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的概念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
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
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
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在对分析、判断特定区域整体发展态势的 基础上而作出的有关区域未来发展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 意义的宏观谋划。
在建国后的25年中,国家先后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投入2000多亿元, 形成固定资产1400多亿,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2500多个。 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东、西部的工业差距得到了进一步的平衡。到 1975年,三线地区的11省区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在全国全民所 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总额中占的比重,由1965年的32.9%上升到35.3% ;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22.3%提高到25%。全国将近1500家大型 企业,40%以上分布在三线地区。1965年~1975年间,内地工业总产值增 长143.9%,快于沿海123.3%的速度;内地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 中的比重提高由1965年的36.9%提高到1975年的39.1%。区域经济均衡发 展战略的实施,在建国后3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以往的不合 理的生产布局。
第五章 区域发展战略
5.1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5.2 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5.3 区域战略抉择
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的概念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和特点 区域发展战略分类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 战略目标 战略方针 战略重点 战略措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五章 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在整个80 年代国民经济以超过12%的速率增长,90年代也未低于8%,而这主 要得益于东部地区更高的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使得东部地区与中 西部地区的绝对和相对差距迅速扩大。 1978年,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 分别为153.6元和212.9元,到1990年分别扩大到700.1元和885.8元 ,1998年又分别扩大到4270元和5490.9元(当年价)。再从相对差 距来看,在1983~1994年间,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相 对差距系数由29.8%上升到46.7%,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 距系数则由44.4%迅速增加到55.9%,二者分别扩大了16.9和11.5 个百分点。到1998年,东西部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系数已扩大 到57.7%,比1994年扩大了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水 平已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形势不容忽视。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1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 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 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 一般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资源环境与生 态发展目标三类。 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目标,一般以10年为 期;远期目标,或叫长期目标,通常在20年以上。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1
战略目标核心结构
产业布局——最重要的核心结构
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
城镇体系:明确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各城镇 的性质和分工等
战略目标制定原则
1.目标要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 争性并现实可行。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 4.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
实现既定环境和既定条件下的最佳布局。
战略步骤
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而采取的有计划的行动次序。 任何有计划的战略行动都必然是有步骤的行动,前一 个步骤为后一个步骤创造条件,使整个战略计划得以 实现。采取恰当的战略步骤,是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 的必要条件。 有的战略步骤与战略目的表里一致,例如为达到战略 进攻的目的,采取集结军力的步骤。 有的战略步骤则是一种假象,将真实目的隐藏着,例 如东击西谋略的运用。 有的战略步骤表面上是被动的,但却是争取主动的必 要前提,例如在强敌进攻面前实行有计划的战略退却 ,是为了集结军力待机破敌。
第一,建国初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 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工业总产 值仅占全国的3%,占国土面积23%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工 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6%。改变这种工业偏集中于沿海的状况,成为新中国 领导人首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东南沿海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半月形包围 圈”的封锁,工业基地偏集中于此对国家安全十分不利;60年代中苏关系 恶化,使加快战略后方的建设成为必然。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生产力 布局应以均衡为原则。 第三,在理论渊源上,这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源自于前苏联的“社会 主义生产布局理论”。
战略目标具有预见性、综合性、长期性、层次性、实用 性和地域性等特性。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1
战略目标体系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大类。 总体目标是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概括,具有 简洁明确的特点,体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目标是以总体目标为依据而划分的具体 指标体系,每项指标在时间尺度上又可分为 近期指标、中期指标和远期指标。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4
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 略的手段。 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 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 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社会文 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 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则
科学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原则 优化结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建设“两型”社会原则
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1
战略定位 内涵
是指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和 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在大区 发展、国家发展以至于国际发展中所占据的 地位、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功能做出的具 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判断和定位。
遵循的原则
客观性;全局统筹;突出重点;动态演变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1
战略定位 内容
时间演进战略定位和空间格局战略定位
时间演进战略定位
正确判断发展阶段 合理确定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1
战略定位
空间格局战略定位
是在综合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 区位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 区域的空间布局模式、功能分区、重点发展 区域、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等的空间布局。 空间格局战略定位的步骤如下: 判别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构建空间格局发展战略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 一目标的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1. 全局性
2. 战略性 3. 长期性
4. 稳定性
5. 政策性
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分类
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 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 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 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70年代末,理论界、中央决策层开始反思建国后30年区域 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以下几点共识:
1.经济发展应尊重其自身规律,不应强加其更多的人为及政 治因素,经济发展应将效率放在首位; 2.由于我国各区域在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生产力水平、技 术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也就在 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3.在促成经济增长的要素既定的前提下,提高单位要素的效 率是唯一的选择; 4.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区位发展的选择与周边关系有着十分 重要的联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 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
说得更具体些,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 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
选择核心发展动力 建立未来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2
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 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为了达到 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 具有稳定性、阶段性、普遍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战略重点的选择
重点产业:竞争优势领域;国民经济基础部门;高新技术领域; 成功转型领域;有发展潜力的战略领域
重点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地区
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三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四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
局面的关键因素。
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指区域根据经济形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 况和资源禀赋条件,对规划内容的空间布置格局,是
战略步骤
邓小平提出的著名的我国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 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 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 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