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训练方式之高中生怎样提高理性思维
关于思维训练方式之高中生怎样提高理性思维(一)
一、高中生理性思维的背景
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人是一种有感情的特殊动物,更在于人是一种会进行深刻地理性思维的动物.面对中国教育,国人必须作深刻地理性思考.教育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命运.新课程即是国人理性思考的产物.实施新课程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次壮举,它将为新时代中国人才的培养注入新鲜的血液,中国教育质量将由此产生一个飞跃.
理性与情感是新课程关注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强调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不再是教教材.教师要理性地分析教学的实际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自选自编自定教材,然后有质量有效益地进行施教.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学生不再是等着教师填塞的鸭子,面对新课程,高中生尤其要学会理性的思考,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会思考的活人.
二、高中生理性思维的价值
从心理成长的进程看,小学生、初中生的思维偏重形象思维,他们看事物一般从表面现象入手.到了高中,学生的身心渐趋成熟,其思维开始偏重理性思维,他们开始喜欢思考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身心与理性思维的协调状态是教育的一大优势.教育要充分挖掘这种优势,拓展高中生的理性思维,引领他们穿过事物现象的迷雾,攀爬理智的高山,使高中生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去学习和生活.
三、高中生理性思维的状况
高中生身心大脑尽管已经初步具备了理性思维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却往往缺乏理性思维.在处理学习中的问题时,它们的分析往往是片面的浅表的,在处理做人的问题时,其行为甚至陷入感性的混乱之中.如果给他们一段时间要求他们专门用来思考,他们当中的很多大脑里将会是一片空白,或者是一些浅层次的没有逻辑的杂乱现象;如果给他们一个命题,思考分析的结果也多半是片面的、肤浅的.请看下面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笔者一日在教学楼台阶上拾得片纸,展开一看,上书情感浓烈的言语,混乱的语言倾诉一位考生考了低分的不幸.面对分数,这位同学竟寻死觅活,不能对问题的根源作理智的分析,也不能梳理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当我和所教班级的同学谈及此事时,全班竟高声回应:“是啊,分就是老师的命根!”学生对分数这个问题不能作深入的理性思考,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欠缺.。