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全解
二是对一个区域进行观察,收集运进运出该区域的一切与物 料有关的资料,并编制成物料进出表。适合于路线数目太多的 情况。
3、编制搬运活动一览表,并在布置图上绘制流程图— —将各项移动的分析结果标注在布置图上,起到了一目 了然的作用。
对于A类物料,每 种物料进行一次, 适合没有频繁和重 要的装配或拆卸工 序的产品或零件
f n d D、n为常数,且n 0
F-D图(流量距离图)
一个良好的布置方案的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
搬运量与搬运路程成双曲线函数关系,为了评 价布置方案的优劣,可以应用曲线回归理论求 出其中的常数D和n。
不 合 理
调 整
F-D图的应用
A点的布置不合理,作业单 位i与j应该靠近。 B点的作业单位i与j之间的 相对位置可以远离一些。
1、物流量的计算
(1)定义:
在一定时间内(一年或一个月)通过两设施间的 物料数量。可以用重量、体积、托盘或货箱来表示。
(2)计算方法:
方法一:当量物流量——用物料的某一特征(重 量、几何形状、装载和包装形式等)来估算物流量。 可用 下式表示: f=q.n 其中:f——当量物流量 q——每个标准搬运单元的当量吨数 n——单位时间内两设施间流动的标准单元数 例:载重为两吨的标准载重箱,载一箱锻件为 2 当量吨, 载一箱壳体也为2当量吨。
1. 2. 3. 4. 5. 流动原则 连续搬运最经济 最短距离原则 标准化原则——搬运机械应根据标准模数 决定其性能参数 系统化原则(把各种搬运活动当作一个整 体,包括供货厂商、收货、储存、生产、 检验、包装、发货、运输和消费用户。) 柔性原则(用叉车(堆、卸、搬)) 尽量使人、机、物合理安排,平衡生产力 安全原则 其他原则——集装原则 重力原则
I1方案优 于I2方案
对于I1来说, d大时,f也大, 所以I2可能更 好一些
三、搬运方法分析
——就是将一定类型的搬运设备与一定类型的运输单 元相结合,并进行一定模式的搬运活动,以形成一定 的搬运路线系统。一般地,每个搬运方案都是几种搬 运方式的结合。这一过程须建立搬运方法工作表、需 求计算表和评价表。 1、确定搬运方法—初步的搬运方案
物流—距离表:同时注出物料搬运量(物流 强度)fij与物料搬运路线长度dij(距离)
作业单位至j 作业单位从i
1
F11/d11 F21/d21
2
F12/d12 F22/d22
… … … … …
n
F1n/d1n F2n/d2n
1 2 … n
…
Fn1/dn1
…
Fn2/dn2
…
Fnn/dnn
F-D图(流量距离图)
3、程序 模式:
物料分析
主要输入因素:P、Q、R、S、T
1、物料的分类 2、布置 3、各项移动的分析 4、各项移动的图表化
5、物料搬运方法的知识和理解
移动分析
6、初步的搬运方案 7、修改和限制
方法分析(确 定合理经济的 搬运方法)
8、各项需求的计算 方案A 方案B 9、方案的评价 方案C 选 定
B
A
D
B
物料搬运路线的选择因素
1. 物流量 2. 距离
物流量
直达型
渠道型或中心型
距离
物流量大且搬运距离长说明了什么?
系统搬运分析(SHA)的体系结构
1、方法结构
2、阶段结构 3、程序模式
系统搬运分析(SHA)的体系结构
1、方法结构: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系列依次进行的步骤
一整套关于记录、评定等级 和图表化的图例符号
马格计量法的适用场合?
二、移动分析 ——设施布置决定了物料搬运的起点和终 点的距离,因此,移动分析必须建立相似 物料搬运作业与具体布置结合的基础上。
1、收集各种移动分析的资料——包括:
(1)物料的类别和基本特征
(2)路线的移动距离和路线的具体情况(弯曲程 度、路面情况、气候与环境、拥挤程度、起止点组 织情况) (3)搬运量: 搬运量=物流量*搬运距离
6. 7. 8. 9.
物料搬运路线的选择
一、搬运路线类型(3种) •直达型——指物料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路线最短, 适合于物流量大或特殊要求的物料。 •渠道型——指物料在预定路线上移动,与来自不同 地点的其他物料一起运到同一终点,适合布置不规则或 搬运距离较长的物料。 •中心型——各物料从起点移动到中心分拣处,然后 再运到终点,适合物流量小且搬运距离长的物料。 C A K D B C A C
二、移动分析
2、移动分析方法
(1)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并跟随其沿 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该方法适合物 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2)起止点分析法——分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分析一条路线,并 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合于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系统搬运分析(SHA)的体系结构
2、阶段结构: 阶段一:外部衔接——弄清所分析区域的 物料进出情况。 阶段二:总体搬运方案——确定各主要区 域搬运方法,对搬运路线、设备类型作初 步决策。 阶段三:详细搬运方案——各主要区域内 部各工作地间的搬运方法。 阶段四:方案实施——订购设备、人员培 训、安装计划调试、验收。
该系统的设计取决 于物料特性和种类
存和控制。
物料搬运系统中常见问题和基本原则
常见问题
1. 2. 3. 4. 5. 6. 7. 8. 搬运通道不畅通(交叉) 搬运动作不连续 搬运路线曲折 搬运容器不标准 搬运活动未从系统考虑 搬运设备缺乏柔性 搬运系统与生产系统不均衡 搬运过程经常出现安全事故
基本原则
当忽略不同物料、不同路线上的物料搬运成 本的差异,各条路线上物料搬运费用与fijdij 成正比,则可以将总的物料搬运费C记为:
C fij dij
i 1 j 1 n n
为了使总的搬运费用C最小,则当fij大时, dij应尽可能小,即fij与dij应遵循反比规律。 从而有: D
其它特征
形状 状态(温度, 数量(产 损伤的可 能性(对物 稳定性、 量)成批 量 料、人员、 刚度) 设施)
时间性 特殊 控制 类别
重 量 单位:
填写表头各项;列出所有物品或成组物品;填写每项物品的 特征;在起主导作用的特征地下划线;在确定物料类别后, 填明类别代号;备注供记载附加事项或补充说明
物料分类及产品—产量分析
字母或符号来说明
b、在普通工作表各上表示搬运方法
列出每条路线上每种(或每类)物料的路线 系统、搬运设备和运输单元。如果物料品种 单一或较少,而且在各条路线上是顺次流通 而无折返,这种表格非常实用。 直接在以前编制的流程图上记载建议采用的 搬运方法。 把每项建议的方法标注在以前编制的物流图 上,这样更容易使人理解。
物流流程简图 在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 坐标指示图
2
物流流程简图
1
原料仓库
2
2
泡沫塑料生产
3
块状泡沫 塑料仓库
帮助了解流程,但是没有联系到布置,因此不能表达 出每个工作区域的正确位置,没有标明距离
128
在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距离按照水平方 向上的直线距离计算,路线可以画成直线
SHA的物流图表示方法
运进 产品或物 料名称 (品种或 大类) 类 别 每(单位时间)数量 单位 平均 最大 来自
操作 或区 域
运出 去往 每(单位时间)数量 单位 平均 最大 类 产品或物 别 料名称 (品种或 大类)
含油干果 c
袋
供货 地面 榨油 袋 者 堆放 厂
890 900
c
含油干 果
化学品
C
袋
890 5000 供货 地面 化工 袋 者 堆放 厂
方法二:马格(magnitude)——用可运性衡量当量物流量。 标准的1玛格:一块干燥的木块,体积为5*5*5 立方厘米, 可以方便地用手拿住。 一包香烟= 0.5 mag 一个电话亭=50 mag 一个低堆垛的托盘(1200 cm*1200cm)=38mag
马格的计算:
M= A+ A(B+C+D+E+F)/4 其中:A——基本值,通过计算物料体积后查玛格曲线得出。 B——密度修整系数 C——形状修整系数 D——损伤危险程度修整系数 E——状态(物理、化学)修整系数 F——价值因素(若不考虑,则F=0) B,C,D , E , F为各级的数值(取值范围-3~+4之间)
距离与物流量指示图—坐标指示图
各起迄点坐标位置用点或 圆圈标在图上,起迄点联 线以箭头表明物流流向, 相应的流量和起迄点之间 的距离用数字标在联线上。
在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和距离与物流量指示图往往要同时使用; 对比较简单的问题,采用物流图就够; 当设计项目的面积较大,各种问题的费用较高时,就需要使用距离与物 流量指示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图上的数据太凌乱,不易看清。
(1)根据搬运路线系统选择原则确定搬运路线(直达、渠道、 中心) (2)根据搬运设备选择原则确定搬运设备类别、规格、型号 (3)根据物料分类一览表确定运输单元
初步的搬运方案
a、SHA方法用的 图例符号
用该图所示的符号或图例来 表示设备和运输单元,图例 中的通用部件也是标准化了
的,必要时还可以加注其他
散装物料——如煤、型砂等; 板料、型材——如金属、塑料等; 单件物料——如大型机械部件; 桶装料——如油、各种粉料; 箱盒装料——如各种小零件; 袋装料——如各种粉料; 瓶装料——如各种气体、液体、粉料; 其他。
产品与 物料名 称
物品的 实际最 小单元
单元物品的物理特征
尺寸(单位: ) 长 宽 高
845 100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