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通过探究认识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即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是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建立的,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订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重视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中招考点分析
中考时,通常体现这样的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多考查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实验探究题,多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建立的过程。
4.学情分析
通过八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实验探究的程序,但是如何探究问题,大部分学生很设计完整。
学习目标
1.能设计出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能说出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3.能根据水的比热容最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分组设计实验,能设计出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并且能说该实验用到一些实验方法。
2.针对目标二,学生能总结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说出其单位和读法。
3.针对目标三,会根据水的比热最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课本P39—41;
自学方法:独立默读,画出重点知识;
自学要求:自学结束完成下列检测题;
自学时间:5分钟。
自学检测一
沙
制订计划与设实验: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
当堂训练
1、下列哪些情况比热容会发生变化()
A. 一杯水喝掉一半
B.10oC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20oC的水
C. 冰融化成水
D. 铁块加工成铁块
2、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B. 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相同。
C. 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D.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3、夏日炎炎的沙滩上晒得烫人,而河中的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
A. 水的比热容较大
B. 水的比热容较小
C. 沙石的比热容较大
D. 沙石的热量多
4、现有酒精、煤油和水三种液体,用它们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时,冷却效果最好的是()
A. 酒精
B. 煤油
C. 水
D. 效果一样
5、 把质量相等的铁锅、铝锅、铜锅放在同样的炉子上,炒同样的菜,则最节省燃料的是(C 铝>C 铁>C 铜 )( )
A. 铁锅
B. 铝锅
C. 铜锅
D. 三个锅都一样
中考链接
1、 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2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
收集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所示,此温度值是 ℃。
(2)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l ”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物理上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2、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由数
小结
一、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物质的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单位:J/(kg ·℃),读作
:
焦每千克摄氏度. 3、意义: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c 水=4.2×103
J/(kg ·℃).
作业
教材第44页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