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土壤退化
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 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 4.6 亿公顷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 1/4。
我国从 1979 年到 1989 年 10 年间,草场退 化每年约 130 万公顷,人均草地面积由 0.4 公顷 下降到 0.36 公顷。
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
在讨论土地退化或土壤退化时,两者常常混为一 谈,许多情形下,把土壤退化简单地作为土地退化 来讨论,反之亦然。
土地退化的直接后果是: ( 1 )直接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生产力; ( 2 )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 ( 3 )通过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循环的交替演化诱发 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和气 候变化
总而言之:
国土面积大而耕地少,分布不均衡且优质土壤少, 人均水平低且后备资源少,山地多平原少旱涝灾害多。
三、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
• 1、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 2、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 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 • 4、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 • 5、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表 14 - 1 我国与一些国家的土地资源占有情况对比
国家
美国 英国
土地总 人口 面积 106 106ha
916.7 246. 1
24.2 57.2
耕地 106ha
187.9
6.93
草地 林地 106ha 106ha
241.5 268.2
11.6 2.32
农业人 口 % 2.5
2.1
人均耕 地
hm2/p 0.764



相 克




竟 天



木土
然 平

土壤退化的分类
197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土壤退化》一书。土壤退化包括 类:
侵蚀、盐碱、有机废料、传染性生物、工业无机废料 、农药、放射性、重金属、肥料和洗涤剂、旱涝障碍、 养分亏缺、非农占用
土壤退化主要表现
1.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
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 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 化的过程。沙漠是沙漠化的顶极状态。
杞人忧天,谁人忧地 !
呜呼!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何人何时何地!
干旱沙区:内蒙狼山—宁夏贺兰山—甘肃乌鞘岭以西 半干旱沙区:内蒙中西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 半湿润沙区:东北地区。
土壤退化原因
过度开采地下 水,导致百年 的树林死亡
土壤退化原因
二月春风似尖刀!
土壤退化原因
1959年由法国科学家H.N.Lehourou提出,一般指沙质荒漠化或 沙漠化。主要是强调在沙漠边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 活动作用,制造了“新沙漠”,气候因素则是一个适宜的环境条
0.121
加拿大 922.1 25.9 45.9
32 3.54
3.6
1.772
中 国 948.7 1200 118 261 196
80
0.098
如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西部绿洲、卡 斯特地区、荒漠化地区等。
4 、耕地质量总体较差,自持能力弱
中低产田占 2/3 ,其中亩产低于 150kg/亩的低产田占 1/3. 低产田的种类有:缺水地、坡地、风沙地、盐碱地、涝地、水 浸地等。 如南方低产红壤的面积约为1200万公顷
风啸啸沙龙舞 !大漠漫漫归 何处?
内蒙古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应为 0.49 只羊/ha,而实际 载畜量每公顷达 0.65 只羊,超出 33% 。
沙进人退
五、荒漠化
1.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
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
地退化。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荒漠化 一词最早是有法国的科学家A.Abreville与1949年提出,原 意是指中非和西非年降水量在700-1500mm之间的半湿润、湿润 地区的热带森林,由于人类滥伐、烧荒和耕作导致森林的稀树草 原化和干旱环境的出现以及类似的荒漠化景观的演变模式。
2、类型繁多,利用差异大
3、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开发有一定潜力 耕地面积1400万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0.7% 已耕地面积占可耕地的42%,尚有1600万Km2可
耕地待开发 但①开发难度大,难以利用 ②分布不平衡,与人口分布不相适应,非洲、南
美洲,大洋洲人口少,但可开发耕地多
二、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2 、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地区差异大 山地 33% 高原 26% 盆地 19% 平原 12% 丘陵 10% 90% 以上的耕地和陆地水域分布在东南部 50% 以上的林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 80% 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 山地丘陵及高山的土壤占全国总面积面积为 1.23 亿 hm2 ,人均不到 0.1km2。
1、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地总面积占世界陆地总 面积的1/15,居第三位。
据统计,在我国土壤资源中,适于发展农业或农林 结合的土壤约263.33万Km2 ,占全国土壤资源总 面积27.4%,适于发展林业和林农结合的土壤约 243.33万Km2 ,占总面积25.38%;适于发展牧业 或牧农、牧林结合的土壤面积为234.47万Km2 , 占总面积24.42%,仅部分适于林业或牧业的高山 及亚高山土壤,面积为198.66万Km2 ,占总面积 20.7%;尚难开发利用的石质山地及其他土地,共 约20.24万Km2 ,占总面积2.1%。
第六章 土壤资源合理利用
•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 的土壤类型的总称。
土壤资源的特点: 1、具有一定肥力; 2、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 3、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土壤资源的现状
• 一、世界土壤资源的现状 1、低质量的土壤资源比例大 可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23% 已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0.7%
四、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概念
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 少和质量降低。
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 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 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
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 、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 下降。
土地退化概念
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 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 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 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 源恶化与土壤肥力下降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