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摘要: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口语,写作,课堂练习上进行德育渗透都有极大的帮助。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责任。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之谈,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者从古至今的职责所在。
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的知识,道德情操的教育也很重要。
合理利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这一特点,加强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发展的人才。
如何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德育渗透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自身发展收到了很大限制,学生的知识面也很狭窄。
应试教育也让老师们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
一味地学习让高中生自身存在了很多道德问题,错误的价值观也让学生产生了心理扭曲。
自私,懦弱,谎话成篇,不学无术也成为了九零后的代名词,学生成为没有感情,只顾刷题的机器,家长炫耀的资本。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考试作弊成了家常便饭,老师对学生犯的错误没有及时地指出纠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成了摆设。
老师不再重视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也不重视自身的道德素质发展,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成了空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
老师在上课时没有科学的方法,说话粗俗,举止粗鲁,为人师表的形象不复存在,这就给学生们学坏有了借口,教师的师德也不复存在。
德育教育现在是学校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是高中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在高中生中,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大,而他们不具备分辨好坏的能力。
青春期正处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期,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输送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观念。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培养道德素质修养的花园。
(二)从书中获取知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
高中的语文课本与中小学不同,高中课本在文章的选择上更注重内涵,让学生更加注重本身修养。
教师在上课时不知要让学生懂得表面的知识,还要注重挖掘文章更深处的内容,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在上《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会着重分析刘和珍君的个人形象和气节。
在文中,鲁迅先生毫不吝啬的夸奖她,我们不仅要学习她的爱国精神,她的个人品德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为国牺牲可能是假的,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尊师重道我们都需用心感悟,把这些优良的美德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会认真的选取一些教材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不仅会形成一个辨别是非的观念,也会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会鼓励学生多读一点有利终身的文章,《水浒传》里各路好汉的英雄义气,《三国演义》里的爱国情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坚毅和努力……让学生长时间地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视野,陶冶情操,让学生从书中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三)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完善自己
学生从牙牙学语就开始学习读书写字,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自身道德建设。
书本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德育教育也被很多家长忽视,置若罔闻。
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组织同学去敬老院,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游览本地名胜古迹,祭扫烈士陵墓,开展专题讲座,观看爱国影片等活动,配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内到外地感受到德育在个人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健全的“人”不仅是学习优秀,还是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很多小事,怎么采取正确的办法处理,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是每个人必修的一堂课。
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一位花甲老人倒地你会扶吗?正是因为现在科技的发展,让信息传递的速度愈来愈快,我们总是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报道,这些信息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踏入社会的恐惧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生对于这个社会错误的认知,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善良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不能因为网上的片面之词就否定了整个社会。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一只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祖国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更强。
只有自己变得更加完善,才能让父母为自己骄傲,让老师骄傲,让祖国自豪。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叫而不信乎?”这就是做人的人生准则,也是德育的高尚表现。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说话,做人的学科,他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纸上谈兵,它不能脱离道德素质教育。
语文任课老师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言传身教,让德育通过语文教学真正的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当中。
让学生通过学习,打开自己的视野,用心感受,启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深度思考。
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品读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还能提高自我修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他们索求知识的漫漫道路上,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完善自己的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 包世强.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5)
[2] 刘青怡. 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才智. 2016(35)
[3] 吴丹丹. 浅议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 2017(13)
[4] 韩继花.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03)
[5] 王现.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