和引发剂活性
引发剂
单体
分子式
Qe
σ
SrR2, CaR2 Na, NaR Li, LiR RMgX
t-ROLi ROX ROLi 强碱 吡啶 NR3 弱碱 ROH H O 2 2018/1/6
偏二氰基乙烯
CH2=C(CN)2
α-氰基-2, 4-己二烯酸乙酯研究生课C程H3CH=CHCH=C(CN)
递增
COOC2H5
0.778 1.150 11.2256
《高分子化学》
12
6.2.2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和引发反应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碱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有机化合 物、三级胺等碱类、给电子体或亲核试剂。
碳碳双键电负性差异小(均裂或异裂)
CC
CC
CC
取代基: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
离子聚合对单体选择性较大,自由基聚合较小
2018/1/6
《高分子化学》
3
(a)能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阴离子
δ H2C CH Y
吸电取代基使碳碳双键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H CC H2
C N
丙烯腈
H CC H2
C
N
吸电取代基使碳阴离子增长种 共振稳定
C
6.1.3离子聚合的实施方法
离子聚合的引发剂易被水破坏,水还是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溶液聚合法:极性或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溶剂性质对聚合 速率、聚合度、聚合物立构规整性均有影响。
活性自由基聚合比阴离子聚合更易实施。
2018/1/6
《高分子化学》
8
6.1.4离子聚合的意义
(a)使不能自由基聚合的单体,以离子聚合方式形成聚合物; 丙烯(配位)、异丁烯(配位、阳离子)、丁烯(配位)、烷
2018/1/6
aA bB
α-甲基苯乙烯 苯乙烯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
CH2=C(CH3)-C6H5 CH2=CH-C6H5
CH2=CH-CH=CH2 CH2=C(CH3)COOCH3
CH2=CHCOOCH3
-0.161 1 -0.8 0.009 1.28 0 1.92 1.2 0.385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高分子化学 Polymer Chemistry
第六章:离子聚合
曹志海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
本章内容
6.1 引言 6.2 阴离子聚合 6.3 阳离子聚合 6.4 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的比较
2018/1/6
《高分子化学》
2
6.1引言
离子聚合:离子活性种引发的聚合反应,可分为阴离子 聚合和阳离子聚合。 6.1.1离子聚合的单体
基乙烯基醚(配位)等 (b)制备立构规整的聚合物;
无规聚苯乙烯(自由基)、间规聚苯乙烯(茂金属催化剂)
(c)增加了聚合物结构的可设计和调控性。 嵌段聚合物、端基官能化
2018/1/6
《高分子化学》
9
6.2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式:
B A +M
BM A
+M BMn A
其中:B 为阴离子活性种;A 为反离子(金属阳离子);B A 为离子对。
常见的吸电基团:氰基、硝基、含羰基化合物(醛、酮、 酸和酯)、卤原子
2018/1/6
《高分子化学》
4
(b)能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阳离子
δ H2C CH Y
供电取代基使碳碳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增加
H
H
CC H2
O
CC H2
O
R
R
乙烯基烷氧基醚
供电取代基使碳阳离子增长种 共振稳定
常见的供电基团:烷氧基、烷基、苯基、乙烯基等
(a)碱金属
电子转移引发:钠、钾等碱金属将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 移给单体,形成阴离子后引发聚合。
电子直接转移引发;电子间接转移引发。
2018/1/6
《高分子化学》
13
电子直接转移引发 钠引发苯乙烯为例:
Na + HC CH2
ε-己内酰胺
(H2C)5 NH C O
2018/1/6
阴、阳离子聚合
苯乙烯 CH2=CH-C6H5 α-甲基苯乙烯 CH2=C(CH3)-C6H5
丁二烯 CH2=CH-CH=CH2
异戊二烯
CH2=C(CH3)CH=CH2
甲醛
CH2=O
环氧乙烷 环氧烷烃
H2C CH2 O
H H2C C R
O
硫化乙烯
《高H分2C子化学C》H2 S
阳离子聚合
异丁烯 CH2=C(CH3)2 3-甲基-1-丁烯 CH2=CHCH(CH3)2 4-甲基-1-戊烯 CH2=CHCH2CH(CH3)
2
烷基乙烯基醚 CH2=CH-OR
氧杂环丁烷衍生物
O CH2
H2C
C H
CH2Cl
四氢呋喃
O
三氧六环
7
O
6.1.2活性中心
自由基聚合
C
阴离子聚合
C
阳离子聚合
2018/1/6
《高分子化学》
5
(c)取代基X电负性与聚合选择性的关系
阳离子聚合
取代基X: NO2
CN
COOCH3 CH=CH2 C6H5 CH3 O
自由基聚合
阴离子聚合
吸电子能力 增强
供电子能力 增强
1. 许多带吸电子基团的烯类,能通过进行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吸 电子倾向过强,则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
1
CH2=CH-CN CH2=C(CH3)CN CH2=CHCOCH3
2.70 1.91 0.660 3.33 1.74 3.45 1.51 0.502
硝基乙烯
CH2=CHNO2
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CH2=C(COOC2H5)2
d D α-氰基丙烯酸乙酯 CH2=CH(CN)COOC2H5
2. 带共轭体系的烯类,如苯乙烯、异戊二烯等,电子流动性大,易 极化,能按上述三种机理进行聚合。
2018/1/6
《高分子化学》
6
(d)常见离子聚合单体
阴离子聚合 丙烯腈
CH2=CH-CN 甲基丙烯酸甲酯 CH2=C(CH3)COOCH3 亚甲基丙二酸酯 CH2=C(COOR)2
α-氰基丙烯酸酯 CH2=C(CN)COOR
20世纪早期:碱催化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和丁纳橡胶的合成;
1956年,Szwarc根据苯乙烯-萘钠-四氢呋喃体系的特征,首次 提出活性阴离子聚合,之后这一领域迅速发展。
2018/1/6
《高分子化学》
10
6.2.1阴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
阴离子聚合单体的要求:带有吸电基团并且π-π共轭。
按阴离子聚合活性,烯类单体可分为四类:A类:共轭烯 烃,如苯乙烯、丁二烯等;B类:(甲基)丙烯酸脂类;C类: 丙烯腈类;D类:硝基乙烯或吸电子基双取代单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