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当前全球性通胀情况二、导致亚洲发展中国家通胀的原因三、当前中国的通胀情况四、如何应对当前情况一、当前全球性通胀情况受美国次贷影响,自去年8月,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大规模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失业率增加等迹象,以下是欧美国家的一组资料:2007年8月9日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2007 年8月22到8月30 美联储五度向金融系统注资达355亿美元2008年3月13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监管官员将提议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美国官方首次预测经济衰退2008 年4月15日英国3月RICS房价指数跌至30年最低-78.5,低于-67.5的预期值新加坡投资局有意参与瑞银150亿瑞郎的融资计划2008年4月18日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损失1.02美元东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预计,截至3月31日,该集团在次级贷上的相关损失为950亿日元(折合9.21亿美元)次贷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正在恶化,表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等方面。
由此可见,次贷危机不仅让美国楼市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还波及全球大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甚至是市场。
再者,次贷风暴的影响远不及于此。
亚太发展中国家也被卷入这场危机。
据报道,韩国和泰国通胀率已分别创下七年和近十年新高,印尼通胀率也升破10%这令亚洲决策者面临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就越南方面,为促使越南盾对美元升值并降低通胀,越南央行自2007年底至今先后三次提高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浮动幅度至2%。
同时,越南央行设定了每日参考汇率。
然而,越南盾情况却不见好转。
上周末,在Panasonic Communi cati ons Viet nam Co.四家越南工厂中的一家,有约1,000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以赶上物价的涨幅。
越南5月份通货膨胀率升至13年高点25.2%,远高于1月份的14.1%。
越南已发生一系列类似的针对物价上涨的罢工活动。
这反映了数以万计越南工人的愤怒情绪,他们从偏远的农村来到河内、胡志明市等地的新兴工业区工作,却发现在飙升的食品和燃料价格侵蚀下,收入的购买力正在下降。
二、导致亚洲发展中国家通胀的原因导致全球性通胀的因素很多,但就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他们的共性。
本小组总结为以下几方面:1、内部原因(1)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的高增长的结果自97年金融风暴后,亚太地区经济逐渐复苏,而以中国为代表包括印度、朝鲜、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近十年里更在国际大好形势下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更连续十年GDP在10%^上。
然而,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付出沉重的代价。
韩国和泰国通胀率已分别创下七年和近十年新高,印尼通胀率也升破10%这令亚洲决策者面临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包括: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模式在能源紧张的现今市场缺乏竞争力;大量低端产品生产导致严重环境污染,急需大量资金投入环保建设;另外,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发展中国家廉价用地减少,劳动力成本也相对增加,,这一切因素都是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不良影响。
(2)国内投资过热去年,在中国股市强势上升的带动下,包括保险、基金、外汇买卖都广受投资者青睐。
单从证券交易开户的数目就较06年增长25倍,至07年10月25 日,沪深两市开户数突破1.3亿户。
另外,两市市值膨胀速度惊人,07年1月9日到4月9日的三个月间,市值狂涨近4万亿,至11月更突破30万亿。
市场出现全民皆股片面投资现象。
另外,楼市的发展也出现泡沫。
一方面,在买方市场,热钱流动加速,买家借此把楼市炒热炒高;另一方面,打消地域概念置业的投资客更热衷与跨地寻找投资,房子成为百分百的投资产品。
2、外部原因(1)全球流动性过大流动性过剩助长了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这个流动性过剩,是以美国为首的,在最近的次贷危机中,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就是美联储要牺牲通胀来稳定金融体系,所以最近不仅是连续地降息,而且向银行市场注资。
(2)国际资源紧缺在过去的两三年中间,全球的资源型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大宗商品价格去年翻番地往上涨石油,铁矿,煤等能源价格更近成直线攀升,直接导致原料紧缺,包括中国这类能源大国都需大量进口能源。
例如说,巴西的铁矿涨价,涨了60%多,由此,国内进口成本上升,钢铁成本自然随之而上;而制造业,如汽车、电器都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提价。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种成本推动下的这种轮番涨价,是导致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整体通胀的重要因素。
(3)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这种影响可能会从贸易和资本两个方面产生。
”中国的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市场,美国由于次贷导致经济下降,尤其是当消费出现下滑,对中国的出口显然会有一定影响;而资本面上将出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以致近期流入中国的资本反而会增多的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投资过快增长的风险。
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把中国更加彻底地推置到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也给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新的困难。
三、当前中国的通胀情况第一,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9 8 0 9亿美元,同比增长2 3.3%。
其中,出口5 4 6 7亿美元,增长2 7. 6%;进口4 3 4 2亿美元,增长18.2%。
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 12 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84. 3%。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
我们必须高度注意由此引发的一些新问题,比如增大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剧国内资源环境矛盾,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减弱的影响。
二是受东南亚等国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成本低廉优势的影响,一些国际制造业已开始转移至这些国家,与我相关出口产品形成竞争。
三是受三率(退税率、汇率、利率)两价(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的影响,一定程度削弱了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第二,流动性过剩难以缓解。
在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一改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在2 0 0 4〜2 00 6年保持稳定,今年以来明显加快,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的趋势仍在加剧。
货币供应量仍在较快增长,流通中货币数量偏大、增长偏快的问题还在发展,资金流动性过剩仍然比较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很容易催化资产泡沫,对未来经济平稳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等肉禽蛋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今日,据新闻报道,大米和蔬菜的批发价格也有了3-4被的涨幅。
其次,通胀的预期也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之一,广大市民通过媒体得到通胀信息,担心通胀导致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消费心理促使他们提早过量购买产品,造成买方市场,消费品价格上圣。
第四,高耗能行业增速仍在高位运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今年上半年主要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生产、出口、投资增速仍在高位运行,全年结构性节能难度加大。
今年上半年,高耗能的重工业和全社会用电的增幅超过去年同期,太湖等一些水体污染事件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
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
四、如何应对当前情况在这个国际的背景下,中国的CPI, PPI,已经不是单纯的考察国内的经济发展,就能够理解的一个势态,而必须要在全球的背景下。
现在对于我们国内的通货膨胀,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因此我们目前对于通胀的应对,就是行政管制价格。
但是,行政管制价格的结果,不仅不能够抑制通胀,反而会增加供需的失衡。
比如说炼油,原油价格涨了这么多,政府控制成品油不许涨价,那炼油厂就不炼了,不炼的结果导致供应下降,可是需求仍然是这么旺盛,结果通货膨胀的压力比以前更大了。
所以价格管制非但没有降低物价,反而增加了供需的失衡,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价格管制在历史上也有前例。
比如美国人对待第一次石油危机。
当通货膨胀超过两位数的时候,尼克松总统宣布,冻结价格和工资,但是越冻结通胀越高。
公共政策永远是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权衡,所以为了让这个通胀降下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什么事情?第一,放开价格,收紧银根。
在通胀的情况下,最危险的事情就是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通胀预期,假如通胀致使CPI上去,工资、成本,价格都会随着通胀预期往上走,由成本推动,经过通胀预期,最后变成了真正价格的上升,价格一旦上升以后,反过来又强化通胀预期,于是形成价格成本经过通胀预期的一个恶性循环,把它叫做Hyperinflation ,就有可能出现恶性通胀,所以现在非常关键的是要管理社会上的通胀预期,而管理通胀预期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坚决果断地紧缩银根,坚决果断的收缩性的货币政策。
放开价格,就是让价格信号指导企业的行为,只有涨了价以后,企业才会把资源投向到涨价的领域中去,只有企业的资源进入到涨价的领域中去,才能够增加那里的供应,只有增加了那里的供应,才能够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新的平衡,从根本上消除通胀的压力。
紧银根就是,把社会总需求控制住,现在社会总需求太旺盛,需要把它控制住。
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里,又主要是通过提高利率和加息。
第二,加强市场制度性建设在证券市场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防范股市泡沫,降低股市大幅波动及可能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要加快证券市场改革步伐,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和券商管理制度,健全和严格执行证券市场交易规则,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支持国内大型企业包括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企业在国内上市,放缓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步伐和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引进速度,鼓励外商投资者在我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增加新股发行数量,扩大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发行规模,严格控制国外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
同时,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稳定房价:既要有效控制投机性购房需求,也要调整住房需求结构,从稳定预期,保障基本生活出发,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