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5】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企业的特征;企业的类型;公司的特征;公司的类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关系。
2.了解:公司与相关组织的区别;创立企业的基本程序。
学习活动【重点难点】
1、企业的特征
2、企业的类型
3、公司的特征
4、公司的类型
5、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关系
【基础知识】
1、企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公司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3、公司治理
4、企业的创立、变更与终止【在线视频】
第一章企业概述视频必修1记5分【即学即问】
1、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2、公司的法人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计师事务所不是法人企业?
3、假如你准备创办一间律师事务所,你将会做哪些准备?如何申办?
【管理博览】
1、雅虎—新经济时代的新企业
2、青铜是怎样炼成的
4、日本NEC公司的产权制度
3、分享1%的获利可能承担99%的赔偿责任
5、百万无限责任从何而来?
6、怎样把裤子改得合适?
7、廖柏樵与庹新永:不一样的命运
8、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的厂址选择
9、如何注册成立一家公司
【在线测试】第一章测试必修记5分教学活动【模块讨论】股份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必修1记1分
公司制与独资、合伙企业的差异
什么是企业?企业有哪些特征?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三者间关系
什么是公司?公司有哪些特征?
企业的特征
1.企业具有营利性
企业的营利性,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组织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业务或者活动,从而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这是企业的基本属性。
2.企业具有组织性
企业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进行生产加工
等活动,也就是说企业是一个组织体。
3.企业具有稳定性
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对固定在某个地点,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不是流动的、临时的、时有时无的。
4.企业具有独立性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要对自己的投入产出进行经济上的计算,并能够做到自收自支,进行独立核算。
企业的类型
一、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
1.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公司制企业
4.股份合作制企业
二、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划分
1.国有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私营企业
4.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按规模划分
按规模大小,企业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
公司的特征
1.公司具有营利性
获取盈利是公司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营利性是所有企业的基本特性,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同样具有营利性的基本特征。
2.公司具有法人性
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最典型的法人。
公司的法人性,主要表现在公司具有独立于其成员的法律人格:(1)公司具有独立于其成员(股东)的财产;(2)公司是一个组织体,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3)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公司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3.公司具有社团性
公司是社团法人组织,它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由股东出资设立企业法人组织,目的是为股东成员谋求利益。
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公司立法把公司的社团性视为公司的法定特征,因而不承认一人公司,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公司法逐步突破了这一限制,承认一人公司的存在。
公司的类型
一、按法律形式划分
1.无限责任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位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
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3.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期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两合公司
两合公司是指由少数有限责任股东和少数无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企业。
两合公司是在无限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些拥有资金只想投资获利而不愿冒较大风险的投资者和一些不怕承担风险、敢于负无限连带责任的投资者结合起来。
二、按国籍划分
公司按国籍划分,可分为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
本国公司是指依据本国法律,在本国批准设立的公司。
因此在我国,凡依我国的法律、法规设立的公司即为我国的本国公司,它包括中外合资公司、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和外商独资公司。
外国公司是指依外国法律设立、登记的公司。
各国一般都允许外国公司在本国开展业务活动,享有与本国公司相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但对其业务范围往往有所限制,如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或特殊行业,一般禁止或限制外国公司经营。
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关系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者在公司中各处于不同的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它们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以便形成合理的制衡关系。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是治理结构的核心,决定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制衡关系。
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
股东出于信任挑选董事,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人,承担受托责任。
由董事组成的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信任负责经营公司的法人财产,这种关系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
2.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
管理公司需要专门知识,需要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的专门人才。
以此为标准,董事会通过招聘,任命适合于公司的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接受董事会的委托,便有了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
从法律的角度看,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有管理事务的权限,对外有诉讼的商业代理权限。
3.监事会对公司的董事和经理的监督制衡关系
为防止公司的董事和经理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股东的权益,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现代公司组织结构中要建立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对董事、经理可能为谋取公司利益而违法经营行为的监督。
监事会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只承担依照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对公司经营管理履行监督职责。
监事会的制衡作用是多重的,它和股东大会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从属关系;它与董事会、经理人员的关系是监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