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会会会刊——绣山研志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会会会刊——绣山研志
2010 级
3
徐凯
男
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
智 能 器 件 研 究(Grant 11004207)
No.
2010 级
4 褚洪岩 男 机械电子工程
应变率效应耦合的填充型导电 高聚物压阻效应研究
2010 级
二 0 一三年获奖名单: 博
序号 姓 名 性别 专 业
士
1 张振亚 男 工程力学
导师
主要研究成果
年级
据悉,“绣山论剑”学术沙龙是我院研究生 品牌活动,已连续开展了 4 年多时间,对于提升 学院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01-
学术之光 闪闪星光
学术之光 闪闪星光
闪闪星光
—国奖专栏
编者按: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 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 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 2012 年 9 月 1 日起,中国研究生可享受国家奖 学金,每年奖励 4.5 万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 1 万名,硕士研究生 3.5 万名。博士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 3 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 2 万元。
周风华
脆性材料中动态裂纹传播的实 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2009 级
序号 姓 名 性别 专 业 导 师
主要研究成果
年级
硕
1 蒋招绣 男
工程力学
王永刚
冲击加载下含孔隙 PZT 铁电陶 瓷的动态本构响应与失效研究
2011 级
士 2 焦思佳 女 机械电子工程
非对称轴类件及其无料头楔横 轧近净成形理论研
2011 级
首刊 卷首语
文 | 杜建科
岁月不居,春华秋实。 机械学院是与宁波大学同步发展起来 的。1986 年成立机械工程系和力学与材料 科学研究所中心,1998 年工程力学学科专 业获得宁波大学首批硕士点,2003 年机械 电子工程获得硕士点,2006 年固体力学与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同时获得硕士点 , 2007 年工程力学学科专业获得宁波大学首批博士 点,2012 年获得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学院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光辉历程。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开展各项服 务工作,学院研究生会于 2008 年应运而生,目前正不断成长为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团队。正是这一团队,让《绣山研志》含苞待放。 这是一本真正属于机械学院研究生的刊物,她体现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也展现着尊重价值、关切生命的文化情怀。这与工程师既严慎细致,又感怀万物的内涵 相一致。“研苑视界”历数学院研究生精彩的学习和生活故事,“学术之光”则展现学 子对科学研究的孜孜追求和创新成果,“师长风范”将采撷学术大师和优秀教师诲人不倦、 开拓进取的点点滴滴,“绣山学子”回顾历届优秀学子的拼搏之路和他们的成就成绩。 刊物的出版浸透着研究生会成员的汗水心血,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希 望刊物能够把握宁波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迈进的历史契机,紧紧围 绕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和学院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传播正能量、交流新思想、 弘扬创新精神、营造科研氛围等作用,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 最后,祝愿《绣山研志》如雏鹰展翅,扶摇万里。
再设计的内容。同时介绍了主要研究工作。 业工程研究方向的谢文东、叶红和赵烨同学
会后,机械学院新老生进行了热烈的交 分别分享了题为“小家电制造长夜全面质量
流,余远文同学热心的回答学弟的提问,并 创新战略的实施研究”、 “面向企业创新能
介绍了自己一个学期“两篇论文两个专利” 力提升的知识市场研究”和“面向企业创新
得国家奖学金的经验,为我们做了“跨专业到国奖””的学术报告。蒋招绣同学介绍了自己
获得国奖的经历以及科研过程中的感悟,为还在科研道路上迷茫的同学及想冲击国奖的师弟
师妹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次学术沙龙不仅就学术科研难题进行了交流,还针对科研方法、
生活哲学进行了交流探讨。刘则晴同学和靳晓庆同学分别做了“研究生的自我修养”和“我
高等学校于每年 11 月 30 日前将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由 教育部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并记入学籍档案。该奖学金不仅有利于激励研究生“学习成绩 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而且有利于国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研究 生人才,从而为“科教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械,12 力 学,13 机 械,13 力 学 6 个 班 级 共
30 多名研究生参会。
“绣山论剑”是研究生会的拳头活动,
本次报告会与以往报告会的形式有所区别,
她给我们研究生锻炼学术报告能力,交流学
术思想提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个平台。
在此次报告中,共四名研究生代表做了
学术报告。俞鑫炉同学做了《电磁驱动膨胀
环拉伸实验过程分析》的报告,主要介绍了
实事求是 经世致用
宁波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我们宁波大学的同学基本来自全国各地,想必对
目前铁路运输的高速化更有直观而又深切的体
会,而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随着四横四纵高
铁布局完成,目前中国高铁的里程数已达上万公
里,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而日运行高铁列车数量
也高达两千辆。预计在 2020 年,这个数量将会 科研究生,她前期的细致工作和后期挑
绍了楔横轧轧制过程中端凹心和料头产生的 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其
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用改变料头形状的方 中,何杰同学做了题为“高铁轴承外圈的冷
法来解决这一工程问题。第三位王特捷同学 碾扩精密成形技术”的主题报告,主要介绍
做了《高强度钢板帽形梁》的报告,主要介 了我国目前轴承行业的现状、存在的技术难
导师
主要研究成果
年级
周风华
应力波对材料在一维冲击拉伸 下的非稳定粘塑性流动
2009 级
序号 姓 名 性别 专 业 导 师
主要研究成果
年级
硕
1
何赟燕
女
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
面向同步装卸的集装箱码头集 卡调度方法(SRIP)
2010 级
士
2 丁圆圆 男
工程力学
杨黎明
回传射线矩阵法的柔性耗能防 撞装置的动态响应研究
目录
目录
学术之光 绣山论剑
学术之光 绣山论剑
“绣山论剑”学术报告会
2013-2014 学年第一期
2013-2014 学年第二期
2013 年 10 月 16 日,由机械学院研究生
会及研究生第 3、4 党支部联合举办的“绣山
论剑”学术报告会在绣山工程楼 208 举行。
本次报告会有四位研究生代表做报告,12 机
绍了帽型梁落锤轴向冲击实验及有限元分析。 题以及高铁轴承外圈的成形工艺。何杰同学
第四位与余远文同学做了《以可变功能为目 所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国现在比较落后的一项
标的产品再设计若干问题研究》的报告,主 技术,引起了学弟们的极大的兴趣,师兄师
要介绍了可变功能机械的概念,特点,以及 弟们就这项技术做了大量的研讨。此外,工
-01-
2014 年 5 月 13 日下午,学院第 13 期研究生“绣 山论剑”学术沙龙在绣山工程大楼 208 室成功举 行。本次学术沙龙特邀学院执行院长杜建科教授 主讲“科技论文写作”,学院副院长王骥教授也 应邀出席。沙龙吸引了全体 2013 级研究生参加, 更有部分教职工、博士生到场聆听。
杜院长现场发放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论文写作 的相关材料,并从研究分类、何谓科技论文、为 何发表科技论文、知名学者的建议等方面与大家 一起分享了自己撰写论文的经验,语言幽默,引 人入胜。同时,他也推荐了论文写作的书目供大 家参考。沙龙最后,杜院长就同学们提出的论文 写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而王教授也和 大家深入交流了研究生科研环境改善等问题。
达到 8000. 高铁列车相对普通列车而言,最关键 战杯的答辩的强大气场是我们整个团队
的是时速提高到了 300 公里每小时,这就对列车 得以从工科组脱颖而出的杀手锏。俞澎
的核心部件,尤其是其中的车轴的质量要求更加 辉本科是在宁大完成的,之前作为参与
苛刻,虽然刘志军在任的时候喊了很多关于国产 者过机械设计大赛,也参加过挑战杯,
2013 年 11 月 28 日,研究生“‘绣山论剑’
电磁驱动技术的历史发展及意义,理论模型, 之我讲我的研究”学术沙龙活动在绣山工程
有限元模型,并指出电流截断方式对数据分 楼 208 室顺利举行。
析存在重大影响。第二位胡斌同学做了《楔
继第一次交流会的成功经验,本次学术
横轧轴类件端部质量研究》的报告,主要介 沙龙邀请了 2012 级的四位师兄师姐为 2013
台,并且帮助解决研一同学在学术上、生活
中碰到的难题。
2013-2014 学年第三期
2014 年 4 月 3 日晚,由我院研究生会主办、研究生党支部协办的研究生“绣山论剑”学
术沙龙活动在绣山工程楼 208 室如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蒋招绣同学、
校编委会主编及广播剧编剧刘则晴同学和工程力学的北方女孩靳晓庆同学。蒋招绣同学就获
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给广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子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不仅 有利于激励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而且有利于国家为各 行各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从而为“科教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二 0 一二年获奖名单: 博
序号 姓 名 性别 专 业
士
1 张振亚 男 工程力学
的经验,大家获益良多。
能力提升的知识资源协作网络研究”的报告。
听取完报告后,学弟们反映热烈,与师
兄师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