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17。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17。

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答:(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

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2)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

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

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增加的产量在除去个人消费增加以后,就留下了一缺口。

假如没有相应的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产品就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出去,于是就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紧缩和失业。

为了避免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就必须相应增加投资。

但凯恩斯认为,在生产过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消费不足,投资也是不足的。

而投资不足是由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引起的。

(3) 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规律表明,投资的多寡,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

一般说来,投资需求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化,而与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动。

如果投资成本既定,资本边际效率就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因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短期内波动不定。

考虑到资本成本随投资增加而不断增加;投资的预期收益随产品供给增加而下降,资本边际效率就出现了随投资增加而趋于递减的趋势,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这种情况使投资的增加受到了严重限制。

(4) 流动偏好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流动偏好规律使人们必须得到利息才肯放弃货币,因而使利率总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也会妨碍投资的增加。

这样投资和消费不足,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产生非自愿失业。

要消除这一状态,政府必须干预经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