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课件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课件

END
十二、质量管理
下载
• 1、清洗质量 (1)设置检查台,配备照明设备,每 天每批检查清洗质量并登记。(2)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检查包内器械清洗情况,并登记。
• 2、消毒质量(1)热力消毒(干热、湿热),记录 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2)每年检查设备的主要 性能参数。(3)新安装或大修后应对设备进行生物 监测,待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END
3、包装方法
下载
• 闭合式:包装材料应为2层。 • 密封式:低塑包装应为1层。
END
4、封包
下载
•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灭菌专用胶带封包,不应 使用别针、绷带。
• 硬质容器闭合完好性应有清晰标识,标识被 破损即视为已污染。
• 注明标识:每个包均应注明包内物品、灭菌 日期、有效期、打包者、锅号、锅次。
END
十三、可追溯制度
下载
• 1、质量管理记录的保存时间 • (1)清洗、消毒资料至少保存半年。 • (2)灭菌资料至少保存3年。 • 2、手术器械包外信息卡 • (1)内容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物品
名称、灭菌程序号、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失效日期。 • (2)使用者确认包内化学指示卡合格后,将信息留存
1、灭菌包的体积、重量
下载
• 下排式灭菌器体积不应超过30*30*25cm • 预真空灭菌器体积不应超过30*30*50cm • 单个敷料无菌包重量不超过5KG • 单个器械无菌包重量不超过7KG
END
2、包装材料
下载
• 可重复使用材料,每次使用后均应清洗, 不应有缝补或破损
• 一次性使用材料不能有破损
格。 • 装载量:下排式不能超过内室80%,预真空不得大于
内室90% END
• 灭菌操作: 按照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
• 九、灭菌后卸载 1、冷却、干燥后才可触摸和移动无菌物品。 2、用手触摸和移动无菌物品时应带清洁手套。 3、卸载时应注意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是否清晰或变
色,否则应视为灭菌无效。 4、湿包、破包、灭菌包落地或误放不洁处均认为
于手术护理记录卡上。
END
十四、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下载
• 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全部灭菌 物品,并做好记录。
• 2、书面上报护理部,院感监控科,说明召会原因,并通知使用部 门停止使用。
• 3、护理部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灭菌物品者进行追踪观察 并做好记录。
• 4、查找生物监测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改进措施,重新进行生物监测 ,三次合格后储存
下载
• 1、用专车运至专门的储存间进行存放。 • 2、非灭菌物品不得进入无菌间存放。 • 3、灭菌存放架(柜)离地面大于20cm,离墙
大于5cm,离天花板大于50cm。 • 4.进入无菌间时应换鞋、洗手、戴帽、戴口罩 • 5、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无菌间。
END
十一、特殊污染器械、器具与 物品的处理
END
八、灭菌方法
下载
1、干热灭菌法
耐高温、不耐高湿的物品选用 • 温度在160℃以上2-3小时 • 环氧乙烷灭菌 • 适用于不耐湿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医疗器械 • 气体浓度大于600mg/l,温度37-55℃,湿度60-80% • 解析时间:60℃为8小时,50℃为12小时 • 具体灭菌发放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
END
2、压力蒸汽灭菌法(下排式、 预真式)
下载
• 操作者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 液剂、油剂、粉剂、膏剂不应选用压力蒸
汽灭菌 • 耐高温、耐高湿首选本法。
END
压力蒸汽灭菌法操作程序
下载
• 设备运行准备-装载-灭菌操作-灭菌后卸载-储存-发 放
• 设备运行准备(安装灭菌锅具体的要求进行) • 预真空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监测结果均因合
END
3、灭菌质量
下载
• 压力蒸汽灭菌 • 1、物理监测 每次应记录温度、时间、压力。 • 2、化学监测(1)包外(3M)化学指示胶带(2)包内(3M)化
学指示卡或“爬行卡”。 • 3、生物监测 每周一次,将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放在标准生物测试包内,再将包放在排气口上方。同时设阳性对 照。植入性器械应每批进行监测。④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 行灭菌时应做生物监测。⑤新安装、移位、故障、大修、灭菌失败 后均应做生物监测(要求空负荷连续3次合格)。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回收 分类 清洗 润滑
干燥
检查 包装
灭菌 储存
发放
一、回收
• 科室进行初洗,将明显的血迹或污迹洗掉。 • 按指定路线,采用封闭式专车(箱)进行运送。 • 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 回收车每次使用后进行擦洗、消毒。 • 传染性物品一律用双层包布密封好再回收至供应
室。
二、分类
• 回收室设置回收台,由回收人和清洗员进行 器械与物品的清点及分类。
• 两人按要求着装 • 分类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精密程度,归
属部门,污染状况进行分类登记。
三、清洗
• 1、手工清洗 冲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 • 冲洗(自来水) 流动水下进行 • 酶洗 酶洗液浸泡2至5分钟,一般物品浸泡的浓度为1
::600.然后用刷子刷洗 • 再流动的自来水进行漂洗。 • ④定期对器械进行除锈。 • ⑤使用流动的纯水进行漂洗 • 2、自动清洗机清洗 按照要求进行
四、润滑
使用水溶剂润滑液 进行。
五、干燥
应用机器进行干燥,不 易使用自然干燥的方法。
机器干燥的温度是70-90 摄氏度。
一般金属器械15至20分 钟,橡胶、塑料类类3040分钟。
下载
• 原则:先消毒—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 双层包装运送 • 应选用一次性物品。 • 容器、消毒剂、清洁剂应每次更换 • 处理结束后,应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具,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 我院常见的传染病为HIV、乙肝、梅毒等,以上患病病人使用
过的物品均应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 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进行操作。
• 5、消毒供应中心总结处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
END
谢 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