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5章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概要
第5章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概要
案例分析之为何奶贱奶贵都伤农
H省畜牧局一位负责人指出,因为企业是有组织的, 农民是松散的,所以农户无法与企业平等对话。“现在全 球乳制品的价格都在涨,乳品企业赚了钱,有的地方企业 垄断着奶源,而又给当地奶农那么低的价格,这和地方政 府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 问题: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产品供应链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 哪些弊端?
第2节
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
3.“农户+公司+协会+零售商”农产品供应链
• 协会一般由农户自发组织或由政府协调组成,是一种自下 而上的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它能够维护农民的利益,与 农民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固,与其他组织(如龙头企业)相 比,在农村更有影响力。 • 这种模式是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向规模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协会的统一规划下,公司向农民发放订单,实现“四统 一”: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调运,使农 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井然 有序,推动农业走上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向专业 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
案例导入
3.监测标准滞后,产品名目繁杂。分散家庭养殖的生 产方式使奶业供应链上的原料供给难以做到数量与质量上 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同时中间环节过多,加上企业展开的 争夺奶源行动,客观上降低了原奶的监测标准。我国乳品 国家标准涵盖从奶牛饲养、防疫与检验、产品加工等250 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10年制定的,但是还有一些沿用 了近20年没有更新。这些长期没有得到更新的标准,监测 指标少,检查方法落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如三鹿事件 中的三聚氰胺就未列入国家标准的常规监测。另外由于奶 源建设的不足,原料奶短缺,为了占有市场,降低成本, 迎合消费者感官需求,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创新” 奶产品,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向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工 原料来掩盖风味的不足。
案例分析之为何奶贱奶贵都伤农
二、“公司+农户”,奶农变“长工” 20世纪90年代末,H省奶业企业竞相崛起,一些奶业 企业在养牛户相对较多又有发展前景的地方扎根落户,并 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供应链。但近几 年来,这种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弊端。在这种模式中,公司 和奶农处于不平等的单位,奶农处于弱势地位,加工企业 压等、压价,监测过程不透明,有的甚至存在盘剥奶农现 象。奶价高时奶农卖不上高价,奶价低时奶农又被克扣, 而企业在高价低价时都能赚到钱,造成奶农就是企业的 “长工”。
案例导入
4.产业链缺乏时效性。由于乳品的易腐性和不耐储藏 性决定产品在流通销售中需要全程的冷藏,除了超高温处 理的产品和奶粉外,乳品都需要低温冷藏。目前大型的乳 品加工企业一般由奶站来收购新鲜奶,从原料奶被挤出到 运往奶制品生产车间的多个环节,其质量控制几乎完全依 赖奶站。农户与奶站、大型奶站与小型奶站、奶站和乳企 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专供契约关系,合同定制也较为简单, 只规定了原料奶价格和质量。中间环节的增多,延长了集 奶中转的过程,势必影响牛奶的新鲜度和质量水平。
第 1节
• 定义:
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有关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从 研究危机中的美国杂货店开始的。目前,农产品供应链还 没有统一的称呼和定义。 结合供应链的定义,可以把农产品供应链看作围绕核 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控制,从采购农 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开始,到农产品成熟后经由销售网 络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农户(农场)、 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
知识拓展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 展类型
1.从组织的功能角度,可以把其划分为4种类型: • 农产品营销型:主要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打造农产品品 牌,搞活农产流通。 •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型:主要为农民及时提供质优价廉的农 业生产资料,减少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中间环节,确保农 用生产资料的质量。 •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型:主要解决农民生产与农产品加工、 销售脱节及利益分割问题,联结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 增加农民的经营收益,抵御市场风险。 • 技术服务型:主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为题,开展技术引进 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案例导入
三鹿集团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不合理的产业链结构无法建立有效的质量追溯系统。 奶牛养殖是整个奶业产业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由于养殖 场发展投资规模大,见效周期长,三鹿集团把奶牛卖给农 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三鹿。为了解决收奶问题,在奶农和 乳企之间出现了大小不同的奶站,奶农的奶都通过奶站最 终被集中至三鹿各家工厂。这些奶站或者由乳企直属,或 以加盟形式存在,位置比较分散。这样形成了“奶农—— 奶站——乳企”的奶源供应模式,但这种模式失去了奶源 的品质保障。(问题:为什么?)
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
2.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产品供应链
• 该种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农户(基地)→龙头企业→ 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其核心环节是龙头企业 (食品加工企业或者流通企业)。 • 在这种模式中龙头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资源,集 中人、财、物,把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强有力的辐射 带动能力,向上游带动基地与农民,向下游建立稳定的客 户关系,形成一个完成的农产品供应链。
第 1节
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 中美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对比
我国的农产品产值与加工产值之比只有1:1左右,而美 国在1:3以上;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我国增值比例是 1:1.8,而美国为1:3.8;我国农产品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 仅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到20%,加工比例不到10%, 而美国均在50%以上。
案例导入
2.畸形的利润分配无法保证信息的透明。虽然奶业形 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并没有合理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机 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奶源供应环节的投入约占整个奶业产 业链的70%,加工环节占20%,流通环节占10%。而从利 润分配来看这三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比例为1:3.5:5.5。奶牛 养殖环节的投入和利润分配严重倒置。与国外奶农自建加 工厂、上下游利益一体的模式不同,中国乳企与奶农分属 两个利益体,彼此之间的直接利益连接机制并没有真正形 成,加之“农户+奶企”这种松散的结构,无法使农户避 免“机会主义倾向”,难以控制农户在短期利益驱使下的 不规范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奶站或乳品公司很难及时 发现奶牛或牛奶的问题。
案例分析之为何奶贱奶贵都伤农
2007年9月,H省J市养牛户兼收奶站站长因不满当地 企业低价收奶行为,在准备把鲜奶卖给出价高的外地企业 遭到阻拦时,一怒之下将自己的9吨鲜牛奶倒进壕沟。这 一事件如石击水,掀起层层舆论涟漪。 一、市场垄断,克扣奶农没商量 不管国内外市场奶价多高,牛奶始终卖不上价钱。当 市场奶价低时,奶农更是“受气”。当地养牛户往企业送 奶一直被克扣,卖一次奶得莫名其妙地扣掉2斤,企业的 奶站不说什么原因就扣称。因为怕奶站不收奶,所以奶农 都敢怒不敢言。公司质量监测不透明,某养牛户送奶遭拒, 只能把一周的牛奶全部冻成冰棍,7头奶牛全部卖给了屠 宰场。
第 1节
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 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
(1)安全运营要求条件相对较高。 (2)交易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3)市场部确定性较大。
第 1节
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 中美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对比
在农产品中,我国粮食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 40%左右,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以新鲜 蔬菜的销售最为典型,蔬菜的零售价格要比批发价格高 80%~100%,销售者的利润比生产者高2-3倍,生产收入 为零售收入的1/4-2/5。而美国的粮食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 10%~20%,鲜活产品也只有30%,是我国的1/2. 我国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损耗严重。水果蔬菜等农 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左右,全国每年果蔬 腐损1亿吨以上,按每公斤1元计算,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而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
第5章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案例导入
三鹿奶粉的供应链之痛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严重食品 质量安全危机事件。据事后估算,需要召回的问题奶粉总 量超过10000吨,设计退赔金额7亿元以上,而患者的索 赔评估在39亿左右。2007年底三鹿在全国的销售额达到 100亿元,品牌价值149亿元,总资产16.19亿元,负债 3.95亿。问题奶粉事件后,品牌价值荡然无存,算上退赔 金额,三鹿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2008年,三鹿集团 宣布破产。“三鹿事件”后,许多国家限制对中国乳制品 的进口,这直接导致我国乳制品出口量的骤降。与此同时, 进口奶粉利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以低价倾销 的方式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第2节
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
2.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产品供应链
• 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 市场优势、信息优势和管理优势,带动一大批农户,有效 推动市场农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凸现出一 些问题,主要有: 订单的履约率低 合约的制定不够完善 行政干预多 农民的谈判地位低 公司与农户的交易成本过高等
第2节
Hale Waihona Puke 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4.以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竞争 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广大小规模农户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 保持各自财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原则建立起 来的经济互助组织。 • 发展较为成熟、规模较大的合作组织能够承担起农产品产 销一体化管理的责任,实现上连农户下接农产品批发市场、 连锁店、超市等零售终端,形成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 • 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通过在农产品销售、技术、信息服务 及农产品加工等某个环节上展开合作经营,降低各自分散 经营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增强市 场风险的能力,最终达到增加经营收入的目标。
知识拓展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在集市贸易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它有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农产品集散地分布在农村乡 镇的产地批发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为农户和中介组织建立 一个交易平台;二是作为农产品批发零售点、分布在城市 的销地批发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产品批发商和分销商、 零售商建立一个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