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能否开新花?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3年第12期文/本刊记者李静宇培育中的模式网络经济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消费习惯。
如果把电子商务比喻成一列高铁“快车”,钢铁作为大宗商品能否搭上这列“快车”呢?钢铁行业领军企业纷纷涉足,既有作为链主的钢企所搭建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有纯粹为供需双方搭建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迟京东分析了今年第四季度和今后一段时间钢材市场趋势。
他认为,今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呈现“两高一低”的情况,即产能、产量居高不下,而销售收入利润率处于全国工业领域较低水平。
虽然中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钢铁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钢铁仍占据结构材料的主体地位。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增速趋缓,甚至出现阶段性下降。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与掌控资源量不匹配,价格高。
现实表明,钢铁行业已进入低盈利阶段,加之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化,使得更多钢厂、钢贸企业开始扩展产业链,纷纷涉足钢铁电子商务。
加快钢材网上交易的发展,这既是销售方式的一种革命,又是采购方式的革命。
不幸的是,目前大多数钢铁物流电子商务网站处于被拖着走的地步,难以构建长期而有效的盈利模式。
未来,谁将成为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成功的范本,其能否成为改变与拯救钢铁低迷态势的法宝,正是时下业内困惑的问题。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是智能信息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被看作是降低成本的利器,但是为什么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量有限,难以实现量上的突破?沙钢玖隆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张历认为,“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参与对象的局限性制约了平台的交易量。
”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钢铁交易平台必须要汇集不同的钢铁企业,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或是两个供应商。
目前,更多的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钢铁企业自身打造的交易平台,没有达到资源集约的一个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钢铁电子交易的发展。
与此同时,钢铁作为大宗商品的交易对于原有交易渠道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更多的交易商更愿意用现金来交易,用电脑去实现网上交易还是一个有待培育的过程。
“目前的钢铁电子商务在大宗交易中更像是星星之火尚未燎原。
”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总经理冯彦民说,钢铁生产交易的复杂性以及钢铁交易意识决定了大宗商品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有着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在冯彦民总经理看来,“如果把钢铁电子商务平台仅仅定位在现货交易上还是有些偏离钢材的实际需求,钢铁电子商务平台还是要尊重钢铁行业目前的需求,用需求去引领电子商务的定位和功能。
”“对于购建钢铁电子商务平台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不能用一个革命性手段去解决存在的问题,要用和谐的手段去解决革命性的问题,要用市场化思维,用需求来引领,逐渐来培养习惯。
”冯彦民分析后认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目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这里面既有对买方企业的培育,同时也有卖方企业的培育,同时也有我们这些积极推进者的培育。
”对于钢铁交易平台出现的一些问题,张历认为,“有的钢铁交易平台上的信息是虚假的,更有甚者是恶意挂上去的,对于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如何确保在自己的仓储资源内交易是可靠的,这也是如何培育交易双方放心交易所要做的重要内容,这将直接影响着参与者应用和使用这种平台的习惯以及对这个平台的信任度,而没有信任就谈不上去实际地参与和应用。
如何突破大宗商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瓶颈,信用成本问题是关键所在。
在冯彦民看来,“我们可以拿出几十块钱甚至几千块钱在网上进行交易,但是不会拿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轻易地相信一个网站并进行交易。
”需要培育,就需要耐心,培育习惯的同时更要尊重平台上买卖双方对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是什么。
未来,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有更长的路要去探索。
冯彦民建议说:“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既要克服停滞不前的思想,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投资,以及追求‘一步到位’的做法。
钢铁企业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开展。
钢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实力和规划目标,结合产品特点和市场竞争态势,循序渐进地建立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新管理模式。
”腾飞的翅膀从2000年开始,国内钢铁网站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运营模式,钢铁电子商务由此应运而生。
到现在,国内从事钢铁信息资讯服务、钢铁资源搜索引擎运营、钢铁网上远期合约交易、钢铁网上仓单交易、钢铁网上现货交易的网站已达近百家。
尽管当前国内从事钢铁电子商务的企业很多,但根据其组织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钢厂和大贸易商主导建设的平台,以提升销售为目的,是内部销售管理信息化的产物;另一类则是以钢网站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尝试各种新的运营模式,向行业主体提供各种电子商务服务,通过这些平台,钢铁企业可以了解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规律,并实现上下游产业链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钢铁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虽然有着众多的发展模式与类型,但未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形成像淘宝一样的横式结构,一个平台支撑着重多卖家,还是形成竖式结构,每一家钢铁企业都通过自己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结果拭目以待。
钢铁供应链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头大、尾小,简而言之,钢铁制造企业规模比较大,链条越往下细分越严重,制造企业对下游有明确的选择性,所以不能用消费品电子商务的构建思维来对待大宗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
河北钢铁交易中心的冯彦民总经理认为,“对于钢铁这样的资源主导型产业,没有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中来,仅依靠后端参与的企业构建是非常困难的。
”基于此,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像是一场自我革命,因为它将改变和挤压现有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模式,对自己现有销售模式形成冲击。
这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能否成功的一个非常主观的因素。
就如同当年苏宁易购上线时所讲的那样:“如果这时我们不革自己的命,就只能等着别人来革我们的命。
”这也正是众多大型传统企业打造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重要理由。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拉近钢铁企业和终端贸易企业之间的距离,势必就会挤压钢铁现有贸易商既有渠道和既有利益的空间,这也是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受到抵制原因之一。
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很多钢铁企业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这将大大地推动钢铁行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
无论何种模式,如何赢利都是业界所关心的,无论提供何种服务,其前提是以自身的生存为基础,对此,沙钢玖隆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张历明确表示,“就目前而言,利用大量的资金沉淀这是不现实的,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客户是不可能放在电子商务平台之上沉淀的。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平台也不可能收取高额的交易费用,因为钢铁本已是利润微薄。
如何吸引交易商来平台进行交易,让客户依赖这个平台,任重而道远。
未来,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逐渐清晰和成熟,电子商务的协同趋势越发显现出来。
不仅要实现网上采购、销售、预算、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应用,同时,钢铁企业与供应链需要协同管理,即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环节的协同应用,包括企业与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的协同。
而更为现实的是,钢铁企业与社会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协同。
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受制于自身模式的功能性,同样受制于相关政策的影响,电子商务还涉及到社会上的很多部门和机构,如支付手段的解决需要银行业的介入,网上税收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参与等。
通过协同管理软件的有序管控,将使钢铁企业的外部流程更加清晰明确,做到内外协作。
冯彦民说:“大宗商品的金融服务远远大于它的交易服务,大宗商品在支付方面与普通商品也存在着差异,更包含线上的支付和线下的承兑等问题。
同时,因为钢材流通的产业面比较长,更是受到当地政府税务政策方面的影响。
”在他看来,针对这一点涉及的不仅是电子商务的资质问题,还涉及到当地政府支持的问题。
钢铁物流转型曲已经唱响,在行业遭遇资金短缺的困境之时,业内的领军企业开始探索钢铁现代物流的发展之道,他们势必将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钢铁物流注入电商新活力,势必也会使“老树”绽放出“新花”。
第六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在南京召开10月24~25日,第六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暨2013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物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南京市商务局、南京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共同承办。
第六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连续两年在南京举办,得到了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静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南京市商务局局长汪振和、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雁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长仇少明等出席会议。
第六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吸引了近百家本地物流及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并得到了上海航盛、运力集科技、湖北钢易科技、唯智信息等企业的支持,业内专家、科技奖获奖企业代表、物流业内资深人士以及媒体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届会议。
本届大会以“科技引领下的物流模式创新”为主题,研讨当下前沿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新应用、新突破,从而衍生的物流新产品、物流模式,展示最新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成果。
蔡进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当前的物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要靠管理提升和技术升级的双轮驱动,提高企业服务能力,核心推动力就是科技。
我们必须顺应当代潮流的趋势,把握住前沿物流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