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在用仪器设备管理之我见

高校在用仪器设备管理之我见

高校在用仪器设备管理之我见江苏科技大学[镇江] 蒋江李柏芳摘要:本文以实际工作经历及调研交流之感想,实事求是地阐述了高校在用仪器设备管理之现状和通病,并认真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力求寻找更科学合理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方法,旨在让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层次得到提升,避免在用仪器设备的资源浪费,防止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

关键词:在用仪器设备现状解决办法目前,各高校已进入办学内涵建设的关键期,各学科和重点实验建设蓬勃发展,大型仪器设备和高精尖仪器设备各高校相争购置,一是可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硬件条件,二是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然后,各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中,领导重视度不高,存在着许多不足。

某种意义上是购置时大家欢欣鼓舞,添置后是无人问津,甚至造成资源严重的闲置和浪费。

这已是各高校对在用仪器设备管理的普遍现象,是一种通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实质的解决。

一、高校在用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通病高校各学院、各部门没有专职的在用仪器设备管理员,大多是兼职的或者单位领导委派的人员,更多是其完成岗位工作之余,不愿意花再多精力去管理仪器设备,最多是部门添置或者报废仪器设备时填填单,跑跑腿。

普遍认为:仪器设备跑不掉,管理特别麻烦。

如果不是学校层面上通知清查,很少有人会自己主动清查本部门的在用设备情况,更不能实现本部门的仪器设备台账、实物与领用人三者一一对应。

时间一长,造成许多仪器设备在哪?不知道。

仪器设备状况怎么样?不知道。

久而久之,仪器设备管理就漏洞百出,问题多多。

1.高校在用仪器设备管理极为松散。

各单位小型可移动仪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扫描仪、摄影机、数码相机等,开始是设备管理员统一管理,因为这样小型可移仪器设备使用率高,本部门人员或者其它部门人员借用次数也多,大多是熟悉之人,所以借用时大多只是说一声,很少有单位做借用、归还登记。

事情一多,工作一忙,到头来此类小型可移仪器设备的下落就不明啦,设备管理员只能说:“好象借给某某啦”。

而问及曾借用的人员也只能说:“好象某天某日我已还了”。

最后要用时,是到处询问,到处寻找,手忙脚乱。

许多单位在用仪器设备一学期甚至一学年都不全面清查一次,对自己部门的在用仪器设备心中无数,有账无物或者有物无账大多不管不问,更不说有盘盈、盘亏的记录说明。

笔者曾兼任过某职能部门设备管理员,惊人地发现退休好多年的职工领用的仪器设备还存于台账,甚至于早就见了马克思的职工领用设备居然也列在台账。

问及此事大家都说:不清楚!试想,高校在用设备管理松散到何等地步。

2.高校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极为混乱。

各单位仪器设备串用特别多,可以说各取所需。

特别是在单位人员有变动时,对一些在用仪器设备采用先下手为强的做法,比如某某用的电脑是液晶显示器,先搬过来用着。

或者主机配置好先换过再说。

这样一来,一台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就分家了,反正是同单位的,你用我用都一样,结果使仪器设备台账与实物想查想对,也无法核对。

更有甚者,单位的仪器设备借为家用,也没作情况说明记录。

特别是本单位领导调离时,在用仪器设备交接不清,对于领导随身带走的仪器设备未及时办理调拔手续。

一方面是仪器设备管理员没尽职,另一方面是人情之故,懒得过问,一切等新领导上任再说。

笔者兼设备管理员时,就曾遇到过领导调离时清点仪器设备的尬尴,无所适从,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最后想想:都是学校的仪器设备,在哪都一样用,何必得罪他人。

3.高校在用仪器设备报废极为随意。

各单位在用仪器设备实施报废时,大多取决仪器设备使用人的意见,使用人提出报废要求,设备管理填写申请报废单,主管领导签字同意,送主管职能部分审批,最后实施是否报废。

从整个申请报废过程中来看,应该说手续齐全,层层把关。

事实上,忽略了一个最关键性最实质性的问题,那就谁来认定审核该仪器设备的现状,是否真到年限?是否真到不可修复?是否彻底损坏?因为仪器设备使用人只管好不好用,用得顺不顺手。

而设备管理员也不可能对每台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况都十分清楚,只能听取使用人的意见。

部门分管领导更不可能认真去核查具体情况,既然使用人和管理员都认定要报废,自然大笔一挥同意报废。

如果部门领导太认真,检查后不同意申请报废,那很可能会影响到使用人的情绪,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甚至于还会影响部门的具体工作开展。

主管仪器设备报废审批的职能部门领导更不可能掌握具体报废仪器设备的现状,既然使用部门都签字认同,我没有理由不同意,否则还可能落得过骂名——“官僚主义”。

因此,就出现使用人想更换更好的、更先进的仪器设备,那就把现有的仪器设备随意的报废,心中还诤诤有词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反正不用我花钱,反正我也不拿回家”。

最终会导致许多仪器设备不该报废的也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再添置新仪器设备,也是经费投入的浪费。

4.高校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闲置严重。

各大高校为了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多购置一些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来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这应该是正确的,无可厚非的,但在使用和管理却存在严重闲置之嫌疑,没有充分发挥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应有的效能。

一台200多万的设备年使用时数不超过3位数,能说不是闲置吗?只为研究生、博士生教学做几次实验,或者给科研人员项目研究做几次测试,能说高效吗?更有甚者认为: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属于我分管的实验室,没有我的同意你门都进不去,想用也用不了。

能说资源兼容使用吗?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理由很简单:贵重啊!好几百万呢?用坏了谁负责?还有实验耗材费谁出啊?使用后维护保养费谁付?少用或者不用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闲置总比用坏强,也免得领导批评。

二、剖析之成因所在1.领导重视不够,管理人员尽职不够。

学校、各学院、各机关职能部门分管在用设备的领导,大多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在用仪器设备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日常工作安排很少考虑到在用设备的管理。

学校分管领导也就知道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的总额或者几台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

学院分领导可能只关心本学院那几台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

机关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也就知道大致的本部门仪器设备台账。

主观上认为:那些是死东西,跑不了,有一个人管管就可以,大差不差就行。

其实所有仪器设备如同家产一样,家中的汽车、冰箱、空调、电脑、电视等物品,有几人能愿意随意乱用,轻意报废换新啊。

另一方面由于仪器设备管理员是兼职,甚至于不计工作量和业绩分,部门领导没安排或者学校主管部门没要求,加上平时这事那事也忙,才懒得去清查了解在用仪器设备的情况,更不可能主动去核查对账,明确领用人,掌握在用仪器设备是否良好。

根据本人的调查及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大胆地说:没有一个仪器设备管理敢说自己分管的所有仪器设备能做到账、物、人三者一一对应,对自己分管的仪器设备了如指掌,成竹在胸。

2.制度行同虚设,执行力度不足。

仪器设备的请购——使用——报废——回收——处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从管理角度讲应该有层层的规章制度做保证,事实上各高校对制度建设非常重视,应该说能想到的都有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关键是执行制度的人能不能坚持按章办事的原则,不讲人情,不怕强权,不谋私利,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就各部门小型可移动仪器设备而言,借用者图方便,嘴上说一声,管理员图省事,少记几笔。

不按规定填写借用归还登记,不双方签字认可,你好我好,最后谁也说不清,只有一个“乱”字了得。

又如任何人调离本部门都应该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包括在用仪器设备的交接,管理员能不能做到不讲老同事、老领导的情面,按制度规章完成在用仪器设备交接呢?可能是“仁者见仁,见者见智”啦。

特别是仪器设备报废中,谁来坚持规章制度,最终审定是否真正报废,这可以得罪人的事啊!3.学校主管职能部门要求不高,处理方法简单。

学校主管部门对仪器设备请购的要求远远超过对在用仪器设备管理的要求,请购时认真招投标,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还召开论证会。

但仪器设备到使用部门时,就认为万事大吉,使用管理就是各使用单位的事了,其实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处职能之一就是负责管理全校的所有仪器设备。

应该是对仪器设备的全程管理而不是阶段性管理,不能出现开始要求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后续就可以放松要求,听之任之,一定要负起对使用部门管理的监督。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各高校主管职能部门很少派员检查各单位在用仪器设备管理情况,指导设备管理员的具体管理工作,极少召开各单位设备管理员会议,听取各单位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

最多是一年中发个仪器设备清查的通知,具体核查不核查,看时间而定。

大多以“你办事、我放心”的自查为准而结束,主管职能部门甚至出现“你们说坏了,我就找人修,你们说报废,我就签字批”的“优良”服务基层一线的态度。

其结果是“你糊涂,我更不明白”,大家就一起真的高枕无忧吗?!三、解决之措施和办法1.设立专职仪器设备管理员,至少算其占半过编制计工作量、业绩分。

选择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处事严谨、心细,坚持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最好是其工作年限较长,对本部门发展过程清楚的老同志担任。

一是大多老同志认真负责、不厌其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二是因工作年限较长,本单位的的仪器设备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清查管理相对容易。

2.狠抓制度落实力度,以规章制度管理人和物,实施奖勤罚懒的办法。

各单位领导首先要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全力支持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部门的在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其次要求仪器设备管理每学期必须认真清查一次,做好盘盈、盘亏表,遇到问题应该及时报告。

学校主管职能部门应该每年度对各单位的仪器设备采用分期分批的方法,实施不通知的抽查。

三年中至少保证将所有单位所有在用仪器设备彻底清查一遍,可以对换届领导放心交接。

对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主管职能部门必须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必须通报批评,并指导其限期改正,重复抽查。

3.返聘退休的老教授组成“仪器设备报废审定小组”。

高校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比较多,报废仪器设备也很多杂,可以是琳琅满目;而主管部门人员日常工作较忙,无法检查报废仪器设备的现状法。

建议聘请刚退休的单位老教授组成“仪器设备报废审定小组”。

根据组员涉及的学科领域的不同,可以分成2-3个有针对性的小组,按职能分工,定期或集中时间对学校报废仪器设备进行审查,充分发挥退休老教授的作用。

绝大多数老教授是非常愿意支援学校建设的,对学校仪器设备资源的浪费是十分心痛的,以他们的激情和经历完全能胜任仪器设备报废审定工作。

学校根据仪器设备报废审定小组的意见,实施报废手续就足矣。

4.力求获得“资质证书”,面向社会服务。

各高校为了教学和科研,为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都拥有一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

如果不用来为教学与科研服务,那只能是摆式,装门面,但专职管理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使用的人员也就无事可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