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拼音课教学模式(第一课时)

拼音课教学模式(第一课时)

拼音课教学模式(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创设情境)。

可通过游戏、竞赛、动画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复习旧课,最好能创设一个情景,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旧课。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加入“自主学习”环节。

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情境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样)?
2、你知道这些声(韵)母怎样读?
3、声(韵)母的形状与图中的什么(哪里)相似?
4、你怎样记住这些声(韵)母?
二、导入新课(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样)。

2、围绕“中心词”说一句规范的话。

所谓中心词,就是情境图中与声(韵)母读音有关联的事物词。

3、随机导出要学习的声(韵)母。

三、指导读音。

(难点)
利用情境图导出声(韵)母后,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声(韵)母。

可按以下步骤做:
1、明确发音要领。

向学生说清楚声(韵)母发音的口形、舌位、气流。

教师要作正确的示范。

2、多种形式练读。

交代清楚发音要领后,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如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自由读、开火车读、男生女生读、师生对读、同桌互读、竞赛读等,要让学生熟读牢记。

3、强化记忆。

学生学会读后,可引导学生编情景歌(儿歌、顺口溜)、编故事等方法帮助记忆声(韵)母。

可以鼓励学生编不同的儿歌、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声(韵)母,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然后教师选择其中最好的一首儿歌(顺口溜)让学生诵读,强化读音记忆。

4、区别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音近声(韵)母的读音,以正确区分音近声(韵)母的读音。

如学习j q x时,要引导学生与z c s 和zh ch sh比较;学习d t n l时,要引导学生比较n和l的发音;学习ang eng ing时要与an en in比较。

5、整组记忆。

可根据情境图编“综合儿歌”,记忆整组声(韵)母。

如:(j q x)洗衣机,嗡嗡响,星期天,洗衣裳,妈妈洗衣我帮忙。

或者:搭积木 j j j,打气筒q q q,演京戏 x x x。

四、课间操(课间活动)。

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课间操或游戏活动,或讲故事、读儿歌。

五、指导记忆。

即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中与声(韵)母)相似的地方,识记字形。

步骤如下:
1、在表形图中寻找该课所学的声(韵)母。

2、强化记忆。

引导学生根据声(韵)母的形展开想象,以编儿歌(顺口溜)、练习生活、用铅笔或手指摆一摆、做手型等方方法记忆其字形。

3、区别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形近声(韵)母的字形区别和读音区别。

如b—d、p—q的区别。

可以引导学生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手型等方法区别、记忆。

六、指导书写。

(重点)
可按以下步骤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声(韵)母:
1、说笔画。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笔顺图,说说声(韵)母占几格,由哪些笔画组成。

2、说笔顺和架构。

让学生说说声(韵)母笔画的书写顺序及每个笔画在四线格中的位置、长短、宽窄等。

3、范写。

教师在“四线格”上范写声(韵)母,要边写边说书写笔画、笔顺及注意事项,要让每个学生看得见老师每个画笔的书写过程。

(蹲下身子写)
4、书空。

让学生握拳伸出食指一齐在空中书写声(韵)母,边书空边齐说笔顺。

5、描红。

让学生在课本中的四线格(或拼音描红本)上描写红色字形,强调要按照笔顺描写。

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可让学生齐读写字歌:拿起笔来坐端正,头正肩平双脚稳。

一拳一尺加一寸,字字争取得满分。


6、抄写。

描红完后,让学生在拼音练习本(四线格)上抄写1~3个声(韵)母。

期间老师巡视指导,奖励表扬。

(学生练写前,可进行“错例警示”:出示学生书写不正确、不规范的字例,指出书写不当或错误之处,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错误。


7、同桌(4人小组)互评。

展示评析,集体纠错。

七、合作探究。

一节课,以学习三个声母较为适宜。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完两个声(韵)母后,小结一下学习声(韵)母的方法。

然后第三个声(韵)母让学生自学探究、交流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八、总结回顾。

1、整体复习(朗读)。

2、总结收获。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