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苧 烯具有抗绿脓杆菌的活性 ? G @ 。 抑制作用。 此外, 紫苏醛、 蒎烯、 徐
浙江 台州 &"’(((;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
摘要: 紫苏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 国内外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
紫苏的水提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燕萍等 ? ! @ 还发现, " 抗炎、 抗过敏 王钦富等
?’ 7 I @
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发现, 炒紫苏子醇提物可明显降低小鼠 血清总 JDK 和特异 JDK 水平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炒紫苏子醇提物中 以木犀草素为代表的 H 种酚类化合物对白三烯 ( 分泌途径中 +:L) 的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且醇提物还能明显降低 JDK 所致的 "型 过敏反应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 降低其组胺释放, 从而发挥抗过 敏作用, 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王凤仪等
/ ) 0 郭群群, 杜桂彩, 李荣贵, 等 ( 紫苏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 3 0 ( 高等学校 化学学报, : "++! , -( -) ) "1" 2 ) "14( / " 0 郭群群, 杜桂彩, 李荣贵 ( 紫苏叶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 / 3 0 ( 食品工业 : 科技, "++’ , "4 ( 1) "# 2 "-( /’0 阴 健, 郭力弓 ( 中药 现代 研 究与 临 床应 用 / 5 0 ( 北 京 : 学苑 出 版 社 , )114 : !’"( / 4 0 李国清, 王天元, 郑久利, 等 ( 紫苏茎叶抽提物抗菌能力的研究 / 3 0 ( 化 : 学工程师, "++’ , 11 ( !) ## 2 #!( / # 0 任永欣, 沈映军 ( 紫苏叶的现代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 3 0 ( 四川生理科 : 学杂志, "++" , "4 ( ") #) 2 #’( / ! 0 徐燕萍, 郑民实, 李 "+( / - 0 王钦富, 王永奇, 于 超, 等 (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过敏模型小鼠的抗 过敏作用及机制 / 3 0 ( 中草药, : "++! , ’- ( )+ ) ) #’" 2 ) #’#( /. 0 王钦富, 王永奇, 施广霞, 等 ( 炒紫苏子醇提物对 # 2 脂氧酶活性和 : 6784 释 放 的 影 响 / 3 0 ( 中 国 药 学 杂 志 , "++! , 4) ( ). ) ) ’.. 2 ) ’.1 , ) ’1"( / 1 0 王钦富, 王永奇, 于 超, 等 ( 炒紫苏子醇提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组 胺释放的影响 / 3 0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 , )’ ( )) ’+ 2 ’"( / )+ 0 王凤仪, 贾育欣, 李生财, 等 ( 敦煌古方 “ 紫苏煎 ” 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 血清、 肺组织中 9:、 ;7 2 ) 含量的影响 / 3 0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 : "’ ( ") )’ 2 )!( / )) 0 黄 丽, 韦保耀, 滕建文 ( 紫苏叶抗过敏有效成分的研究 / 3 0 ( 食品科 丽, 滕建文, 等 ( 紫苏叶抗过敏作用的评价 / 3 0 ( 食品科 技, "++# < # = : 1+ 2 1’( / )" 0 韦保耀, 黄 文 (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筛选 ’++ 种中草药抗乙型 : 肝炎 病毒 表面 抗原 的实 验研 究 / 3 0 ( 江 西中 医学 院学 报 , )11# , -( )) 技, "++! < . = : ".4 2 ".!(
? "( @
发现, 敦煌
古方 “ 紫苏煎 ” 可以有效降低改良烟熏法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 组织中的内皮素 7 " ( 含量,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黄丽等 ? "" @ 采 K: 7 " ) 用透明质酸酶抗过敏活性测试法研究紫苏叶的抗过敏性时发现, 紫苏叶中有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过敏活性。 韦保耀等 ? "# @ 采用透 明质酸酶体外试验、 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对紫苏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进行评 价, 结果表明, 紫苏提取物粗品的大孔树脂 ’(M 乙醇洗脱液冷冻干 燥品能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 显著降低小鼠皮肤蓝斑的吸光 值, 明显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显著拮抗组织胺所致的大
中国药业 !"#$% &"%’(%)*+,#)%-.
・!"・
综述报告
且解热效 "# $ % &$ 及挥发油 ’( #! $ % &$ 均有比较明显的降温作用, 给药组体温与生理盐水对 果略优于阿司匹林。 在给药后 ) * 及 " *, 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 镇静、 镇痛 紫苏叶中含有具镇静、 镇痛活性作用的化合物紫苏醛, 且发现 其与豆甾醇具有协同作用。 在对紫苏延长睡眠作用的有效成分筛 选时发现, 从紫苏中分离出的莳萝芹菜脑可使环己烯巴比妥诱导的 睡% &$ 的剂量下, 莳萝芹菜脑的活性与盐酸氯丙嗪几乎相当, 然而大剂量 ( 时可见睡眠小鼠发生持续惊厥 / ’ 0 。 -). ,$ % &$) " 其他 紫苏的药理作用极其广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它还具有增 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功能和非特异免疫功能, 益智, 降 压, 提高小鼠抗不良应激的能力, 降低低切时的全血黏度、 全血还 原黏度, 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等作用 / "1 2 ’’ 0 。 紫苏浑身是宝, 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化学物质, 药理作用相 当广泛, 越来越丰富的药理报道也为紫苏的开发提供了很充实的 理论依据。 根据近几年的报道来看, 紫苏很可能被开发作为调脂 药、 中药抗生素或具有多种用途的保健品。 由于我国紫苏资源丰 富, 紫苏易种易活, 因此具有相当广阔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 年第 $% 卷第 $ 期
综述报告
紫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董玲婉 ", 周丽娜 #
$ "% 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 浙江 临海
的研究。 该文着重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紫苏* 药理作用 *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0 )’ + ))*’ + )" 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体现出了较强的抗炎、 抗过敏作用, 而紫苏提取物粗品的大孔树脂 H(M 乙醇洗脱液冷冻干燥品作用则 紫苏水提液可以减轻亚唑酮引起的过敏, 苏子 次之。 另有报道 ? "& @ , 油中的 # 7 亚麻酸具有抗过敏活性。 有学者发现 ? "H @ , 野生紫苏两种 含异戊二烯的 & 7 苯并庚平衍生物在体外对环氧合酶 7 " 具有抑 制活性, 提示其可能具有缓减炎症的活性。 此外, 紫苏水提液可以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生成而起抗炎作用, 并且可以减轻巴豆醇乙酯 和花生四烯酸引起的炎症 ? "G @ 。 . 调脂保肝 王晔等 ? "! @ 发现苜蓿和紫苏的提取液混合物可预防大鼠在高脂 饮食状态下血清总胆固醇 (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N) +O+ 7 N) 的升高及肝、 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的升高, 并可预防肝脂肪浸润和 胆固醇沉积。 陈栋梁等 ? "’ @ 发现用含 PPM 紫苏油和 "#M 大豆肽制备 的降脂合剂给予大鼠 ( 高脂饮食饲养 ) 连续灌胃 H( 6 后, 高脂大鼠 血清 :N、 甘油三酯 ( 浓度明显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 ( 浓 :Q) 5O+) 度则有所提高, 停止灌胃 " 周后仍可使血清 :Q 维持在较低水平。 丁晶晶等 ? "P @ 发现紫苏油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的 :Q 和 :N 浓度, 同 时对其调脂的时效关系进行了探讨。 王雨等 ? "I 7 #( @ 研究了紫苏子对 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紫苏子能明显降低 :N 和 但对 5O+ 7 N 的水平无显著影响, 还发现紫苏子对四氯 :Q 含量, 化碳所致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谭晓华等 ? #" @ 报道, 紫苏子 油可预防大鼠脂代谢紊乱, 改善兔试验性高脂血症的活性。 富含 可用 # 7 亚麻酸的苏子油能够改变大鼠脑和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 于调节血脂 ? #& @ 。 , 抗氧化 发现炒紫 王钦富等 ? #& 7 #H @ 对炒紫苏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苏子的水提物能显著清除超氧阴离子、 负氧离子和降低丙二醛水 采用小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 ( 耳肿胀试验 ) 和小 平, 且作用优于维生素 N 等阳性对照物; 炒紫苏子醇提物能显著降 低小 鼠 丙 二 醛水 平 ,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 性, 在 低剂 量 RSO) ( 时还能显著降低单胺氧化酶水平; 而高剂量( "&H FD E TD) #"& FD E TD) 低 水提物则能显著降低丙二醛、 单胺氧化酶水平, 提高 RSO 活性, 剂量 ( 水提物只能降低丙二醛、 单胺氧化酶水平。 王凤 "(! FD E TD) 发现紫苏煎 仪等 ? #G @ 在探索敦煌古方紫苏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 可显著提高烟熏所致慢支模型大鼠的 RSO 活力, 降低丙二醛含量。 姚秀玲等 ? #! @ 研究了紫苏提取物体外给药对温育时小鼠肝匀浆脂质 过氧化物 ( 生成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紫苏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US) 明显优于维生素 N。 金安娜等 ? #’ @ 报道, 紫苏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 随着紫苏油剂量的提高, 丙二 O 7 半乳糖腹腔注射对小鼠的损伤, 醛含量先降后升, 谷胱甘肽含量先升后降, 提示过量紫苏油的摄入 可能对机体的氧化还原能力具有负面影响。 $ 解热 王静珍等 ? #P @ 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伤寒、 副伤寒甲、 乙三联菌苗 立即灌胃给药, 结果显示紫苏水提浸膏 "#% G D E TD, (% G F+ E TD 后, 紫苏是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苏子, 原产 我国, 为传统常用中药, 植物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 !"#$%%& 《 本草纲 ’#()"*+",* $ +,-- ) ./,00% 12/% &#-()& $ .3-04% ) 52-6% 7 8299% 。 “ ” 目》 载: 紫苏, 进世要药也。 其味辛, 入气分, 其色紫, 入血分。 除 紫苏外, 紫 苏 属 其 他 植 物 白 苏 !. ’#()"*+",* $ +% ) ./,00% 、 野 苏 !. 回 回 苏 !. ’#()"*+",* ’#()"*+",* $ +% ) ./,00% 12/% &+()& $ :4;-<% ) =;6>% 、 $ +% ) ./,00% 12/% +#$*/& $ :4;-< ) 52-6% 7 8299% 也在一些地区作紫苏 入药使用。 紫苏以叶、 梗、 果实三部分分别入药, 其中紫苏叶具有解 表散寒、 行气和胃功效, 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 止痛、 安胎功效, 紫 苏子具有降气消痰、 平喘、 润肠功效。 我国已开发了藿香正气口服 通宣理肺丸、 参苏丸、 儿童清肺丸等 "( 余种含紫苏的中药 液$水)、 方剂。 紫苏除药用外, 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也是一种时尚蔬菜 和保健品: 因此, 紫苏的利用价值正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在此就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苏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 抗菌、 抗病毒 郭群群等 ? " 7 # @ 将分离得到的 &A &B 7 二乙氧基迷迭香酸、 黄示 灵、 咖啡酸、 迷迭香酸进行抗菌试验, 结果显示它们均具有抑制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活性, 其中迷迭香酸和 &A &B 7 二 乙氧基迷迭香酸较强; 他们还发现紫苏叶挥发油对革兰阳性菌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另有研究表明 ? & @ , 紫苏中的紫苏醛、 柠檬 醛具有抑菌作用, 当 两 者 质 量 浓 度 分 别 为 "(( C #(( !D E F+ 和 且两者作用部位类 #G C "(( !D E F+ 时有阻止丝状菌生长的作用, 似, 具有协同作用。 李国清等 ? H @ 发现紫苏茎叶提取物对常见菌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