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肠内营养(滴注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肠内营养(滴注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匀,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
冰箱内冷藏,24小时内用完。
2、长期留置喂养管的患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每日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轻轻转动喂养管或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3、对喂养管道应进行醒目标识。
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
(4)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
肠内营养(滴注法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分值
扣分
操作目的
1、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滴注营养液,保证不能经
口进食患者的营养和水分的供给及提供治疗途径。
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况、营养状况、合作程度。
2、评估管饲通路情况、了解有无进食风险。
3、观察营养液输注中、输注后的患者反应。
无呛咳、呼吸苦难、恶心、呕吐等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滴注并立即清除口鼻腔及呼吸道内的误吸物。
8
12)悬挂外用营养滴注的标识牌。
3
13)滴注完毕,用20-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
5
14)协助患者清洁颜面部,撤去治疗巾。
2
15)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求,给予相关知识宣教。
6
16)处理用物。
2
注管并排气,再将输注管和胃管或造瘘管连接。必要时可使用加温器,保证营养液温度适宜。
12
10)根据患者血糖值、营养液性质、患者年龄以及对营养液的耐
受情况等调解滴注速度。前15分钟要慢速滴注(15滴/分钟), 如无不适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
8
11)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如有
17)洗手,取口罩。
2
18)做好护理记录,记录鼻饲液种类及量、病人有无反应等。
5
19)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
2
综合评价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指导要点
1、妥善固定喂养管,对于携带喂养管出院的患者,告知及家属
喂养管的护理及使用方法。
2、告知患者喂养管应定期更换。
3
4)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3
5)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昏迷患者以及脊椎损伤的患者不
宜抬高床头。
5
6)将一次性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
2
7)确认胃管在胃内:测量胃管的外露长度并用灌注器抽吸,抽
出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
5
8)测量营养液温度。用20ml温开水冲洗胃管。
5
9)将配制好 38-40 摄氏度左右的营养液放入吊瓶内或成品连接输
操作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用物:治疗盘、合适的食物或专用肠内营养液(能全素、能
全力等)、灌注器(注射器)、一次性治疗巾、滴注器(输液器)、水温计、温开水、标识牌、弯盘、手消剂、必要时备加温器。
3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10
3)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