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初步探讨
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初步探讨
( 四) 国际海运价格
部分过剩流动性传导到了国内, 造成
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 ( BDI) 是 国内货币投放偏多, 通 货膨胀压 力加
反映海运价格的国际通 行指标 。2001 大。这种流动性过剩带来的 通货膨 胀
年至 2002 年 BDI 一直维持在 2000 点 压力, 也属于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 一) 强化投 资驱动 型的增长 方 式, 增加国民经济运行风险
近年来, 我国投资增速过快, 宏观 调控难度加大, 其中不无输入型通货 膨胀的因素。对于上游采掘业而言, 矿 产品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使得 它们仅通过扩大规模便可以获得更多 的利润。对于下游企业而言, 则需要通 过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 本。可见, 输入型的通胀促使企业更多 地考虑如何通过扩大投资获利,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投资驱动型 的增长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扩张 是以需求特别是外需扩大为前提的, 一 旦需求出现逆转, 就很可能引发产能过 剩危机, 威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是如进口商品为粮食、食 品等最 终消 的 共 同 作 用 。 但 从 结 果 看 , 2003 年 至
费品, 则直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006 年 我 国 CPI 分 别 为 1.2%、3.9% 、
二是如进口原油、铁矿石等 原材料, 则 1.8%和 1.5%, 原材料 价格 购 进 指 数 为
( 二) 下游制造业企 业通过提 高生 产效率消化了部分成本
虽然原材料价格在上涨, 但下游 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先进设备、并购小 企业等投资行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 生产效率, 从而降 低单位成 本。2003 年至 2005 年, 我国 工业企业 全员劳 动 生 产 率 提 高 了 43.3%, 使 下 游 制 造 业 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消化原材料 涨 价 的 能 力 。2006 年 , 下 游 制 造 业 的 投 资 增 速 达 36.9%, 明 显 快 于 上 游 采 掘 行 业 的 28.9%和 中 游 行 业 ( 含 石 油 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 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有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供 应 业 、非 金 属 矿 物 制 品 业) 的 13.5% 。 高额投资使得下游企业生产效率显著 提高, 规模持续扩张, 为其不断降低生 产成本、保持单位产品的利润水平提 供了可能。
( 三) 从近年社保制 度内部和 外部 客观环境看, 实现省级统筹的条件和 可行性已逐渐具备
一是诸多省份正在陆续实行省直 管县的财政体制; 二是许多省市社保 部门正在加快推进“五险统一 征收”的 进程; 三是省级对县市级干部状况及 其对市县级资金征缴情况等信息基本 是 对 称 的 , 与 四 级 架 构 下“ 隔 两 级 ”监 督体制相比, 其监管力度和效果必将 有效提高; 四是目前我国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个特点是省内差 距远小于省际或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差
( 三) 粮食与食品价格 受世界粮食减产和生物燃料需求 快 速 增 长 的 带 动 , 2006 年 下 半 年 以 来 国际粮食产品价 格大幅度 上涨。2006 年美国小麦出口价格上涨 31%, 玉米 出口价格上涨 70%。今年上半年, 芝加 哥 商 品 交 易 所 玉 米 价 格 达 到 近 10 年 来 最 高 点 。在 粮 食 产 品 涨 价 的 推 动 下 ,
● 本刊特稿
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初步探讨
文 / 张哲人 赵 鹏 周 梅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 条件下, 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通过国 际贸易、资本流动等途径, 导致 一国国 内经济产生通胀压力的现象。2003 年 以来, 国际市场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 出现大幅上涨, 到目前一些类别产品 价格涨幅已在 2 倍以上, 对我国的国 内价格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随着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对国内 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需要认真 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 施。
上涨
价格上扬。近年来, 国际国内市场粮
我 国 很 多 商 品 的 进 口 依 存 度 很 食 、铜 等 有 色 金 属 、钢 铁 、石 油 等 价 格
高, 且除成品油外价格基本与国际市 的上涨, 都存在这样的一个模式。
场接轨。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通
就近年的实际情况看, 一种商品
过两种方式作用于国内价格水平: 一 价格的上涨可能是源自上述三种方式
(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 年第 18 期
●本刊特稿
一 季 度 全 球 食 品 价 格 同 比 上 涨 了 超 过 6%, 明 显 超 过 了 经 济 增 速 , 导 致
11.6%。
全 球 流 动 性 泛 滥 。在“ 双 顺 差 ”格 局 下 ,
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巴 西 运 往 欧 洲 的 铁 矿 石 在 2001 年 至 2003 年仅维持在 30 美元 / 吨左右, 今 年 4 月份已超过 80 美元 / 吨。2004 年 初, 铜、铝、锌的期货价格分别约为 2000 美 元 / 吨 、1500 美 元 / 吨 和 1000 美元 / 吨, 今年 6 月份已分别达到 7500 美 元 / 吨 、2600 美 元 / 吨 和 3500 美元 / 吨, 铅、镍的价格走势类似。
过 6000 点。
在超出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之后, 导
二、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致国内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及其作用效果
( 三) 通过国 际期货 市场价格 上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国际市场价 涨, 带动国内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上
格上涨, 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我 涨
国内市场, 从目前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左右; 此后受世界贸易强劲增长的带 此类通胀压力的传导途径是: 国际资
动, BDI 一 路 走 高 , 至 2005 年 已 达 到 本流入在现行汇率制度 和结售 汇制度
6000 点 左 右 ; 今 年 以 来 , BDI 扭 转 了 下带来货币被动投放, 货币 信贷投 放
2006 年的下滑趋势, 至 7 月初再次超 偏 多 导 致 国 内 投 资 和 消 费 需 求 膨 胀 ,
( 二) 实现省级统筹 的难点在 于克 服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
为此, 应采取三条措施: 一是在设 定计算养老金待遇的社会平均工资基 准时, 一定要以地市甚至以县级为单 位, 而不要以省级社平工资水平为基
准, 以激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多 缴费; 二是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 将社 保征缴状况纳入省级政府对县市级干 部考核条例中, 将其作为一个硬性指 标; 三是中央政府将实现省级统筹作 为考核省级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 是 统 筹 单 位 从 2000 多 个 减 少 到 30 多 个 , 资 金 风 险 几 率 将 大 大 减 少, 社保基金安全性将大大提高。二是 监管结构将减少 2 个层级, 监管力度 将大大加强。三是省级统筹可以解决 和化解许多其他矛盾, 例如, 提高社保 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有利于劳动力的 流动和扩大社保覆盖面, 进而为实现 全国统筹打下基础。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 国
途径( 如图 1) :
际市场游资大量增加, 在国际金融期
货市场寻觅投
资投机机会,
并在一定时间
内集中对某种
产品进行大肆
炒作, 通过迅
速抬高期货价
格获利。国际
市场期货价格
图 1 输入型通胀压力的传导途径
的上涨, 直接 带动了国内期
( 一) 通过进口环节 推动国内 价格 货价格的上涨, 并拉动国内 现货市 场
( 二) 企 业 利 润 向 上 游 集 中 , 在 一 定程度上扭曲了分配关系
一、近年国际市场商品和服务价 格上涨情况
2003 年 以 来 , 在 美 国 、日 本 、欧 盟 等主要经济体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
作用下, 世界经济开始走向稳定复苏, 并出现了连续 4 年的高增长。受国际 市场需求趋旺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 响, 国际市场原油、重要矿 产品和 粮食 等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 以及运输 服务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
首先导致橡胶、塑料、钢材等中间产品 4.8%、11.4%、8.3%和 6.0%, 今年 上半
的价格上涨, 然后推动下游 最终消 费 年 CPI 同 比 增 长 3.2%, 其 中 主 要 还 是
品的价格提升。从近年来的情况看, 进 食品价格上涨了 7%, 扣除食品和能源
口价格指数的涨落, 对居民 消费价 格 价 格 后 的 核 心 CPI 仍 处 于 0.9% 的 较
11 中国经贸导刊 2007 年第 18 期
●本刊 特 稿
对最终消费品的影响有限, 加上我国 劳动力成本低廉, 工资增长缓慢, 使得 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的 方式保证一定的利润率。
四、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对国民 经济的潜在威胁
目前在我国, 输入型通胀压力向 实际通货膨胀的转化还较为有限。但是 如果前文所述的一些条件发生变化, 输 入型通胀的风险很有可能增加, 从而不 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 一) 对部分重点产 品的价格 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压力
成品油、煤炭、电力 等产品牵 涉面 广, 关乎各个行业的成本, 是输入型通 胀向下游传导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 目前对这类产品的价格实行一定程度 的控制, 这样虽然不利于能源效率的 提高, 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原 材料涨价向下游的传导, 部分缓解了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落, 具有很强 低水平, 特别是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
的先导性和带动作用。
品价格, 仍为下降 2.3%。可见, 目前输
( 二) 国际流动性过 剩带动国 内货 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在我国 的传导 还主
币信贷投放偏多, 形成价格上涨的压 要局限在食品等特定领域, 大部分价
力
格上涨压力传导到一定环节就被消化
( 三) 以 矿 产 品 、石 油 为 原 料 的 中 间产品在最终消费品总成本中比重有 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