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流利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抓住梅花的特点,感受梅之秉性及诗人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理解《墨梅》之诗情画意,以感觉诗人的气节与人品。

教学过程:
一. 情景激趣——赏梅图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
课件出示梅花图片,学生欣赏。

同学们喜欢梅花的什么呢?
梅花,岁寒三友之一,它有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赞美它呀!今天咱们就借着这堂课一起来吟诗咏梅。

二. 入境悟情——品梅诗
(一)初品梅诗
1.知诗人。

师:谈起爱梅的君子,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画家,尤善画梅。

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

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学生读诗,从这两句诗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他!就是王冕。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作者生平及事迹。

(课件出示)
师:王冕爱梅啊!在他家洗砚池边就种着一棵梅花树,这一天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朵朵梅花缀满枝头。

王冕赏着赏着,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梅之情,挥墨画下了一幅墨梅图。

师:(课件出示墨梅图)同学们,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允许提醒学生可以用书中语言进行交流。

师:画中梅枝刚劲有力,梅花千姿百态、晶莹剔透,似乎还渗出一股清香。

要为这幅墨梅图题上一首怎样的诗呢,王冕陷入了沉思。

他想啊想啊,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想到了自己的现在,还想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不正是那株傲然于世、孤芳自赏的梅花吗,于是他为墨梅图题上了这样一首诗。

2.读诗、解意、悟情。

A.读诗解意。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诗,要求:要把诗读正确,读出古诗的节奏,要读出古诗韵味。

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自读古诗。

师:好,下面老师要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读的如何?
师:好的,下面来一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洗砚池:相传王羲之幼年刻苦学习练字,经常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下来,池水呈墨色,这就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写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也象征梅花朴素淡雅。

(师:为什么要用“淡墨”?诗人借“淡”字表达什么?)
清气:指梅花的清香也指清高的气节
乾坤:天地之间
师:好的让我们边读诗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1读诗生2说诗句的意思。

B.悟情读诗。

师:理解完诗句的大意让我们再一起读诗,想一想王冕笔下的梅花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在诗中找到答案吗?(淡墨痕、清气。


师:我们见过的梅花都是红色、白色的?为什么诗人王冕却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了?诗人借“淡”字表达什么?
(他不想要用鲜艳的颜色去吸引人、去讨好人,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他留在天地之间。

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课件分享:王冕四次拒绝为官的故事)
师:说说王冕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板书:清白做人淡泊名利
师:是啊,王冕更是在借梅之淡雅、梅之清香来赞美梅之情操、梅之气节、梅之精神啊,从而来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啊。

他咏的是梅,言的是志啊!
师:读出诗人的气节来。

教师引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再品梅诗
师: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引无数诗人要用世间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他。

同学们在预习过程对梅之诗词佳句是否有所积累?(学生零碎交流)
1.宋代诗人林逋在他的《山园小梅》中是这样写梅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师:谁来读读?读出古诗的味道!
师:诗中的梅花美吗?我们可以从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梅花的美!
师:诗中有哪个字眼点明了梅花的特点?
梅花所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让诗人林逋沉醉了,所以他吟道——。

2.宋代另外一位诗人王安石在他的诗中也写到了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让王安石念念不忘的还是什么?
师:王安石把梅花比做什么?雪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是一种纯洁淡雅的颜色!
梅花之淡雅、梅花之清香着实让人喜爱,所以王安石吟道——
3.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卜算子﹒咏梅》中依然写到了梅花的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梅花凋零残化作尘泥,清香却依然如故,散发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融化在诗人的心中。

所以陆游吟道——
林逋咏梅,想表达他对恬淡生活的向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安石咏梅,以抒发他对高洁情操的追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咏梅,是要表达他与世无争的情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啊,原来他们和王冕是想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啊。

三.情感升华——做梅人
(一)升华
1.师:学习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问王冕:王冕啊王冕,若是无人再欣赏你的才华,你还会坚守那清白做人、淡泊名利的情操吗?王冕啊王冕,要是你
到了风烛残年,一无所有,你还会坚守那清白做人、淡泊名利的情操吗?(教师引读:“不要……”,学生跟读。


佐证:王冕之《素梅》。

2.师:同学们,王冕也想问问大家,当名利的诱惑摆在你面前时,你会像王冕那样坚守那份淡泊名利,清清白白做人的情操吗?(教师引读:“不要……”,学生跟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咏梅,咏的是梅之淡雅、梅之清香,咏的更是梅之精神、梅之气节、梅之情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最闪耀的光芒!面对人生的不如意,面对世俗的诱惑,我们要保留着清高的气节,拥有一颗清洁的心灵。

让我们再读《墨梅》,祝愿我们成为梅花般的人。

《墨梅题图诗》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作者擅长画梅,也喜爱咏梅。

本诗正是他的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高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清白做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来了解诗人及生活的背景,学习诗句时抓字眼,明诗意,并抓住诗歌中描写梅花特点“淡墨痕”“清气”的两个词感悟王冕不仅仅实在赞美梅花的淡雅、清气,更是借梅花的淡雅、清气来赞美梅的的情操、梅的精神、梅的气节从而抒发自己情感。

接着通过梅花的清气、淡雅拓展了林逋的《山园小梅》、王安石的《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加深学生对古诗中借梅花的淡雅、清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并出示王冕的《素梅》作为佐证!希望学生做个具有梅花品质的人!
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在学习诗意的环节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对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清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环节不够了解!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王冕的故事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3.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较少!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