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氧化剂
柴油 中的硫 醇 、 醚 和 噻吩 等 有机 硫 化 物燃 硫 烧后 生成 的 S 是 大 气 的 主要 污染 物 , O 是形 成 酸
较高的催化活性 , 是一类理想的氧化反应催化剂 ,
许 多研 究表 明 , 多酸/ 杂 杂多 酸盐催化 剂在 油品 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雨的直接原因, 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 世 界各 国都制定 严 格 的柴 油 硫含 量 标 准 , 产超 低 生 硫柴油 已成 为近 年来世界 各国的研究热点¨2 .。 】 传统 的加氢脱硫技术虽能脱 除柴油中硫醇、 硫醚 等大部分硫化物, 但芳香类噻吩硫化物 , 特别是苯 并 噻吩 ( T 、 B ) 二苯 并噻 吩( B ) 其 甲基 取代 的 D T及 衍生物 , 由于其存在空间位阻效应 , 加氢脱硫技术 很难 达到深 度脱 除拉 ; 同时加 氢 脱 硫 技术 存 在装 置投资大, 操作费用高 , 且需要氢气等问题 , 导致 柴油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因其 易在较 温和 的条件下 得 到超低 硫油 品而引起 了广
酸/ 杂多酸盐、 有机 酸盐、 性炭等 ) 液 体催 化剂 ( 机 酸/ 机 酸、 子液 体等 ) 活 、 无 有 离 和气 体催 化 剂 ( O ) 指出了今后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 术 的研 究方 向, N , 认为 其将成为 生产超低硫 柴油 的主要 工
艺之一 。
关键词
柴油
催化氧化
脱硫
催化剂
为 2个 原 子 时 的脱 硫 率 最 高 。不 同 的杂 多 酸 用
于 0 柴 油 的脱硫 效 果 见 表 l 所 选 催 化 剂 H A、 , P
H A一 、 P 2 H A一 P 1 H A一 、 P 3的掺杂量逐渐增加。
表 1 不 同杂多 酸用 于 0柴 油的脱 硫效 果 % 。
泛 的关 注 。 柴 油的催 化氧化 脱硫是 在催 化剂 和氧化 剂 的 共 同作用 下 , 其 中的硫醚 、 吩等有 机硫化 物依 将 噻 次 氧化 为亚砜 和噻 吩二氧化 物等 氧化态 有机硫 化 物, 含硫化 合物 吸收 氧原子后 增加 了偶极 矩 , 即增 加 了其在极 性 溶剂 中的 溶解 性 , 后用 极 性 溶 剂 然 萃取 , 就可 以将含 硫化合 物 与不溶 的有机 物分 开 , 达 到脱硫 目的 。催 化剂 在柴 油催化 氧化脱 硫 中起 着重要 的作用 , 论 文 对柴 油 催 化 氧化 脱 硫 技术 本
邱江华等
分别 以磷钼酸、 磷钼酸 镧盐 、
固体 杂多 酸/ 多酸盐 具有 较强 的酸性 , 杂 且对
设备无腐蚀 , 作为催化剂 , 因与油品易分离 , 具有
收稿 日期 :0 9—1 0 。 20 2— 9 作 者简介 : 李林 , 硕士 , 工程师 , 助理 已发表论文l 篇 。 1
脱 硫效果 , 但该 催化 剂 的重 复使用 性能较差 , 由于 所 采用 的氧化剂 为廉 价 的空 气 , 经初 步 的经 济核
算表明, 在脱硫效果相同的条件下 , 消耗的苯 甲酸
锌催 化 剂 费 用 仅 为 双 氧 水 氧 化 剂 费 用 的4 一 %
DT B 脱除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 随着催化剂用量增








ADVANC S I I E N F NE E ROC E C S P T H MI AL
第 l 卷第 4期 - 1… , ●
磷 钼酸铈 盐 、 钼酸季 铵盐为 催化剂 , 氧水为 氧 磷 双 化剂 , 在对 模 型油 ( 并噻 吩 ( T) 苯 B 和二苯 并 噻 吩 (B ) D T 分别 溶 于正辛 烷 配成 ) 行 了催 化 氧 化脱 进 硫 研究 , 结果 表 明 , 催化 剂用 量 对模 型油 中 B T和
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 了综述 , 包括 固体催化 剂 ( 多 酸/ 多 酸 盐 、 机 酸 盐 、 子 筛 、 性 杂 杂 有 分 活 炭、 金属氧化 物等 ) 液体 催化剂 ( 机酸/ 、 无 有机
酸、 离子液体等 ) 和气体催化剂( O ) N 。
1 固体 催化剂
1 1 杂 多酸/ . 杂多 酸盐
2 1 4月 00年

林等 .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 的研究进展
3 3
柴 油 催 化 氧 化 脱 硫 催 化 剂 的研 究 进 展
李 林 朱玉新 吴长 海
(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 , 兰州 706 ) 300
摘 要 综述 了国内外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中催化 剂的研究进 展 , 括 固体催 化剂 ( 包 杂多
化脱硫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H ag un 等 以磷 钨 酸 为催 化 剂 、 十八 烷 基 三 甲基溴 化铵 为相转 移催化 剂 、 氧水 为氧化剂 、 双 对 含30 0 ̄/ -苯并 噻 吩( B ) 0 gg " D T 的正 辛烷 溶液 进
行脱硫研究 , 结果表 明, 在较高剂油比的条件下 ,
D T 几 乎 全 部 转 化 为 相 应 的 砜 ; i等 以 B L
[ C。 ” ( H )][ W 帕] ( )N C ,:,P O 为催化剂、 H 双氧
水为氧化 剂 , 柴油 中的硫化物完 全选择 氧化成 可将
相应的砜; o ia ca 等 以[ ( r) 1 Kmn r ht ta V Ⅶi Oo 】 】 ] 的 四丁基铵 盐为催 化剂 , 双氧水 为氧 化剂 , 可将 柴 油 中的硫含 量从 0 55 .7 %降 至 00 5 。 .5 % 宾晓蓓等 采用溶液法制备 了 K gi eg n型磷 钼杂 多酸及 其掺 杂 产物 P—Mo—V 杂 多酸 , 自 以 制杂多酸为催化剂 , 双氧水为氧化剂 , 甲醇为萃取 剂 , 市售 0柴 油进 行 了脱硫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对 自制 K gi eg n型杂 多酸在柴油氧化脱硫 中均具有 催化性能 , 提高了柴油的脱硫率 , 特别 V ¨掺杂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